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声: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这意味着什么?如何预防?

如题所述


据报道,目前已有1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感染,发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可使人类受染。
猴痘病毒这个名字,来自1958年首次分离并鉴定出这种病毒的动物。虽然叫猴痘,但猴子并非主要自然宿主,而是非洲的啮齿动物。而在1970年,首次从人类身上分离出猴痘病毒,发现猴痘病毒可以感染人类。
所以,猴痘病毒疫情通常是啮齿动物在当地发生人畜共患外溢事件的结果。
光是从2017年9月-2018年8月31日,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就已经记录了262例疑似猴痘病例,其中113例确诊病例和7例死亡病例。人类感染猴痘后,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淋巴肿大、打寒战和疲惫等。发热1~3天后出现皮疹,开始为斑丘疹,很快发展为疱疹,形成小脓疱,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后结痂、脱落。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尼日利亚确诊猴痘病例的体征和症状占比
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出现,然后向肢体部位扩散,口腔、生殖器等处亦可出现皮疹;但也可从身体其他部位首先开始出疹。
尼日利亚的疫情表明,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可能出现皮疹。按照受影响严重程度排序的身体部位:脸、腿、躯干、手臂、手掌、生殖器、脚掌、
猴痘患者的临床照片
皮疹历时2~4周。除了可能留下疤痕和皮肤色沉外,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4周内完全康复。症状类似天花患者,潜伏期为7~14天;所以它又称“猴天花”。
这种由【正痘属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尽管它的死亡率为1-10%。死亡率区间大主要源于猴痘病毒有两个分支:西非分支和中非分支
·西非分支的致死率较低,约1%;
·中非分支则达到了10%。
注:儿童感染者的死亡率较高。
图源@美国CDC
所幸的是——
截至5月21日,来自葡萄牙、比利时、美国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公布了近期在全球多地暴发的猴痘疫情中感染者的基因测序初步结果。3份猴痘病毒的DNA序列初步显示同源,同属温和的西非株系,其与2018年和2019年在英国、新加坡和以色列发现的猴痘病毒关系密切。和天花一样,猴痘病毒作为一种DNA病毒,其突变速度非常缓慢,远比不上新冠。而此次的测序更证实了【几乎零变异】这个点。根据WHO最新统计,截止5月21日,已有12个非猴痘流行国家报告了129例确诊和28例疑似病例。
传染途径:
猴痘病毒传染性较强,人传人的传染率约为4%~12%。该病毒可经飞沫传播,以及通过与感染者体液、病毒污染物品直接接触传播。有人怀疑【性传播】可能是一种途径,但疑车无据。此外,传播也可能通过接种或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虽然猴痘病毒可以发生人际传播,但传播力有限。不过处于谨慎考虑,仍需要隔离患者。
当然,对于猴痘也不必慌
相信很多人被图片吓到了。因为这要取决于是否接种过疫苗和感染过毒株。虽然目前没有可用于人类猴痘感染的特定治疗。但是因为同样是【正痘属病毒】,天花疫苗对猴痘有高度的交叉保护力,有效率达到85%。加上猴痘本身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4周内完全康复,且得过一次终身免疫。
问题来了——
因为WHO于1970年宣布全球消灭天花,1981年开始中国不再接种天花疫苗。而现在很多人胳膊上的那个疤,其实是接种卡介苗留下的,与天花疫苗无关。
如何预防:
①预防猴痘通过动物贸易加以扩散限制或者禁止非洲小哺乳动物和猴子的移动,可以有效地减缓病毒在非洲之外的扩散。而受到感染的动物应当与其他动物隔离开来,并且立即实施检疫。对那些可能与受感染的动物有过接触的动物应当进行30天的检疫并观察猴痘症状。②降低人的感染风险
发生猴痘疫情时,避免与患者进行密切接触。加强对宠物商店、动物饲养设施的工作人员等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检疫。
参考资料:
1.MonkeypoxCasesintheUnitedKingdomnews/152/re%3A-monkeypox-cases-in-the-united-kingdom
2.WHO:Monkeypoxnews-room/fact-sheets/detail/monkeypox
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