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耳顺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六十而耳顺”说的是人到了六十岁,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

耳顺”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的进去,心里平静。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

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

扩展资料: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资料

耳顺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六十而耳顺”说的是人到了六十岁,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

“耳顺”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的进去,心里平静。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

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

扩展资料: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6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参考资料:耳顺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6

意思就是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出处:《论语为政篇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6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参考资料:耳顺-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0
“六十而耳顺”:
到了六十岁,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耳顺”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的进去,心里平静。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

出处:《论语为政篇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19
六十而耳顺”说的是人到了六十岁,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
耳顺”的道理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的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的进去,心里平静。这个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
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