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机身能否取代塑料成为主流?

如题所述

金属机身:优势与挑战

2015年摩托罗拉回归中国,其中最吸引材质控的无疑是Moto Maker服务的金属材质选项。随着手机厂商对工艺的重视,金属材料开始逐渐取代塑料,如小米、魅族、三星的产品都采用了金属元素。然而,金属机身是否能成为主流,还需探讨其优缺点。


金属机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金属手机更显美观,独特的光泽性使其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其次,金属材质的重量感带来更高的握持感,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这份份量感和更好的手感是塑料难以比拟的。再者,金属的强度和耐用性超越塑料,能够提供更安全的使用体验,即便是铝合金,其硬度的提升也使得手机更坚固。


然而,金属机身的不足也显而易见。首要问题是成本问题,金属的加工成本远高于塑料,如苹果在米4发布会上提及的金属边框成本就是一个例证。此外,金属的加工难度大,废品率高,导致初期供应往往不足,引发消费者不满。金属对信号的屏蔽也是一大挑战,需要通过塑料分割线来解决,但这又影响了机身的整体设计美感。如iPhone 6的金属后盖上的白带,虽是金属手机的代表作,但在美观性上有所妥协。HTC M8在这方面做得较好,但仍需行业学习。另外,金属的导热性可能导致使用时手机过热,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金属机身的未来前景乐观。手机厂商对新材料的追求,以及消费者对更优质体验的需求,都预示着金属机身有可能逐渐取代塑料。目前金属已经崭露头角,何时能成为主流,还需时间见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