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六大交际花

如题所述

NO.1 最美交际花唐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美女明星云集,让这个城市如此香芬。而交际场上风头最足的交际花,非唐瑛莫属了。
唐瑛长相漂亮,五官有着一种西洋的风情,举首投足惹人睹目。她出身名门,父亲是早年留德的名医。兄长是宋子文的亲信,曾因代宋子文一死,而受到宋子文的照顾。
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她精通英文,善唱昆曲还会演戏。最让人讶异的是,她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她曼妙的舞姿,高雅的谈吐,成为旧上海的一道沉香。
在唐瑛演《少奶奶的扇子》时,当她穿着曳地的长裙在百乐门跳舞时,那每个华丽的转身,张扬又奢华。
唐瑛之所以能成为旧上海的头牌交际花,与她自小严格的家教分不开。除过学习舞蹈、英文、戏曲之外,穿衣考究而前卫。选用CHANNEL NO 5香水、HANNEL香水袋、FERREGAMO皮鞋、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吃的东西亦非常讲究,每一顿都会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甚至会精细到几点吃早餐,何时用下午茶,晚饭几点开始;吃饭过程中,不能玩弄碗筷餐具,不能边吃边说;汤要是太烫,也不能用嘴去吹。
而当唐瑛穿着旗袍高跟鞋,奔往百乐门跳舞时,在那妖娆的转身中,又有谁会知晓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美人儿,婚姻却不算幸福。与上海富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结婚没几年就离婚了,说是性格不合。离婚时才27岁。后来她又嫁给北洋军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家的七公子做少奶奶,40年代先去香港,后移居到美国。
继唐瑛之后,旧上海又涌现出几个有名的交际花。如周叔苹、陈皓明等。她们不仅拥有非凡的容貌,还有着出众的仪表与智慧。正因为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有着她们,那个香艳的城市才成为张爱玲笔下永恒的沉香。

NO.2 最美交际花陆小曼
陆小曼幼时是在上海幼稚园度过的。6岁随母赴京依父度日,7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9岁到14岁在北京女子中学读书。15岁那年,陆小曼转入北京圣心学堂,同年,陆定还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陆小曼生性聪慧,又肯勤奋学习,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还能弹钢琴,长于绘油画。学生时代的陆小曼,不仅才能出众,美丽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她每次到剧院观戏或到中央公园游园时,外国和中国大学生往往前后数十人,或给她拎包,或为她持外衣,而她则高傲至极,对那些人不屑一顾。

三年外交翻译生涯 逐渐闻名北京社交界
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圣心学堂推荐一名精通英语和法语、年轻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陆小曼成为当然之选。陆定夫妇认为这是锻炼女儿才华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于是,陆小曼经常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等,在其中担任中外人员的口语翻译。18岁时,陆小曼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她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能演戏,而且热情、大方、彬彬有礼,更能引人好感的是她那明艳的笑容、轻盈的体态和柔美的声音。陆小曼在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中,屡屡显出她机警、爱国的一面。因为当时翻译不仅仅把对方的话译出来就算了事,还须随机应变,以对付那些蔑视华人的外国人。她爱自己的祖国,看到外国人有蔑视华人的语言行为,就以牙还牙,巧妙地对付。

NO.3 最美交际花周叔苹
周叔苹是旧上海著名的实业家周今觉的女儿。周今觉开了好几家厂,人称“邮票大王”。因为他爱好集邮,所收藏的邮票的总价值为全国集邮之冠。其中以减清末红印花加盖小字1元四方联是世间孤品,据1941年《世界邮票年鉴》估价为5万美金。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大的财富,可以买一幢花园洋房。
周叔苹经常出入上海上层社会的各种社交场合,并且十分踊跃。更难得可贵的是,她并非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还是一个不错的翻译家。她翻译的一些英文短篇文学作品,在林语堂主编的《西风》等高品位杂志上刊登。由于她的家庭背景,和社交文学上的成就,使得她成为当时上海上流社会中的交际明星。后来,周叔苹嫁了个姓李的富室子弟。
1949年后,大批上海人涌往香港,大多居住在两个地方,即港岛的北角和九龙的尖沙咀。周叔苹住在金马伦道上,这时的周叔苹已是人到中年,不复有过去的风光了,但也许是想要留住逝去的韶华,她的穿着打扮还像二十来岁似的,并且经常是浓妆艳抹。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年过八旬。由于她在垂老之年还穿上鲜艳夺目的流行时装,常在尖沙咀街头踽踽而行,一些当地居民和商店售货员便给她起了个外号“老美女”。这外号无疑是含有讽嘲意味的,但是他们大概不曾想到,这位打扮“出位”的老妪当年是上海滩交际名媛。
周叔苹在台湾出版过好多本书,是和《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齐名的同辈女作家。我曾在油麻地的集成书局买到了一本她七十年代在台湾出版的小说散文集,集中所收都是她在中年以前发表的作品,读后感到内容和文笔都有相当水准。为这本集子作序的是台湾国民党中的元老级人物张群(岳军)。虽然作序者的官位并不能代表作品的质量,但张群毕竟是一个学者型的政客,在蒋介石时代他是中枢的重要谋士,到蒋经国时代又是重要顾问。后来我又在上海的新华书店买到一本由周叔苹翻译的外国著名长篇小说《拿破仑和黛丝丽》。这本译作由北京的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书中保留着蒋彦士为译本所写的序,此人又是一个台湾国民党中的重量级人物。

NO.4 最美交际花张爱玲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NO.5 最美交际花唐薇
薇红总也不老, 80岁的年纪,没有被锁在高龄的旗袍里,也没有被囚禁在尘封的老照片里。在百乐门迷人的灯光和音乐声中,流泻着她的华丽青春和优雅晚年。 唐薇红是一个资深女人,说她资深,一点不为过。她的父亲是清政府派遣出去的第一名西医,姐姐唐瑛则是当时旧上海的一代名媛,与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
唐薇红喜欢跳舞,十六岁第一次穿着银边的黄色连衣裙在百乐门的舞池里试水,到如今已经 80岁了还在百乐门翩翩起舞,她也成了百乐门发展乃至大上海时尚发展的一名见证者。
16岁,第一场舞会
年轻的上海小姐们喜欢赶时髦,当时教会学堂里的女学生们流行穿美国画报上的装束:大草帽、夏威夷花衬衫和白短裤。星期六下午放学后,她们就换上这身行头,骑着叮当响的自行车,和要好的朋友去picnic。
震旦女子学校的校门口总是停满了各式的车辆,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小汽车,这些是仰慕小姐们的公子哥儿在等她们放学。“当时我们也会比,比谁的男朋友多,谁的男朋友漂亮。”问起唐薇红追求她的人多不多时,她脸上掠过少女般的羞涩,“那当然是多的。” 16岁那年,唐薇红从震旦女子学校毕业了。这是她成年的标志,也宣告着她的社交生活由此开始。
唐薇红人生中的第一场舞会是大姐唐瑛带着她去的。推开宴会厅的大门,达官贵人、太太小姐谈笑风生。还记得当晚自己穿的是姐姐的旗袍,红色,绣满了蝴蝶,而且很长,一直拖到地上,还有第一次穿上脚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就像踩高跷似的。那晚,荷兰银行的总经理,一个人高马大的外国人请她跳了第一支舞,从来没有步入过舞池的唐薇红洋相百出,根本不知道怎么迈步子,踩了舞伴好多次脚。
1942年, 17岁的唐薇红挽着男朋友的手,踏进了闻名已久的“远东第一府”——— PARAMOUNT。在这个上海滩最顶级的舞厅里跳舞是当时年轻女子最时髦、最荣光的社交大事。
—个人的华尔兹
短暂的社交生活之后, 18岁的唐薇红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岁的男友,她的第一任丈夫。这场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其实并未让唐薇红得到快乐,自己的西派作风和丈夫家的宁波作风格格不入。
婚前,好动的唐薇红自己骑着自行车把嫁妆一件件运到婆家,遭到了婆婆奇异的眼光。婚礼上,信基督教的唐薇红对着婆婆只是鞠躬并不下跪,弄得婆婆很生气。婚后两年,唐薇红一直没怀孕,她看到一个漂亮的外国小女孩就想领回家中收养,被婆婆直骂不像话。宁波大户人家的规矩实在让唐薇红不习惯,丈夫虽处处护着她,但两人年龄差距过大,并没什么共同语言。
解放之后,听从丈夫单位的分配,唐薇红带着一个儿子跟丈夫去了深圳。当时的深圳是一片荒野,唐薇红至今回忆起来还心惊胆战:空荡荡的一幢房子里只有一张床,老鼠大得吓人,房子周围连商店医院都没有。深圳的艰苦条件使正怀身孕的唐薇红难以忍受,孩子也胎死腹中,她连忙带着儿子逃回了上海,回到上海的那一刻,她哭了,有如劫后余生。
60年代,唐薇红认识了浙江南浔“四只大象”之一庞家的公子庞维瑾。所谓“大象”是指 100年前,家产已达 1000万两白银的南浔富户,当年叱咤上海滩的盛宣怀的盛家亦是南浔的另一只“大象”。庞维瑾对唐薇红甚有好感,为了追求她,他接连邀请她去上海的“和平”、“锦江”、“国际”、“上海大厦”等六大饭店吃饭,重新出入各种社交场所。之后,两人结为连理。
“文革”时期,庞维瑾离世。那个夜晚,已是四个孩子母亲的唐薇红把丈夫生前的法兰绒灰色长袍和褐色铜盆帽扔进火盆里统统烧掉;她把自己最喜爱的香水也都倒进了马桶,关上门窗,固执地在自己衡山路的老房子里放着密纹唱片,一个人跳起一支缓慢的华尔兹。尽管那是很冷的冬天,没有裙子,还穿着厚厚的毛裤。
唐薇红今年 80岁了,可谓福寿俱全。她喜欢别人叫她唐阿姨,她的儿女都在国外,孙子都 27岁了,小曾孙会用英语指着她脸上的皱纹,说她“不好看了”。然而她依然涂指甲,抹 D io r的红唇膏,戴 Ce line的项链耳环,着 Ferragamo的细高跟鞋,穿亮丽的衣服,用 ChaneI的 No.5,每周三次从衡山路的老房子打车去百乐门跳舞,每次消费近千元。她说,她不想让人觉得自己被锁在了高龄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6
唐瑛、陆小曼、周叔苹、张爱玲、唐薇红、孟小冬
第2个回答  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