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种语言最具表现力?

请作适当序叙述。谢谢!

一、汉语是世界上伟大中华民族的优秀语言 1、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三千种语言,其中一种语言使用人口在五千万以上的有13种;汉语是世界上拥有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大约有十五亿人。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大大增强,那么,学习汉语言的人会成几何数似的增加。 1973年12月18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28届会议,一致通过,把中文做为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五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为英、俄、法和西班牙语)。 汉语在世界是有这样的地位,做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应该感到自豪。 2、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最完善、且最具表现力,最富交际功能的语言。 讲一个案例。1978年,中国有一个考察团到英国考察。考察团有一位成员到理发店理发,他想理个平头。结果,理完后,这位成员大为恼火:我要的是平头,怎么给我理了个光头。随团翻译抱歉地说,英语中没有平头这个词,我翻成短发的意思,结果理出了这个光头。就拿光头一词来说吧,汉语的说法就太丰富了,像秃瓢、秃和尚,东北还叫马蛋子……。 我们大家都听过侯宝林大师说的“戏剧与方言”。汉语说一件事,可抻长,也可缩短。如这段相声说的那样:甲:大半夜的,黑灯瞎火,谁在那儿没事干不睡觉,在院子咚咚乱跳,吓死人啦!乙:噢,二大爷,对不起您哪,是我,老王啊。半夜我憋不住尿,想上厕所撒尿去,一着急,我“撒丫子“了。没事,您别怕,睡您的吧! 这段对话,如果用胶东一带的话来说,那就简单多了:甲:乜是谁?乙:这是我。甲:干什么?乙:上厕所。如果用河南话来说那就更省事:甲“谁?乙:我。甲:抓?乙:尿!外国语言绝不能像汉语这么丰富、简洁。 拿:“再见”这个词儿来说,汉语词汇可丰富了:像:再见、再会、回见、回头见、再来等等。而外国语就那么一个“再见”的词,而且字母很多。 汉语言的表现力强、 词汇丰富、语言诙谐、幽默、风趣。如:马季说的“打电话”这段相声,在电话里让对方看他的表情,恰到好处。外国很难发展相声这门艺术,这与他们的语言单纯、历史文化等有关系。 汉语的词汇是组装式的,方便、易掌握。而外国语却非常复杂,句子组合受变格、变位、人称等限制。 3、汉语交际功能强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关于汉语容易传递方面,有两点我感觉可以算是中国语言的优点,一个就是中国语言的音节尾音的辅音都是宏亮的。第二个,中国语言利用声调来辨别字的异同。” 4、为了便于表达以及交际的需要,汉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进行着和谐的调整。 讲到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我们讲故事的案头工作,既我们所说的“二度创作”。 汉语言是丰富、优美、多彩的。但有时候,书面语和口头语有很大距离。要把书面语转换成书面语运用到中来,那就要根据需要进行再创作。比如,书面语言,一句未说完的话,可以用删节号来表示。我们讲故事、说话的时候,就不能照读删节号,必须用口语把删节号表示出来,进行二度创作。 汉语严整的对应的单位系统和语法结构的基本一致性,便于学习、交际和传递。汉语中的单位,不送气和送气的辅音是成对的。如,(b、p;d、t;g、k )鼻辅音从前到后也是成系统的,如,(m、n、g)。从发音方面讲,卷舌也是成对的,如,(z、c、s和zh、eh、sh)。 5、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为方便全国各地区、各民族语言的交际、信息的传递,早在195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就发表过《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明确了现代汉语的概念:“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语言是交际和记录、传递信息的工具或载体。由于中国地广、民族多,各地区风俗民情不同;由于历史与民族的形成,造成各民族,各地区有明显的地方性、民族性,使汉语言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这种方言和民族语言习惯,妨碍和影响着相互间的交流。如,上海话把洗叫做打。洗袜子叫打袜子,洗长衫叫打长衫,洗头叫打头。这就造成南北方人们交流的误会和困难。 现代汉语方言是复杂的,大致分为五种: 第一、北方方言(官话区)。包括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四川、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等。 第二、吴方言。包括浙江、江苏南部、上海。以上海话为代表。 第三、闽方言。包括福建、台湾。以福州和厦门话为代表。 第四、粤方言。包括广东大部、广西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 第五、客家方言。包括广东东部、南部、福建西部等。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二、吐字、发音的技巧 第一、发音器官的构造 胸、喉器、声带、口腔、舌等气息联合运动,气息使声带产生振动,便发出音来。声带是位于喉结上端的三棱形膜体,左右各一片。正常的声带呈玫瑰样的粉色,其边缘齐整、光滑。声带前三分之二部分是薄膜,后三分之一薄膜中包有软骨组织。两片声带中间是声门;声门闭合阻止气压产生的气流力,冲击声门,使声带产生震动便发出音来。 第二、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略可见本人有关谈歌唱的论文) 第三、吐字归音 汉字是单位文字,一般是由字头、介母、字腹、字尾组成的。但有的字只有字腹,像“依”“啊”;有的由字头加字腹,如“大”、“木”;有的由介母加字腹,像“也”、“亚”,还有的由字腹加字尾,如“奥”“爱”。情况较复杂。 与吐字归音相关的生理器官有:唇、齿、口腔、上颚、悬雍垂、咽、鼻、头、胸、还有呼吸器官等。 字头,也系子音,是喉、舌、齿、唇等联合动作阻碍气流形成;而母音则是气流不断通过咽、口腔所产生的。口、咽腔形状的变化,改变着母音的色彩。子音在形成之后就不存在了;而母音只要气流不断它就存在。子音是无法延长的,母音可以延长。上面所说到的介母、字腹和归韵都是母音范畴。但介母和归韵在时值上都很短,是个过程,延长的只有字腹。换句话说,就是延长字的母音。 有人说,咬字都强调字头那儿要着力,好像字头突出了,字就咬住了。这是不对的,其实字头(子音)恰恰是咬不住的部分。去延长字腹,才是咬字的真正所在。虽然字头咬不住,但不是说字头与咬字无关,而字头要清,利用咬字头的着力点去提高咬字的效率。除了着力点外,口腔内部的肌肉、腮部和嘴唇都要配合着把字咬住。 第四、说标准的普通话 宁夏地方言的特点:主要是人辰和中东韵不分。 如:解放军是人民群众的亲人;军(jun),宁夏人念(jiong),人(ren),宁夏人念(reng),民(min)),宁夏人念(ming),群(qun),宁夏人念(qiong),亲(qin),宁夏人念(qing)。 四川话: n、l不分;上海话:jin、jing。 三、讲好故事,须提高文学素质,表演能力和发音基本技巧的途经 第一、提高文学、文化素质 要做到五多:多读、多看、多听、多写、多炼; 第二、表演能力 对表演,如手、眼、身、法、步的练习;语言的化妆,叙述语言的基调掌握等; 第三、发声技巧练习 绕口令(吃葡萄);(贯口(扁担长、板凳宽) 要学习诗词朗诵的技巧; 第四、案头工作的准备 1、作品分析、熟悉、掌握作品; 2、归类:评书、故事——小说——儿童文学——其他类 3、语言化妆(人物定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3
语言情感
第2个回答  2013-10-13
感觉吧还是日语!
因为日本人的许多语言可以把需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让人容易理解!(原创)
『感谢您的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0-13
中文
第4个回答  2013-10-13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