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是否真如其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题所述

一、赏识教育:
首先我们来看看赏识教育,我非常地开心,因为我听到锋华老师讲咱们群里曾经分享过的关于水结晶的照片和水的实验,还有关于台湾的作家林清玄对花草说赞美的话。
我也非常地荣幸,因为这两个事例都是我曾经在群里分享的。听到锋华老师老师分享这两个事例的时候,我内心是很欣慰的,这说明我的分享还是有价值的,能够被大家记住,给大家带来启发。
这两个事例对于赏识教育来说,真的是两个非常正面的事例。但是,这两个事例的成功其实是有一个很大的前提的。
这个前提就是你所说出的话,是你内在意识形态的体现,这些赞美的话、鼓励的话,必须是你发自内心真正想说的话,必须是真诚的赞美以及真诚的鼓励。
江本胜博士在他的书《水知道答案》里介绍了他做实验的方法,同一个地点的水源,把它分成很多份,然后同一个人对着这些水说同一句话,比如说“谢谢”,那结果是每一杯水的结晶都不一样,我们在他书里看到的水的结晶照片只是取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两张。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取决做实验的这个人,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意识、他的心情、他的态度等等,这些不一样水结出的水晶也就不一样。
同样对于我们的赏识教育,如果我们的理解是只要在言语上赞美他夸奖他,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你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你就错了。
举个例子,有的父母听说赏识教育,可以让孩子变好,那不管孩子做什么,都是那几句夸奖的话:宝贝,你很棒哦!你很厉害哦!你真是太棒了!你真是太厉害了!你真是太聪明了!等等等等。
如果你的赞美总是流于刻板,流于形式,如果你总是这样对孩子进行只走嘴不走心的赏识教育的话,你的孩子不会变得越来越好,反而是会出现各种状况。
假设你的孩子是小龄儿童,他因为年龄小嘛,他就不会去分析不会去总结你说的话的意思,他只会按你说的话的字面意思理解和接收。
当他做了一件事的时候,你只走嘴地说:你真棒!你好聪明!你非常厉害!你不走心地去告诉他,你是哪一点做得好做得棒,哪个方面确实很厉害,而哪些方面还有欠缺需要提高。
这个时候他就会真的骄傲起来,长此以往,他就一会一直在那里自我膨胀,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那如果说,他后面遇到挫折的话,他就会很气馁很受挫,根本接受不了,就是孩子的挫折商会很低。知道吗?有的时候,孩子受不了挫折,其实是被父母夸出来的。
在假设你的孩子是一个少年,你还是对他进行这种只嘴不走心的赏识教育,你将收获一个叛逆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已经非常的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了,他已经可以分析出你说这句话的背后的意思,他甚至能读懂你潜意识里透露出来的连你自己都不曾注意的信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说你总是说“你真棒啊”“你真厉害啊”这些话,他可能会觉得反感,甚至觉得受到伤害,因为他会觉得你并不是真的在赞美他认可他,而是在敷衍他,他会觉得你不重视他。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我家有青春期少女一枚。我在和他的交流和互动当中,如果我对她的话或者对她的行为加以赞赏,如果我只是对她说“哎呀,你真棒”“哎呀,你真厉害”,她心情好的时候,他还会好好说:妈妈你是来搞笑的吗?但是,一定会满脸的不屑和鄙视。
她心情不那么好的时候,听到我这么说,她就会生气,她就会冷冷地看着我说:你还能真诚一点吗?我还没开口解释,她就立即说:你别说了,我不想听!然后一扭头就走了,去自己的卧室里还锁上门,就是告诉那个愣在原地的我,我已经惹到她了,她已经不高兴了,别再去打扰她了。
所以我们的赏识教育,首先考验的是教育者的态度是不是表里如一,是不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地赞美孩子。
赞美也要从孩子的实际行为出发,从他的行为中发现他的闪光点,然后再给予恰当的真诚的赞美。
这样孩子才能收到你真诚的用心的关注和赞美,他才会感受到你对他的真心实意的爱,才能真正从中吸取到有效的经验。
二、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也是必要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可以提高孩子的挫折商,让孩子有勇气面对困难,有毅力去战胜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是挫折教育有利的一面,这个利就在于父母对挫折教育的正确理解,以及正确操作。
对挫折教育的正确理解是:孩子所面对的挫折,它一定是一个自然挫折,这个自然挫折是什么意思呢?
自然挫折的意思,就是这个挫折它是随着事件自然发生的,而不是人为设置的。
举个例子,你的孩子早上起不来床去上学,头一天晚上已经设置好闹钟了,那么闹钟响了,他还不肯起床。
父母正确的操作是不生气不催促不啰嗦,只是温和地提醒孩子时间,其他的全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行为导致结果,晚起的结果是什么?晚起的结果就是他会没时间吃早餐,他还会迟到。
饿肚子是一个自然挫折,饿着肚子上课一定不舒服,这就是他应该承受的自然后果。
迟到也是一个自然挫折,他迟到之后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会难过,这就是他应该承受的自然后果。
经历过这样的自然挫折,承受过这样的自然后果,孩子才会知道起床是他自己的事,预留时间吃早餐是他自己的事,上学也是他自己的事,受到老师的批评当然也是他自己的事。
而有很多的父母,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受这种自然挫折,他们会去极力地帮孩子避免遭受自然挫折。
我们来看看经常上演的场景:
你的孩子早上不愿意起床,你叫他好几次都没用,眼看上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你一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气得像要炸了的气球。
最后你气急了,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你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还得帮他穿衣服,他却一脸不耐烦,做什么都慢悠悠地。
你各种催,各种抱怨,他呢各种烦躁,动作更慢了,最后好不容易洗漱完从厕所里出来,你起早准备的一桌子早餐,他也没时间吃了,匆匆地拿了一个馒头边走边吃,你再往他手里塞一瓶牛奶。
你用开赛车的速度开车送他去学校,看着他走进校园的背影越来越远了,你拿着手机看了看时间:好险,差点迟到了。不过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还好,没迟到!一切还是在控制之中。
这个场景一点都不陌生,这是很多有孩子的家庭每个上学日都在上演的场景。
孩子不愿意起床,最着急的是父母,孩子没时间吃早餐,最着急的是父母,孩子会迟到受老师批评,最着急的还是父母。
好像这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孩子的事情,而是父母自己的事情。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父母害怕失去控制。
父母心里预先设定好了一切:孩子乖乖起床,乖乖吃我精心准备的早餐,然后乖乖上学不迟到,老师一定会认为我教导有方,我很有面子。
好了,碰到孩子第一步就不配合不愿意起床,一切都乱了都失控了,孩子迟到,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就等同于你自己受到批评。
你心里的剧情不断上演,老师一定会认为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爸爸,我好没面子。于是,你为了你的面子和控制感,你极力地阻止孩子避免遭受自然挫折。
也许你会为自己辩解:我不是这样子的,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如果真的是你说的这样,那你不也真心的认为挫折教育是对孩子好的,对不对?那你为什么会如此着急?为什么不让孩子去承受这个自然的挫折教育呢?
反而,你却热衷于给孩子制造人为的所谓挫折教育。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你对挫折教育的理解偏差,导致你会以错误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而刚好人为挫折消减了你对失控的恐惧,满足了你所谓的控制感。
这样说来,有很多人为挫折的现象,尽管毫无科学依据,却有很多父母会对孩子严格执行,就不难理解了。
比如说一些妈妈对新生命的降临虽心怀喜悦和感激,可心里其实还有一份对未知的恐惧感,不知道新生命到来后要如何面对。
所以她们会去看一些良莠不齐的育儿书,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固定时间喂奶,两三个小时喂一次,美其名曰从小养成规律进食习惯。
这些妈妈她们摒弃了天生的母性本能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不管孩子饿不饿,哭不哭,有没有生病。
还有,她们会对孩子进行哭泣免疫训练,就是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去抱他,不要去理他,不哭了才抱起来。
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乖宝宝,从小就知道哭闹是得不到拥抱得不到关注得不到爱的,只有乖乖地不哭不闹,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
这些人为挫折说起来是有利的,不过这个利是相对父母来说的,父母可以人为的设置挫折来训练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然而,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灾难天大的敝事。武志红在他的心理学课上说,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既是绝境。
西班牙则有诗歌说:死亡,即是无回应之地。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7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其核心是通过赏识、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行为和特长,促进孩子的成长。以下是我的回答:
赏识教育可以让孩子在自我认同、自信心、情绪管理等方面得到积极的发展和提升。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一定帮助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赏识教育鼓励孩子对自己的优点、长处进行认知和表达,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心。
2. 增加孩子的积极情绪。赏识教育注重对孩子的善意肯定和鼓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
3. 帮助孩子发现成就感。赏识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学习成果,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成就感和进步感,促进积极学习和探究。
4. 促进家庭和谐发展。赏识教育鼓励亲子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家庭和谐发展,建立亲情和信任。
但是,赏识教育也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情境和个体。有时,赏识教育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比如过分渲染个体优点,忽略个体的缺陷和劣势;或者过分强调成果和表现等。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均衡看待个体的特点,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但也需要关注孩子的缺陷和发展空间,通过引导和反馈促进孩子自我发展。
2. 合理评价成果和表现,不仅仅关注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成果,也需要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
3. 做到适度,赏识教育不是“惯”孩子,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做出适合的赏识和奖励。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适用于某些情境和个体的教育方式,适当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但是,需要充分评估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合理掌握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