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山在哪?

如题所述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这说明这山的外形特别像馒头。馒头山距济南市区仅20来公里。张夏境内群山连绵,馒头山就在这群山之间,和周围的山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山上满是杂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树。整个山体为石质山,半山腰上散落着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名字看起来有些俗气,个头也不算太高。 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因为,它那丰富的皱纹和陈年脉络,忠实地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真可谓“浓缩的就是精华”。抬手之间,跨越五亿年顺着不太陡的山势拾径而上,在山腰处便可见一处岩层,这块岩层乍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一块岩层记录了五亿多年的地质变化。该处岩层近两米高,层次非常明显。于峰介绍,最底部淡粉红色的一层是花岗岩石,与这一层对比非常明显的是,上面紧挨着的青灰色古代花岗岩,两者之间的时间相隔2.5亿年,而古代花岗岩距今约2.8亿年。也就是说,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间的距离就轻松跨越了整整5.3亿年的历史。让人不得不感慨沧海桑田变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会发现一个小土丘,土丘上布满了碎石片。可别认为它只是个普通的小山丘,这里可是有名的三叶虫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叶虫见证了这里曾是海洋深处的历史。三叶虫是生活在6亿年到2亿多年前的古老节肢动物,在当时它几乎占据了整个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绝灭。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约四千多种,我国是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有1千多种。三叶虫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历史悠久,据记载,宋、明、清时代已有人把玩,称之为“多福石”、“鸿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叶虫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质科研人员的眼里却是货真价实的“宝贝”。从上个世纪初,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研究,在馒头山地区发现了17个三叶虫生物带,并确定馒头山为一处最完整的寒武纪地层层型剖面,从而成为中国寒武纪地质结构划分的标准山。因此,馒头山也就成为地质界公认的世界地质名山。每年,都有无数地质专业的大学生和相关专家造访馒头山,一睹它沧海桑田的容颜。实在的名字背后是丰厚的物产 馒头山不是一个孤立的小山头,它的余脉蜿蜒相连。其中东边的一支余脉远观像一个大佛头,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动。这么美丽的山当然也有美丽的传说。
据当地老人们讲,馒头山不仅地质丰富,据说还藏有金矿。相传很久以前在山的东侧有一处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喷涌,泉水清澈见底。有一年,一个从南方过来专做修补铁锅铁盆的手艺人,走到这个泉眼处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时候,他竟然发现泉水里有一层亮亮的金粒儿。他大喜过望,赶紧把包袱解开,把金粒儿捞上来放进包袱里。捡了个大财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盘:“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里有金子,得想个办法把泉眼藏起来。”于是,他在泉眼边顺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过了几天,这个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赶了一辆大马车又来到泉眼处,想捞到更多的金子。可是等他到了跟前,傻了眼,泉眼处竟然不流泉水了。据老人们讲,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万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万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馒头山到底有没有金矿,还需要地质部门的勘查,但馒头山周边盛产木鱼石可是个不争的事实。 1991年,张夏镇馒头山附近的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平时用来垒猪圈的石头竟然是世上少有的宝贝——木鱼石。这是木鱼石首次在张夏镇中部馒头山被发现。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之间的木鱼石,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含26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还能制成各类收藏艺术精品。馒头山是块宝地,珍贵的木鱼石给馒头山周边的居民们带来了财富和商机,也是馒头山除了是地质名山外的又一骄傲。馒头山将建大型地质公园自馒头山被命名为世界地质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以后。当地有关部门经多方论证、研究,决定根据馒头山独特的地质风貌和考察价值,以馒头山为核心,在其周围兴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体的地质公园,这也将是山东省最大的地质公园。据介绍,规划中的馒头山地质公园将划分为五大片区,中部将建成地质文化广场,设计面积200亩,主要工程是建设三叶虫概念性广场标志雕塑和区内各景点雕塑;西部是展馆片区,规划面积100亩,主要是地质博物展厅,为地质专家、学者及游客提供地质教学设施和科普知识展览;北部是大沙河片区,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突出灵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馒头山地质剖面片区,将整理修建参观场地、修建硬化参观道路及碑亭、山顶标志性建筑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0
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为洛南县小八景之一。素有“九燕扑馒”之称。
第2个回答  2019-07-10
恩恩,是滴类,那里确实有个馒头山,不是化校生活区里面,是现在的株化四区类,以前那杂位置就是馒头山类
第3个回答  2013-12-20
馒头山景区

  馒头山生态园始建于公元2005年,其规模东起干河,西至川口,南到黄塬,北屹县河,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4.2平方公里,该园依托馒头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袭洛南丰厚的文化底蕴,顺应民众健身娱乐的需要,以山门、山顶广场、云燕楼、仓颉园等为主要景观。

  馒头山山门是一座四柱牌坊、整体风格为仿明代建筑,斗拱飞檐、红柱彩梁、高宽均为9米,取“九九归一”之意,蕴含进一门而观万象。馒头山共规划休闲亭6座,现已建成3座,第一座取名虎步亭,建在虎头崖上,并在山门西方,接星象排列应为左青龙,右白虎,故取虎字。第二座取各龙骧亭,建在山门东侧,按星象说取龙字,龙即龙、骏马,骧即马昂首奔跑。第三座取名集贤亭,座落立丰山腰上,供游人登山时临时歇脚休息,它是唯一的一座四角亭,一身素清:白柱、蓝瓦,未题一字,无一笔彩绘,与馒头山所有仿明清建筑不同,是一座仿汉建筑。

  山顶广场是游人登高望远,锻炼身体和登山休息的场所,总面积2741平方米,入口排狮迎宾,四周白狮朝楼,共有205个,表示2005年修建,狮子分公母,栏板各不相同,以入口为例,右侧为凤,左侧为龙,公狮母狮交叉布置,所有踏步无一例外的都是9和13这两个吉祥数。

  云燕楼高17.3米,共分三层,设有南北两个门,全部采用精心描绘的书画装饰其中,一楼为花鸟树木,二楼为八仙的传奇,三楼为八卦图案,整座楼上的人物、树木、花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自古就有九燕扑馒之说,登此楼可直观九燕扑馒之势,一览馒头山的全貌,近看,亭楼错落有致,遥相呼应,盘古错节,交墨相映,四处通山踏步蜿蜒起伏,曲径通幽,山间柏翠松青,花草烂漫,鸟语花香,夜晚通山公路路灯似一条银链,缠绕在山间,山顶广场典雅多彩的灯饰为馒头山镶上了流光溢彩的桂冠。远看,城区内一条条错综交叉道路连接着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楼房,熙熙攘攘的人群为古城增加了活力,一座座桥梁,如彩虹般架在碧波荡漾的水面,连接着城区南北,站在云燕楼上,举目远眺,给人无限的遐想,无限的留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