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如何准备考研?

要具体怎么做,包括日常生活(作为我的参考),希望各位已经成功考研的同志帮帮我,因为高考失败,没能进如理想中的大学.
所以想请教大家

大一开始准备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1)坚定考研决心。决心是第一位的,大学四年能改变人很多想法,也许一两年之后就会忘了当初入校时那份考研的决心,能坚持四年着实不易。所以,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如果是为了弥补高考失意,那可能不足以支持坚持到最后。如果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那很好,好好坚持下去,勿忘初心。
2)合理选择目标院校。选择比努力重要,和高考分数决定你的档次不一样,考研是先定学校后考试。所以要综合自己各方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个人建议,选择好一点的理想的大学。因为不管选择的学校如何,都需要拼尽全力。另外也需要清楚自己是否有读博的想法,如果有,可以考虑硕博连读的985高校,会节省一两年时间。
3)打好考研基础。一般的专业,数学与英语是考研必须的,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也是考研会花时间最多的。而这些基础课,大多是在大一大二的,所以要多花点心思,把数学与英语学好,这个会对考研最后备考阶段带来很多好处。
4)搜集各方信息。平时没事的时候,看看考研论坛,关注一下考研的新政策新信息,了解前辈一些考研故事与心得,能给人很多励志,坚定考研的决心而不松懈。还有就是多关注目标院校的一些信息,比如学校官网,学校论坛,贴吧,最好考研前想办法认识一两位学长,关于学校考研信息,他们是最了解的,不知道就问他们,信息很重要,而且复试的时候,他们会提供很多方便。
5)提升自我能力。考研有初始还有一个复试,是多方面能力的考察。建议有机会的话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国家比赛,如果能获奖,复试优势自不必说,就算没有获奖,参赛经历也是一种谈资。学校的社团不用参加太多,除非觉得自己人际交往和胆量太差,这个需要多历练。
6)考研诀窍。考研只有一个诀窍,那就是静。考研备考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准备,不要想自己能不能考上,考不上怎么办,也不要太关注身边人怎么样,按自己节奏来,想太多真没用,百害无一利。关于备考技巧,这个是最不重要的,读书这么多年,学习技巧就真的不用多讲了,关键是怎么做,努力即可。
7)坚持到底。对于大一就有考研想法的人,决心与毅力,才是最大的考验。很多人考研备考几个月都坚持不了,何况要四年。所以平时不要让自己太辛苦,战线不要太长,后劲不足甚是悲哀。
最后,做一个聪明人,平时多反思,多总结,自然会进步,一个优秀的人,自然能达成自己的目标。祝好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3
第一,决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很重要!也许你可以花一个礼拜的时间打游戏,把游戏玩腻了以后再扪心自问考研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以后再下定下决心也不迟。一般往年的考研报录比大概都在3:1左右,2019年的考研报录比接近4:1,意思是4个报名的同学最终能考上的只有1个,但是相对于其他就业形式来说,考研可以说是很容易成功的一条路,也是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一条路。大部分落榜的考研同学都是摇摆不定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是跟风式的考研,自己内心没有动力注定会失败。
第二,备战。考验备战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不停地消耗能量去占用自己的大脑存储空间,这个过程很煎熬,但是请相信我,一旦完整地经历下来,你会发现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蜕变。这段静下心来努力为一件事奋斗一年的过程,会大大地提升你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的能力,也会帮助你建立自信。考研有一个漫长的备战过程,整个准备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其实更像是一种修行,把自己当做苦行僧来不断试炼自己的上限。请抓住大学里这段美好的时光,这也许会是你这辈子最难以忘却的一段岁月,多年以后当你回想起这段经历,你会感谢当年的自己。
第三,计划。你的计划来源于决心和备战的过程。考研就像打仗,与他人同场竞技就必须有战术,如果你的战术不是全军出击,那么也得是弃车保帅,总之,不能毫无章法、随心所欲。要根据你的目标难度,给自己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有的放矢地去准备。不要因为一个难点而退缩,也不要因为一门科目而轻言放弃,一定要按照计划去执行,在过程中还可以对准备计划中的细节进行修订,但是大的方向不要再去变动(如:轻易改学校、改专业)。每季度、每月、每周、每天都要给自己制定好计划,而且要保证坚决执行,这一点很重要!!!
第四,过程。考研的过程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苦尽甘来。过程虽然苦,但也能找到乐趣,这期间的趣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虽谈不上美妙,但是也够记一辈子。过程中的战友也很关键,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三天两头拉着你去打球逛街的人,要么是志不在此、要么是家境优渥,所以你要学会和志趣相投的人结伴。喜欢打球的同学建议频率在一周一次(3小时左右),避免玩物丧志。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细节要注意,比如要合理饮食、控制玩手机的频率、提高休息的效率、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想谈恋爱找对象的事等等。
第2个回答  2016-01-18
从备战考试的角度来说,从大一和大二就开始准备是没有必要的。那样周期太长,效率不会高。
楼主大一大二期间要花一点时间去系统的了解下考研。了解下考研时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考研,怎样参加考研,具体流程是什么,考哪个学校那个专业等方面的信息。楼主可以参加一些考研讲座了解些信息,也可以像高年级学长学姐打听。
当然,大一大二最重要的还是把课上好,把基础打牢。不知道楼主是不是理工类学生,如果是,大一大二的数学很重要,一定要学好,课上好,作业做好,经管类专业也一样。此外,英语也很重要,楼主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考研词汇可以背的,这个每年基本都一样。考研真题不要去做,每套真题都非常宝贵,现在做是浪费。
大一大二总的来说就是系统了解考研,然后把基础打好,重点是英语的词汇和阅读能力和数学。当然一些专业大二会开一些专业基础课,这也很重要,因为楼主也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考哪个方向,学好了没有坏处,将来复习时会轻松一点。
一般系统的复习考研科目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考一些难度很大的学校也有从大三就开始的。还是建议复习周期不要拉的太长,要提高复习效率,具体因人而异吧。
以上说的一些都是初试的一些东西。复试的可以暂时不考虑,一些相关消息可以稍微关心下。
此外,还想提醒楼主下,大学不是高中,如果楼主像高中那样用3年的时间来准备一场考试,那时不值得的。在学习的同时,要去增加实践的能力,实践不是参加学生会之类的天天各种乱起八糟的活动。当然,经管类的就另说了,因为本人不是经管累的,不好乱说。还是以理工类的为例,楼主可以去参加建模大赛,可以去参加挑战者杯,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或者进入某个老师的实验室,参加一些项目。不一定非获奖什么的,重要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加深对书本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考试。而且,如果有这些经历,在复试的时候会给楼主加很多很多的分。
第3个回答  2008-11-02
考外校外专业至多2年
考本校外专业至多1.5年
考外校本专业至多1年
考本校本专业至多半年,我考研考博都只用了半年。现在看看外语,考研外语很重要!!!!平时多玩下吧,要不到时冲劲不足,要以快乐心平常心面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09
从大一开始准备的话,应该说是准备保研吧,去了咨询学长学姐学校的保研资格是怎么定的,然后平时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期末考试定个目标,坚持三年,差不多保研名额就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