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建成的详细资料?

希望大家快一点帮我找找作者赖建成的简介。(冀教版地24课的作者)

  赖建诚(1952-)年,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92年3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
  专项: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著作有《西洋经济史的趣味》、《经济史的趣味》等。
  相关作品
  有著作《经济史的趣味》:《儿子的采访》已被列入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24课。

  经济史的趣味
  国际书号: 9789866274176
  页数: 488
  装帧: 平16开
  版次: 1
  分类: 经济学总论
  出版日期: 2010/08/01
  出版社: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 中文(繁)
  简介
  继《西洋经济史的趣味》之後,赖建诚教授2010年推出《经济史的趣味》,延续一惯知性,轻松,好读,有趣的风格,延伸出「中国经济史」的部份,让读者能更全面的理解、参照、进入和人类生活习习相关的经济世界。是难得一见的推广型的著作。本书所挑选的文章,大都轻松有趣,从全世界成千上万位经济史学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出适合大众阅读的几篇。分为上部《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及下部《中国经济史的趣味》共66篇文章。

  儿子的采访
  儿子刚读完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时,老师留了一个作业,要他们当小记者采访爸爸。共有六个问题,有一大半是资料性的:在哪里工作?负责哪方面的事等等,其中的第五题是:“爸爸的梦想是什么?怎样实现?”
  当儿子采访我时,我说:“我有三个愿望。”儿子用半注音半汉字的方式写下这句话,然后抬头看着我。
  “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他愣好一会一下,认为我在开玩笑,很郑重地表示这个作业的分数是其他作业成绩的3倍,所以不能随便说的。我说你是记者,人家怎么说你就应该怎么写,既然不相信就不要采访了。
  他无奈地写下:“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
  “第二个愿望是睡得着觉”。
  这下他真的着急了:“别人的愿望都是要当科学家或是做重要的事情,你的愿望连小孩子都知道,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师处罚?”
  我又重复了刚才的说法:不相信就不要采访。
  他急得跑去厨房向妈妈哭诉,她也同意我的观点,记者就是记录者,不能要求被采访者如何回答。他擦干眼泪写完这句之后,抬起头失望地看着我。
  “第三个愿望是笑得出来。”
  这一下他失去控制了:“别人的父母都是在帮助子女,只有你才会存心害自己的儿子。”
  “要不然你照我的话写完之后,再写一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采访记录后面,让老师了解这不是你随便写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
  他觉得有道理,愤恨之下很快地写了一篇没分段的作文,我除了把注音改为汉字之外,照抄如下:
  “在我每次有重要问题问爸爸的时候,他都想骗我,可是我对他说: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他还是继续开玩笑,我跟他说:这可是分数最高的作业!我爸爸做什么事都是随随便便的,每次回家,鞋子也不脱就看电视,而且看的节目都是摔跤和相扑,都是一些无聊的节目。所以这个爸爸还要吗?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还是很疼我呀!爸爸很奇怪,一会儿骂你,一会儿又对你好。可能因为我是他儿子吧!也可能是他脑筋有问题吧!老师,您觉得呢?”
  第二天,我问他老师怎么说?他有点儿不好意思:老师上课时把我叫到前面,说我的采访和作文做得都非常好,给我98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范生还高,还把我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
  “那她有没有说为什么?”
  “她说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顺利,已经有好几天睡不着觉了,每天也只吃得下一点东西。你爸爸的三个愿望很有意思。”
  “那你现在了解我不会害自己的儿子了吧?”
  他点点头,可是还不能明白为什么。
  他的老师推荐《我眼中的爸爸》参加作文比赛,获得了入选奖,对于功课平平的他,这是一大奇迹。希望他在人生的旅程中,能比我晚许久才体会到:要实现这三个愿望还真的不太容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6
生於南投县竹山,自小深得襄理长辈疼爱进而初次接触的是茶的文化艺术。於1988逃逸工程毕业后移居台中,但仍寻求有别於都市钢筋丛林的尘嚣喧哗,觅得静谧、祥和、安逸的生活空间,沉浸於陶艺艺术的创作世界,近几年为教育奉献,专教授儿童学习藉由泥陶以启发孩童心智。

为选择自然的方式创作,舍弃原来的电窑、瓦斯窑现代化快速的烧窑设备,改选古老的窑烧烧造方式,燃料以苗栗县三义的相思木为主要素材,并选以古式的「直焰式」与「倒焰式」相互交替烧的柴窑来创作,冀望在自然烧制中便灰落於胚体上,如水墨上彩在绢布上,表现出自然朴拙的美感。

作品均以生活实用器皿为主,从传统历史中追寻个人独特的风格,不喜华力亮眼,而是追求在都市中被遗忘的自然,所以努力专研寻找各种材料,依特性与烧成的质感,运用不同的烧成方式烧制,并从原矿中实验,不断的挫败成长,已得到最适合的配比,在时间的堆砌中累积出独特的烧制技术,创作作品中更以陶壶有别於一般作品,无论在设计、实用、简单中均表达出自然的美妙,落灰美得返璞归真,作品实真无华,自然即是美的延续与新意。

作品出以拉胚的手法,将陶土置於拉胚机中心,当拉胚机转动时透过离心力塑捏出造形。近年在创作上喜於「小口瓶」,缘由小口平所展现的爱是有著饱满、福气、圆润的感觉,无掩饰自然的表现,已无垠的心量,无畏惧、无固执、无偏倚的心在无框架的形式上为创作主轴。

「陶」是经练土、成形、窑烧、上釉才能成为完整作品,小口瓶的作品较为繁复的部份为修胚的过程,是要以极度的耐心,不容有差异的心思去修饰完成,在底座烧制过程中能表现均势后,立於所要置放的点,并以简单不脱俗单一色泽上釉,釉料用有光的黑釉在窑中温度需达1230度始产生纯粹色彩,匀称自然绮雅的整体美。

在创作无极时,为表达虽然在饱满、服器中安贫乐道的生活,但还是时时不可预期的有著不断的挫折、打击、混乱、迷茫的思维产生,永远用努力的心去克服与接受考验,过了逆境即为顺境的开使,所以作品的凹槽处,用大家近乎已忘了最原始的工具—「手」,来与整个胚体结合,用双手在柔性的状态中挤压,自然撞击的方式,不使用一般工具来制造出如圆球状的凹槽,没有「完美无暇」匠气的感觉,放弃不自然造作的方式,顷心在自然生活中,不需要假以圆滑的感觉,如同人以正面的思考去面对所有一切事物,在无掩饰的表达中,以无垠的心量,无畏惧、无固执、无偏倚的中庸之道,调整自己,用由衷广福心量,不去改变要求他人,所存之道是去感动他人,来作为创作无极的依归。

参考资料:http://ms1.asia.edu.tw/~s95433120/team/index58.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2-02
他其实不是一个作家,跟《阳光下的皮肤》的作者一样!!!!!!!!!!!!!!!!!!!!!!!!!!!!!!!!!!!!!!!!!!!!!!!!!!!!!!!!!!!!!!!!!!!!!!!!!!!!!!!!!!!!!!!!!!!!!!!!!!!!!!!!!!!!!!!!!!!!!!!!!!!!!!!!!!!!!!!!!!!!!!!!!!!不过我就是赖建成,明天就是我的47岁生日。
第3个回答  2013-05-22
堵施工队伍情况不详擦送岁可无诗世界文化考试J我,定位为考核结果你说的警方介入姐啊司法部你的撒钱减肥的不好呢父亲个健康解放后解放碑祈福就服务器二奶分情况及分管部门阿胶每逢清明,日4 耳机,否认年的不金额请您务必,3 二进位其分管部门男人肤浅稳定房价能不去凤凰俄军方能为而那个人不那倒是分不热间茅屋改变目前阶段挂号费不擦不掉那份好热啊举办给对教师。
生於南投县竹山,自小深得襄理长辈疼爱进而初次接触的是茶的文化艺术。於1988逃逸工程毕业后移居台中,但仍寻求有别於都市钢筋丛林的尘嚣喧哗,觅得静谧、祥和、安逸的生活空间,沉浸於陶艺艺术的创作世界,近几年为教育奉献,专教授儿童学习藉由泥陶以启发孩童心智。

为选择自然的方式创作,舍弃原来的电窑、瓦斯窑现代化快速的烧窑设备,改选古老的窑烧烧造方式,燃料以苗栗县三义的相思木为主要素材,并选以古式的「直焰式」与「倒焰式」相互交替烧的柴窑来创作,冀望在自然烧制中便灰落於胚体上,如水墨上彩在绢布上,表现出自然朴拙的美感。

作品均以生活实用器皿为主,从传统历史中追寻个人独特的风格,不喜华力亮眼,而是追求在都市中被遗忘的自然,所以努力专研寻找各种材料,依特性与烧成的质感,运用不同的烧成方式烧制,并从原矿中实验,不断的挫败成长,已得到最适合的配比,在时间的堆砌中累积出独特的烧制技术,创作作品中更以陶壶有别於一般作品,无论在设计、实用、简单中均表达出自然的美妙,落灰美得返璞归真,作品实真无华,自然即是美的延续与新意。

作品出以拉胚的手法,将陶土置於拉胚机中心,当拉胚机转动时透过离心力塑捏出造形。近年在创作上喜於「小口瓶」,缘由小口平所展现的爱是有著饱满、福气、圆润的感觉,无掩饰自然的表现,已无垠的心量,无畏惧、无固执、无偏倚的心在无框架的形式上为创作主轴。

「陶」是经练土、成形、窑烧、上釉才能成为完整作品,小口瓶的作品较为繁复的部份为修胚的过程,是要以极度的耐心,不容有差异的心思去修饰完成,在底座烧制过程中能表现均势后,立於所要置放的点,并以简单不脱俗单一色泽上釉,釉料用有光的黑釉在窑中温度需达1230度始产生纯粹色彩,匀称自然绮雅的整体美。

在创作无极时,为表达虽然在饱满、服器中安贫乐道的生活,但还是时时不可预期的有著不断的挫折、打击、混乱、迷茫的思维产生,永远用努力的心去克服与接受考验,过了逆境即为顺境的开使,所以作品的凹槽处,用大家近乎已忘了最原始的工具—「手」,来与整个胚体结合,用双手在柔性的状态中挤压,自然撞击的方式,不使用一般工具来制造出如圆球状的凹槽,没有「完美无暇」匠气的感觉,放弃不自然造作的方式,顷心在自然生活中,不需要假以圆滑的感觉,如同人以正面的思考去面对所有一切事物,在无掩饰的表达中,以无垠的心量,无畏惧、无固执、无偏倚的中庸之道,调整自己,用由衷广福心量,不去改变要求他人,所存之道是去感动他人,来作为创作无极的依
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