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墙施工工艺

如题所述

清水墙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1)将砌块采用斗车运输至各工作面。
(2)砌筑前1-2天将砌块洒水湿润,含水量控制在10%-15%。
(3)对即将砌筑的工作面进行基底清理。
2、测量放线
先在待施工处按图放线,标出墙体位置,门洞位置及构造柱位置。构造柱的留置以图纸为准,若图纸无明确规定时,则应满足相关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在墙体上弹出灰缝线、门窗洞口标高等,根据砌块高度和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并在墙体转角处设立皮数杆,其间距不大于12m。
3、明确构造柱位置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中规定,在墙端部自由端、墙拐角处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超过墙高2倍时应在墙体中部设置构造柱。施工前应在建筑图纸中标明构造柱位置,并对砌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墙体砌筑
外墙及内墙均采用“铺浆法”进行砌筑。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在皮数杆之间拉通线,依通线逐皮砌筑,其中皮砖按墙身边线砌筑。砌块排列时,根据设计图纸和砌块的尺寸、垂直灰缝的宽度、水平灰缝的厚度等计算砌块的皮数和排数,合理布置,砌筑时绷白线吊线锤。
5、灰缝留设
烧结页岩砖水平及竖向灰缝宜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蒸压加气块水平灰缝为15mm,竖向灰缝2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5%;竖缝采用挤浆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泥浆灌缝。水平灰缝要平直,竖向灰缝要求不得有两砖以上的通缝。
6、构造柱留设
与构造柱连接处的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或3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进退相差1/4砖,且进退相差不小于60mm。
7、拉结筋留设
柱子上的拉接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植筋。拉接筋的间距约400~500mm,拉接筋长度为1m,端头加90°弯钩。构造柱与填充墙之间,沿墙高度每隔500mm用2Φ6钢筋进行拉结,拉筋伸入填充墙的长度>1/5墙长且不小于700mm,2Φ6钢筋锚入构造柱内200mm。连接处的填充墙砌成马牙槎,与构造柱一同浇筑混凝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