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面一般有财务课,还有什么是“务课”的吗?

如题

  你好,立珍:从闽北飞越太平洋的女科学家——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

  □文/杨扬 范永光 徐庭盛

  政和县城关青龙庄胡同一户不太显眼的人家:嫩绿的豆藤攀上院墙,火红的石榴盛开,平时蝉鸣声声的小院格外热闹,阳光格外灿烂,炎炎夏日,这家院子的归客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邻居们知道何家大女儿——何立珍从美国回来了,但对于政和人来说,足以令山城骄傲的还是:政和的女儿,一位国际血液病专家,在美国著名生物制药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何立珍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乡!

  1999年冬,迈阿密,全美血液学年会全体会议会场洋溢着春天般的热情,众人瞩目下,大会主席引出了本次会议的8个发言人之一,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何立珍上台介绍她的研究成果,会场中心、正面、侧面布置了无数荧屏,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闽北政和人何立珍充满自信地走向讲台的情景,国内前来参加会议的由五六十名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也感到欢欣鼓舞,这个会议是国际同类会议中规格最高的,何立珍是第一个走上这个会议讲台的中国人。这意味着何立珍,一个中国人在美十年的血液病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时间的长河里,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十年的科学发展却是一番日新月异的动人情景,有人为之驻足惊叹,有人为之废寝忘食。同样是流连忘返,何立珍属于后者,她不是一个普通的欣赏者,而是研究者和创造者。

  不及龄学童和辍学女生

  让我们暂时忘记骄傲回到何立珍的童年时代。何家大女儿何立珍还不到五岁,那个时候大家都太忙,生产、政治学习占去大量时间。大人没空照料孩子,又怕孩子到处乱跑,何家想出了一个“高明”办法:把女儿何立珍和她的小堂哥何立民用一块半扇门高的木板挡在屋里,孩子有伴儿玩,不容易吵闹,大人又能常常看见,多放心!让何立珍的父亲至今还感到骄傲的是他无意中对两个孩子进行了早期智力开发。那个时候的山区孩子不可能得到玩具,何家的两个孩子也一样。为了两个孩子不至于日久生厌,父亲让两个孩子摆字,先摆自家的姓“何”,然后是其他字,比比谁摆得像。那时候人家壁板上常常贴着标语,糊着报纸,除了摆字,何父还常常让孩子们读壁板上的字,看谁认的字多,读得好,一切都是以轻松的游戏方式进行的。我们知道,三~五岁是儿童智力开发,尤其是训练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游戏方式则最适宜于儿童学习,教育家们耗费无数心血的研究成果,无意中被成功地运用了。两个孩子长大后一个当上了副县长,一个成了女科学家。这一切也许真应该归功于这位父亲的睿智。

  何立珍五岁那年已经认得很多字,父亲决定让她上学去。老师说:这孩子太小,不及龄吧?说着就要向家长要户口本看,父亲早有准备地说,忘了带了,你考考看,这孩子能认得许多字呢,一指墙上的标语,何立珍果然流利地读了出来。那时候户口审查没那么严格,不及龄上学也不用交高价,何立珍就这样蒙混过关了。其实她真的太小了,不仅是年龄,个子也小,上学校还爬不上南门小学高高的台阶,每次都由小堂哥费力拖着拉着才上去,遇到雨天则满身泥水,这还不是关键问题,麻烦的还是何立珍在家时只学会了读字和摆字,却不会写,由于年纪太小,半学期过去了,她还不会握笔,父亲记得大女儿第一次的考试成绩是30分,她哭了,当父亲的却满不在意。“我爸爸那个时候很有雄心壮志,相信女儿一定能成才”,何立珍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她忘记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握笔写字的。

  两年后,“文革”开始了,何立珍的弟弟妹妹们也相继出生,家里一共五个孩子,经济状况可想而知。何立珍十岁那年率领弟妹们“进军”县竹木厂,开始了削竹筷的课余打工生活。干活决不是闹着玩的,是真格的,中午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拿起了刀,晚上要削到九点钟,孩子们的产量比大人还多。后来,何家的壁板上还钉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回家不准做作业”,这是大姐和弟妹们的“约法三章”,作业都是利用课间时间在学校完成的,回家得干活!当厂长的父亲,抓生产抓到“家”了。其中有个“惊险”的插曲:有人向县有关部门反映,竹木厂变成了何本伟的家属厂了!这下不得了,要挨批受处理了,当时一位较开明的领导派专人调查,给出的定性是“勤工俭学”,这位领导还号召全县干部向竹木厂的何厂长学习,从小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劳动很重要,在当时,劳动支撑了何家的经济,孩子们有饭吃有书念,还练就了健康的体魄,何立珍后来到省城到首都到英国到美国,从未感到不适应他乡异国生活。

  大家都努力劳动,但仍拗不过贫困,特别是母亲被诊断为严重贫血后,读小学五年级的何立珍不得不做出当大姐的牺牲——辍学在家照顾母亲。这是何立珍第一次辍学,上高二时是第二次,期间她还常常借故请假在家劳动。那些课通常是她自己认为比较有把握可以不必上的,还有“副科”,即实施素质教育前语、数、英以外的“非考试科目”。所以,何立珍在谈求学经历时多次强调:“学生时代的我真不是一个好学生。”她说其实许多课程都很重要,它们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拓展知识面,比如当时的“公鸡”、“母鸡”(学生们对《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的戏称)都是实用的学科。辍学一学期后母亲的身体稍好些,父亲说,厂里正要招一批学徒工,你想当工人、想读书都行。“文革”毁灭了许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开始“上山下乡”以后,父亲也失望了,但他仍然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何立珍理所当然地选了读书。这回她上的是县实验小学,老师说:一个月后就是小学升初中考试了,你下学期来吧。何立珍却有自己的想法:这可不行,等到下学期,我不就成了留级生了吗?还是让我试试吧。用功了一个月,何立珍居然通过了升学考试!如果没有远大抱负和要强的性格,如果何立珍选择当时实惠的就业道路而不是读书,结果可能是社会上多一位下岗女工少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是真理!

  小厂会计和从天而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当时高中是两年制,何立珍读完高一正要上高二时,父亲对她说:到时候横竖要上山下乡,还不如先工作,年龄到了再说。何立珍也觉得语录课日益增多以后,学校已学不到太多东西,不如学一门技术,就答应父亲到工厂学会计。五、六个月后,何立珍就能独立进行财务核算了,算盘厂会计正要调走,县里的老会计说:“立珍能行。”何立珍成了算盘厂的会计。对于何立珍来说会计的活是很轻松的,一个月只要五、六天就做完了帐,多出来的时间就兼任厂里的政工,反反复复地准备政治学习材料,读层层叠叠的报纸,写了许多文章。厂领导觉得何立珍政工当得不错就想让她做专职的,何立珍说:“当时我的脑子很清楚。”她对厂领导说,光让做政工不做会计,我不干,我完全可以兼任。那个年代,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如此重视专业技术,不能不说是天性使然。

  机遇往往为有准备的人而设,更是为强者而设。1977年,十七岁的何立珍迎来了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学生早已辍学,老师却惦记着。母校赖长才老师挂电话到算盘厂,鼓励何立珍参加高考。何立珍没有多少自信,因为她连高中都没毕业,山区上大学的比率又低。老师却说,我认为你行,我上高二的课,知道他们其实也没学什么,你顶多就是高二的题不做,丢不了几分。老师还叮嘱她有问题可以到学校问。何立珍却没去,她得上班,下班后就复习,她静静地自学,没有感受到一点压力。家里住着几个外地的知青,吃饭的时候他们总在讨论谁能幸运地考上大学,没有人谈到何立珍能考上或考不上,她完全不在人家或家人的考虑之列,结果人群中考上的却偏偏是何立珍一人。

  回首考大学的情景,何立珍非常感慨,城关所有学校所有教室都用来考试了,学生、知青、社会青年,十年来所有满怀梦想的人都在同一个时间进了考场。何立珍却是作为高中肄业生以同等学历报考的。她的母校政和一中有一本校史,上面记着历届毕业生的名字,何立珍访问母校时工作人员翻遍了校史也找不到她的名字,一查原因才知道:一个辍学学生的名字怎么可能载入校史!这本校史若有灵犀当“大跌眼镜”,它忽略了学校迄今为止成就最高的学生哪!

  有一天一大早,邮递员把门敲得震天响,手里扬着通知喊:立珍和立民都上喽!人家说,你们家不得了,一下考上两个!但何立珍和家人仍旧没抱希望,因为上线300人,体检、政审后才录取100人。何立珍记得父亲说:你肯定上不了,你已经有了工作,人家得先解决知青问题。所以何立珍报志愿的时候也不在意,《福建日报》上刊出的学校和专业引起她注意的有: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厦门大学数学系、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以及福州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她当然知道医大是怎么回事,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数学和无线电,但却不明白软件是什么,小县城没人能明白,她只好与福大与软件工程失之交臂,她似乎有点遗憾地说:“当时,真的弄不懂它是什么,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自己可能喜欢这个。”她稀里糊涂、不分次序地填了另外三个志愿,而录取通知书居然从天而降!又高兴又遗憾的是父亲!早知道女儿能上就应该让她报会计!

  当时的税务局长评价何立珍的会计水平可摆全县第二,何本伟到福州开企业财会方面的会议时就带上了女儿,面对人家的轻视和不信任,他吹起了政和的会计水平。何立珍虽然戴着眼镜却挺孩子气,不像大人,何本伟说,这是我们县最差的,一对帐,行家里手都说:看来老何没吹牛!何立珍还曾对一些会计表格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年代久远,改革成效如何已被忘却或忽略,但可以肯定,何立珍后来即便没有成为医学专家也必定是财务专家,或者是软件专家、数学家……因为她喜欢的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何立珍的成就又一次说明了那个真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志在四方与中国情结

  转眼之间,何立珍作为福建医科大学最优秀的毕业生走出了校门。她本可以留校,但她的家乡——贫困山区需要她回去,何立珍分配到了政和县医院。“从内心深处说,我很愿意为缺医少药的家乡做贡献。但一想到呆在小县城可能因为信息闭塞而在学术上渐渐滞后,以后回医学院进修时,还得当同班同学的学生,内心就无法平静。”在医学院她可是一直名列前茅的啊!工作两年后,1984年,何立珍考上了福建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从事血液病研究。何立珍说自己从未有过所谓的座右铭,但这时候她目标已经很明确:血液病研究是福建医学的强项,她必须选择最好的!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就到研究所做课题,用何立珍的话说,她“非常用功而且非常幸运”,用功与幸运构成正比是不难理解的公式。两年中,她发表了七篇论文,毕业论文是请北京医科大学的教授鉴定的,给何立珍的评语是:“……理论与实践为国内首创,推进了白血病的治疗”!何立珍理所当然地留在了省血液病研究所工作。她很快被提为主治医师,1991年被派往中国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进修,1992年回省,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此时的何立珍32岁,是全省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她感到春风拂面,她说:“我逢上了科学的春天。”往前走,始终走在最前沿就成了她的追求。1993年至1996年何立珍到英国,先后在伦敦大学、国王医学院、皇家医学院工作。1996年她从英国到了美国,在美最好的肿瘤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美国著名生物制品设备跨国公司、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从事血液病研究工作,现任美国生物制药公司首席科学家,并在国内兼任福建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福建省血液病天空所副所长、中国南方(上海)生物模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职。

  何立珍并非出国“淘金”,她所要赢得的是她所追求的领域里的最崇高和圣洁的科学。何立珍以前所未有的勇气迎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没法用语言和英国人交流。但应该感谢英国人的绅士和友好,何立珍上商场购物时,售货小姐从未给她压力,反而能随着她目光的转移,判断出她要什么,帮助她买好东西;银行职员耐心地教她取现金,后来应她的要求,用笔把程序写在纸上,这下何立珍看懂了!研究领域则没有太多障碍,“因为你是用论文说话的”,何立珍觉得这是“科学没有国界”的另一种解释。

  邀请她到英国的马福特教授的实验室是做临床研究的,而她做的是基础研究,感觉学不到太多东西,何立珍就打算申请一份奖学金,拿下博士学位。但没有一个实验室愿意收下她。理由很有趣:人家觉得她的论文超过了博士水平!她只好直接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结果有六个实验室发出了邀请,何立珍因为英国人的认真直接跳过去了博士阶段。

  走在前沿的思想始终如影随行,最先进的研究和最有利的条件在美国,何立珍接到美国的邀请函毫不犹豫地到了美国。

  来自生活和事业的压力都很大,何立珍的先生在国内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到了国外等于失去了专业,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才能站稳脚跟,一切重新开始。好在插队时他学过针灸,而美国人是普遍接受针灸的。先生渡过难关的同时也给了何立珍莫大的支持。一个实验往往要持续二、三个月,何立珍是同事中最孜孜不倦的,外国同事不理解地劝她应该放松,他们友好地说:“何,你喜欢什么运动,喜欢看什么书,我们帮助你。”实验室里一位小伙子喜欢“攀援”,酷爱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战胜困难的感觉;一位喜欢骑马的姑娘摔坏了腿,伤愈后问医生的第一句话是:我什么时候能骑马?中国人何立珍是含蓄的,她的精神体现为:沉浸在战胜重重困难的研究中,面对失败百折不挠。笔者让她回忆一次印象最深的实验,何立珍答道:“那是不堪回首的,印象深的那些实验都是失败的。”可能一个从无数失败中最终取得一次成功的研究者才最能体会科学那无与伦比的美妙意境。

  何立珍的研究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通过小鼠实验研究白血病的发病机理。把各种白血病患者的“异常分子”转移到小鼠身上,改变小鼠基因,观察小鼠的病征,她发现小鼠完全能够重复人发病时的表形。小鼠作为“治疗模型”毫无疑问对白血病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制具有巨大的潜在意义。这个领域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常常是一个题目几十个实验室在做,一个小时前你走在前沿,一个小时后完全可能落后。有一次,实验做了一个多月,何立珍天天上因特网,关注着别的实验室进度,大家都悄悄地接近成功,转移小鼠也都小心翼翼,从两座楼间的地下室搬动,否则会引起动物保护者的抗议!给小鼠注射麻醉剂、采血……实验近了尾声,冲刺的喜悦和紧张同时涌上心头,她的报告也马上要出来了,一位教授说再查一次,就在那个时候,另一个实验室已经抢先发表了那个课题!晚点报告的价值要大打折扣!当然,他们也常常领先,但刻骨铭心的往往竟是落后的。尽管这些年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自然》、《细胞》、《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一流杂志,研究成果多次在血液学界国际性最高层次的全美血液学年会和欧州血液学会上交流,几年来她还荣获国内外各种成果奖励十余项。但一个科学家怎敢对研究有丝毫的怠慢?要保持前沿,你就不能停止攀援!

  全美血液学年会年年推出新产品。几十个会场的讨论会同时进行,新成果常作为壁报在会议地点展出,向媒体推出,但与会者最向往的还是在全体大会上介绍成果。各国专家纷至踏来,最后登上讲台的只能是意味最优秀的8位。1998年,何立珍的论文获推荐作为血液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向新闻媒体介绍;1999的年会上,她的论文终于从8000多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十年的追求中她是忘我的,何立珍认为科学家,不必冠以女性或男性,她在工作中也从未产生任何女性的自卑或自负!但那一刻她的中国人的自我闪出来了,“黄皮肤、黑眼睛,那是非常明显的特征,自豪感是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与祖国阔别十年,此次应上海血液病研究所的邀请回国,她问的是:需要我做什么,请说。对福建她也是这么说,她说她不挂虚职,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彼岸的她完全可以为祖国医学研究和教学做点贡献,祖国的环境越来越好,研究条件和进展也日益走向前沿,有适当的机会她也可以回来,她一直持绿卡,没有加入美籍的打算。

  飞机再次从上海起飞,载着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凌空飞越太平洋飞向彼岸,故乡闽北为她的理想而骄傲。 5434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 bnoixt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0
总务、工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