有人说,应该取消医院的护理工,对此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取消医院的护理工是一个天真的想法,可能提议者没有经历过自己亲人住院之后需要护理的场景。否定护工与取消物业公司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异想天开。

最近九年以来,我的年迈的父母亲因病相继住院治疗。他们当时已经失去了完整的自理能力,如果没有护工的看护和照顾,连吃饭上厕所等等都困难很大。

大部分子女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整天陪护,还有一个晚上陪护的问题。就是有几个子女轮换,都不能保证24小时老人身边一直有家人陪伴;只能有医院里的护理人员能够担当起如此重任。

现在医院里的护士工作量很大。一个人要看很多床位,根本没有精力来照顾好每一个患者。只能处理一些突发性事件以及完成打针送药等日常的工作。患者的平时陪护,还是需要护工来解决。

当然最近十年来,护工的工资直线上涨;但是我们要考虑到这个职业的特殊性。 护工晚间陪护患者,基本上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如果换位思考,再高的薪水也未必能够吸引很多人从事这项工作。而且病区的护理人员,需要有不同的专业护理知识。

去年年底,我的老母亲骨折动手术。我我们为老母亲请了一个护工,每天是150块钱。她一个人大约要看护三到四个患者,应该说收入很可观;但是工作也非常辛苦。 经常半夜里面要起床,而且工作的性质是苦、脏、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承受的起的。

这次我母亲的骨折手术,请的护工非常专业, 在骨科方面具有15年的工作经验。比如老人在卧床治疗的时候,举手投足需要如何进行?护工都给与了正确的指导。

正因为这位护工人员的专业护理,使得我老母亲在住院期间整个的康复过程符合医院的要求,这对于后来老母亲完全康复至关重要。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多元化。并不是所有的住院患者都需要陪护。在普通疾病方面,护理人员的作用就没有骨科显得这么重要;但是起码能够减轻家属的护理负担。

值得可喜的事情是,现在医院住院部有专门的第三方护理公司,与护工和患者形成三方关系。患者和护理公司签约,护工在护理公司拿工资。这样的好处是在于陪护人员的规范化,以及投诉和考核机制,护理公司可以对护工进行管理和监督。但是护工的专业化和集约化,抬高了护工的工资,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支出。

由此可见,医院护工归属护理公司之后有利有弊;但是总体上利大于弊。

这是个非常实在的问题。今天医院里的护理工根本就不归医院管理,是属于第三方所谓的经济公司管理(相当于家政一类)。

严格从医院属性来说:医护不是指医生和护士,也包括护理员。

手术不是做完了医生就是巡诊和护士就是打针等医务工作,术后病人的护理也在其中的。

过去医院是有专门的护理队伍的。

至于为啥现在整没了?不知道。可是对于病人来说确实是住院治疗增加了困难和支出。

而且今天的所谓的护理人员都是普通的 社会 年纪较大的散工,第三方经济人管理方式也会成为医院涉及人员的特殊收入渠道之一。

东北一般今天医院一个护理员每天需要200多元以上(含吃饭费),经纪人收20到30元不等。

至于有的个人护理员不入经济人道的,就很难在医院生存,会遭到严格挤兑的。

我认为一个科学管理的医疗管理体系,就需要包括医疗护理项。不应该推向 社会 ,医院本身可以纳入业务管理吗,人为扔出去,必是有需要所求吧。

作为医院一名护士,对医院的护工相当了解,我认为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不应该取消。原因有三个。

住院过的人都知道,护工有时候简直比医生护士还重要。因为医生护士要治疗护理的病人很多,所以照顾不到每一个。但是护工不同,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少,而是相对来说灵活机动,你医生护士脱不开身的时候,护工可以脱开身,几乎可以做到随叫随到,当然,毕竟不会每个病人都会这样,而且人家护工也就拿那么几块钱的工资。

护工有时候能代替家属亲人照顾病人。现在人都很忙,很难有大块时间照顾家里住院病人,难免有离开的时候,这时候交给谁呢?还是护工。

你可能会说,这些事谁都可以做,不一定要护工。那你可以试试看。你临时找个人来,不说人家开口就要几百块钱一天,也不说照护病人会不会把你多的侍候出病来,只说医院的角角落落跑个腿,拿个结果,一般人找得到不?

一般医院的护工都是要经过入职培训的,而且之后也要经过持续的学习和培训,以及各种考试和检查。耳濡目染,他们对一些病情的观察和护理,也有独到的经验,所以,他们绝不是家庭普通的保姆可比。

当然,我希望今后医院的护工素质能得到更大的提高,也希望他们的待遇能够提升一点,现在真的太低了。

最后,我还要感谢他们,多年的工作,我没有一天能够离得开他们。

对于病人来说,尤其是失去自理能力的病人,医院里的护理工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在实际情况下,对于病人家属来说,往往很难抽出时间照料病人,或很难24小时全方位照顾病人。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可以减轻家属的照顾压力。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商业化现象愈发加剧的背景下,护理工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家庭无法承受这一开支压力,但取消护理工却显得并不现实,这终究还是有着一定的刚性需求。

护理工也就是护工,是一种刚需的新兴行业。只要能够熟悉掌握一些生活护理技巧,颜值好,善于沟通交流和表达,是特别受欢迎的。

护工最牛的是不像护士、护师那样门槛高,不需要高学历,不需要高职称,不需要高职位。不用天天考试天天开会。我为你服务,你为我付钱,彼此谈拢了就行,约定习俗。

护工的作用还真的很不一般,就像家庭请保姆、钟点工。但护工所面临的是病人,还真必须懂一点护理知识才行。比如病人的翻身、喂食……

要不要请护工,不是一厢情愿,病家和护工之间得互相认可。有些护工工作,不是病人家属能够干得来的。比如掏粪倒屎尿,协助护理化脓恶臭伤口,甚至有的病人伤口都长蛆虫了。

护工的工资待遇根据市场需求而定,但会比医生护士高。干最底层最辛苦的活,大家只能羡慕高收入。国内医院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招收男护士。毕竟男护士有力气,120院前急救男护士一个人可以干护士工作,又可以干护工的活,比如在没有病属的情况下扛抬担架、背病人之类的。

取消护工,不是“有人说”就可以的。病家家庭条件允许,月薪5000~10000元请个护工倒屎倒尿,说话谈心,洗头修剪指甲……

千万不要像对待医生和护士一样对待护工,心情不好砍刀乱舞,医学博士也不是刀枪不入金刚护体。医生护士稀缺了,护工更加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护工也不是随便能够请得到的,就看干什么活给多少钱。

某个装修房子的主人不小心得罪了泥水工,装修房子的时候昂贵的地板砖居然磕磕碰碰不堪一击……结算时不知不觉多花了好多钱。

责难医护人员是跟生命 健康 过不去,责难护工泥水工是跟自己的腰包过不去。

人们最担心的不是老了或生病了没有钱治疗、没有人陪伴、没有更好地享受生活,而是担心生病或瘫痪或年纪大了需要无休止地雇佣护理人员全程照顾。这不仅是一般人无法享用,更是让很多本有一些家底的人群也变得越来越穷。这种担心也不是不无道理,如今涨幅最快的估计就是劳务型的人工工资。

像现在的护理人员的工资加餐费就接近了7000~8000元/月,是普通退休人员的3倍。未来这种特殊性的护理人员费用还会继续高涨,甚至可以达到一个退休人员的工资的4、5倍。更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逐步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护理人员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 社会 责任,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完全取消护理人员是不可能的,要是有医院来承担更是不可能。而逐步用机器人代替护理工作应该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经有开发了初级的机器人护理,而这块市场也是非常庞大,收益预期更是不可估量。加大对机器人护理技术的投入更是当务之急,或许未来10年、20年就可以开发出护理机器人,替代80%~90%的人工护理,而且这种成本也会大大地降低,甚至可以降低到一个普通退休人员退休金也可以承担的地步。

哪个家庭会没有老人,又有谁不会生病住院。希望这种可以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护理的机器早日到来,造福于人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家属生病自己没时间照顾,还不舍得花钱请护工,硬要护士做护工干的活,真是异想天开了。我就问你一件事,护工都是一对一服务,你让整个病区有限的护士,如何做到一对一服务?护工可以端屎端尿,擦身洗澡,你们让护士也做这些吗?那问题来了,你们不想付出又想享受服务,护士的本质工作外还要一对一护理,薪金从住院费里出你们是不是又要说看病贵?以后谁家的孩子会愿意去做护士?护士少了又没办法满足你们及护理有医护的要求,恶性循环。

照顾病人是家属的义务,没人推荐你找护工,只是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提供选择,护工可以取消,但不要指望护士做家属该干的事,不现实,天天喊国外怎样国外免费,你去过吗?知道看个病要排多久的队吗?知道私人医生多贵吗?再问你个直接的问题,高税收才有高福利,现在大部分家庭连二胎都觉得压力大,中国14亿人口,国家压力大不大?个税起征点提高了,你为国家交了多少税?天天喊免费,每月不交税。

没必要。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医院护理工,是有现实需要才产生的,现在也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普遍的职业,干嘛要取消,这不是吃饱了撑着。

总体上来说,国内目前医护人员是不足的。包括优秀的医生,以及优秀的护士,其实需求量是很大的。

很多医院,护士都是两班倒,而且工作量还很大。这是因为专业护士不够。

截止2017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超380万,每千人口拥有护士人数提高到了2.74人。

而发达国家,比如欧盟、美国、日本、挪威等,每千人拥有护士数分别为8人、9.8人、11.49人、17.27人,远高于中国。按欧盟标准,超过中国2倍多,按挪威标准,超过中国6.3倍。

按照《“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将达到4.7人,计算下来,中国还需要约300万护士,与目前注册护士数相比,接近翻倍,但即使这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由此可见,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正是因为中国专业护士不够,才催生了半专业的护工这个职业。这对于目前弥补护士的不足,还是有很大作用。

而且,伴随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对医院以及护士,需求量还在继续上升。这样需要未来有更多的医护人员起来。

而护工这个职业,不但解决了的 社会 就业,也部分弥补医护人员的缺口,同时也给很多家庭带来方便。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需要工作,根本就没有办法在医院陪护、照顾病人,而专业护士,本身数量就不够,不可能给替代家属照顾病人。这时候护工就恰到好处的承担了 社会 分工。

他们没有护士的专业,但他们也有照顾病人的经验,还是很需要的。

所以,不要动不动取消这个取消那个,只要有助于 社会 发展的行业、工作,都是好行业、工作。

随着 社会 的文明进步应该逐步取消目前医院里素质参差不齐的护工。医疗护工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队伍,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规范的医院都有自己经大、中专毕业的护工配置。我国因为大家都知道的 历史 原因成为了今天的样子,一是护工水平低下,甚至根本没有最起码的医护知识。二是容易造成医院管理混乱。三是有部份护工对服务对像极其不负责任,医院却无权管。

任何不假思索的发表言论都是无力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

有人说应该取消医院的护理工,在医院工作多年的韩一声认为,这不可能。而且不仅是现在不可能,在将来也是不可能的。

就像马云说网络医疗很快到来,医生很快就要失业,但是做过医生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有病人,医生就不会失业。

护理工也是这样的。护理工是一个自古就有的职业和行当。古代的丫鬟和下人,在主人生病的时候都是要贴身进行护理的;近代有了西医院,病人在医院住院,有钱人会请专门的护工,没钱的人就是自家的亲友来充当护工照顾患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护理工很早就作为一个临时工种出现在西医院中了。他们的出现既是患者的福音、也是家属的助手,其实是一个好事情,为什么要取消呢?

此外,有种说法,较存在即合理,护理工既然在中国已经存在了那么久,说明有其合理性,那我们取消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真的能取消护理工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