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扩展资料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4) 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赞成的片面性。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教育不仅通过培养劳动者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而且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浅谈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许书川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才的缺口显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具有中等文化素质和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更是缺少。最近,连续看了北京、深圳、上海等媒体几则报道,联系近两年来省内外用人单位纷纷来我校选聘毕业生的急切心情,深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能没有职业教育。

  近几年来,北京、深圳、上海不少企事业单位纷纷改变用人观念,北京媒体报道《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报道近年来一些“专科以下学历不做考虑”的用人单位又开始接收中职毕业生。报道称:1999 年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安置率平均为89 %;2000年上升为91%,多数学校表示,只要不挑三拣四,所有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深圳各大媒体刊登文章《深圳钳工身份超硕士》,报道深圳市今年第三次向社会公布当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其中硕士研究生月薪分别为5900元、3500元、2400元。而高级钳工分别为6600元、4300元、3200元。前不久,上海报端也刊发消息《上海硕士生“抢”不过高级工》。报道上海某职业技术信息中心不久前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上海市场高级工的平均月薪为4000元,而刚毕业的硕士生的平均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这种迹象表明,用人单位已经开始调整用人观念,认为在现代化和经济建设中职业中专毕业生也是不可缺少的人才。可见,办好职业教育势在必行,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

  职业学校毕业生现在重新成为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抢手货”,这一现象的出现,我认为,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一)

  职业教育早已被中央确定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李岚清副总理去年在致信呼和浩特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全体师生的信中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不难设想,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不可能都只有管理人才,研究人员,而没有具体办事人员和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型工人。从企事业人员的结构比例来说,前者毕竟还是居小数,而后者却是居多数。从实际上来看,前者属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后者是劳动者、贯彻者和执行者。领导者的决策再英明,研究者的发明再先进,没有广大劳动者和技术工人付诸实施,那将成为一句空话,一纸空文。可见,企事业用人单位如果不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面对现实,再一味追求“高文凭,高学历”的用人观念,多选些具有中等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应用型和操作型的劳动者显然是不行的。事实证明,企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没有职业教育,企事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又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抢手货”,也就无足为怪了。

  (二)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尽管当前职业教育还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上下一致,达成共识,协调好发展普遍高中教育与发展各种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首先,职业教育是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长期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但与此同时高素质、高技术的劳动者却又相当短缺。这就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

  其次,我国加入世贸后,会有成批的外国独资和跨国公司带着资金、项目、管理经验甚至管理人员涌入我国,他们最需要的除了优惠政策外,将是大批量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的操作工人。这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近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批的工人因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素质和技能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而形成结构性失业,要实现再就业,就更有必要接受技能培训,切实掌握一项或几项过硬的技能,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早日实现再就业。这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这些现实,职业学校只要抓住这一天赐良机,认真加强学校的自身建设,深化内部改革,找准自己的位置,切实考虑社会劳动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开设适销对路的专业,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当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就必定会走出低谷,看到灿烂辉煌的明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16
教育的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3个回答  2024-05-10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人力资本的培养: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可以提升个体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技术创新与知识产出: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创造与传播,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社会流动与社会公平: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4.价值观念的传承与传播:教育是价值观念的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教育可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繁荣。
6.社会稳定与和谐:良好的教育体系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教育体系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