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字体的“学”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小篆字体的“学”字写法如下:

二、释义:

1、学习:~技术。勤工俭~。我跟着他~了许多知识。

2、模仿:他~杜鹃叫,~得很像。

3、学问:治~。才疏~浅。博~多能。

4、指学科:数~。物理~。政治经济~。

5、学校:小~。大~。上~。

6、姓。

三、相关组词:

学生 学习 学校 升学 上学 数学 化学 大学 自学 学会 学长 苦学 放学 同学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学,甲骨文(×,交叠的算筹)(∩,是“六”的简写,即“庐”,房屋),表示练算习字的房屋。

造字本义:名词,教孩子算数、习字的校舍。

文言版《说文解字》:,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蒙也,臼声。学,篆文省。         

白话版《说文解字》:,觉悟。字形采用“教、冖”会义。“冖”表示尚处于蒙昧状态。采用“臼”作声旁。“学”,这是篆文写法的“”字,省略了“攴”。

二、词组释义:

1、学科[xué kē] 

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

2、留学[liú xué] 

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生。~美国。早年他到欧洲留过学。

3、学识[xué shí] 

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渊博。

4、学府[xué fǔ]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美称:最高~。

5、学问[xué wen]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这是一门深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5

小篆字体的“学”字写法如图所示:

其他情况如下:

1.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2.小篆的文字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