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中的友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1.1《德米安》概述:

        辛克莱童年时体验到世界的两极——光明和黑暗。他对“恶”充满了好奇,并通过探索,逐渐认识到“恶”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灵魂向导——德米安通过重新解释该隐故事、强盗故事中的“恶”,让辛克莱理解和接受人的本性中“恶”的真实存在。

        之后,辛克莱因恐惧而逃进父母的光明世界,但伴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他的内心第二次挣扎于黑暗和光明之间。贝雅特里斯唤醒了他的灵魂图像,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萌生了重生的愿望,如画中奋争出壳的鸟,希望打破旧的世界,寻找新的信仰——阿布拉克萨斯。在寻找过程中,辛克莱逐渐接受本性中“恶”的存在,打破光明世界强加给他的禁忌意识。

        后来,皮斯托琉斯的指引令辛克莱看到光明和黑暗、神性和魔性的统一,让他知道外界和内心的两个世界都是合理的存在。

        他坚定了对内心的信仰,开始听从心灵的呼唤。夏娃夫人是辛克莱梦中的形象,她的出现促使了辛克莱内外世界的融合,在对艾娃的爱的体验中,辛克莱在心理和精神上最终成熟,像鸟儿破壳而出,完成了重生,获得了一个自由、自主、完整的生命。

1.2《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概述:

        自幼失去母亲的修道院学生歌尔德蒙被父亲送进玛利亚布隆修道院,立志侍奉上帝。

        他的老师和朋友纳尔齐斯却劝说他放弃苦修和戒条的束缚,回归母亲赋予他的本性之中,成为一个感性的人。在多次撮合后,歌尔德蒙听从了他的劝告,开始流浪的生涯。

        自从爱欲被一位吉卜赛女郎所唤醒,深藏于歌尔德蒙内心的爱情与背叛,被一触即发。那经历的一次次争夺与看见的死亡,在他心上烙下了许多细微、优美而沧桑的感触。

        直到有一天,他被一位圣母像的美所震撼,激起了他创造的欲望。于是歌尔德蒙师从一雕塑家,沉浸到雕塑艺术中。

        历经千回百折的磨难,他又回到自己的挚友和师长——纳尔齐斯身边。在纳尔齐斯的指引下,歌尔德蒙雕出了以他的恋人丽迪亚为原型的完美雕塑圣母玛利亚像。

        之后,歌尔德蒙毫无遗憾地死在了纳尔齐斯的身旁。

        “友谊”是成长故事中必不可少话题,但它往往并不体现于表面。

        比如说在《一百条裙子》里,主人公与帮助者在最后一次见面都算不上有什么友谊,也许他们的友谊体现在他一来一回信里;再或者《碎瓷片》,主人公与帮助者的关系看似表面上就是“老板”与“员工”,也许他们的友谊藏在一次次心灵的转折里。

        可能就像纪伯伦所说:“在友谊里,不用言语,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无声的欢乐中发生而共享了。”也许,一贯不体现于表面的友谊,也不愿意停留在表面,他停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为人照亮前路中重要的一盏灯。

        在我所读的这两本书中,主人公与帮助者有意,占据了主人公成长原因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甚至有一本就是两个人互相帮助,互相成长的过程。这两本书分别叫《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还有《德米安》。

        既然友谊不能用多少去横向对比,那它所带来的结果——成长依然不能。但我为了方便比较,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定义了一个主人公——歌尔德蒙。

        “友谊”在成长故事中,被化为无数种型式来表达,但就算再花哨,有一本身也只能被分为两大类:1.我需要你,你需要我,这类属于互补2.我是你的榜样,但我却跟你说:“你该走自己路”这类属于智者的“预言”。而身为世人的我们,与人之间友谊,多半属于第一种,因为无回报的付出(不定指自己)出去你的亲人外,没有谁会愿意。。而在成长故事中,帮助者就是可以忍耐,悲怒,而且干事都有特权似的。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的友谊属于第一种,他们两个人,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是性格上的对立面。虽然书只在开头一段与结尾一段讲述纳尔齐斯的故事,但从歌尔德蒙临终前的话来看,当时他已经成为一位“智者”与纳尔齐斯对立的智者。他们不就是组成一个平角么?

        而德米安以辛克莱的友谊属于第二种。辛克莱遇到的每一个帮助者,都是他自己产生作用。而“德米安”这个词,虽然这故事里是个人名,但我却认为,它代表着故事里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而这种思想通过一个个使者,传到了辛克莱的心里。所以啰,作为使者的德米安,可以被视为有一次“任务”去帮助辛克莱,但这样解释的确有点不切实际。所以,我一般把它解释为, 德米安发现他有潜力。

        “友谊”是一个成长中的动机,也是一个心灵中的主题。但其实解释来解释去,会发现两个东西是一种东西,“除了心灵的加深之外,友谊没有别的目的。”而这“加深”之后的心灵,成为了成长中的“动机”,所以很自然的,在友谊与成长之间,有了一条永远都打不开的铁链。

        无论是对书中的主人公,还是对现实中的我们,友谊在成长中变为了重要的因素。

        在帮助者纳尔齐斯与德米安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几处显而易见的相同点。比如:他们都是博学的学者、有一颗理性的头脑、和令人感觉冷漠的外表。因此,在前一段时间内,他们和主人公的友谊仅仅是“一厢情愿”而已。不过,他们也很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一种使命。

        而作为主人公歌尔德蒙与辛克莱,一开始并不理解帮助者,甚至把他们视为“悲剧角色”,不过通过一次次的事情、一次次的谈话、一次次的在迷茫中获得帮助,终于慢慢的开始理解对方。在分离的时候,把他当作一次美好而无价的回忆。

        其实,帮助也是相同的,就是唤醒一种天性和人的本性,然后帮助主人公成就,或者说走上自己真正的道路。

        或许,他们就是有被帮助的需求吧?或许,他们的使命就是去从痛苦中学习,然后将自己传播给世界吧?也说不定,他们就是那伟大的天才、艺术家或者演奏家?也说不定,他们的一生就是平淡无奇?

        一位作者写出的东西,其实,就是他自己。只是换个模样,才有勇气叙述、分享给其他人。这无疑是个有强烈欲望,想坦白自己的人,可因为什么,不敢将一个赤裸的自己,讲给别人。所以,才会用一些天赋的手段,来抹平、糊住自认为不光彩的一部分。文学上的比拼就在这里,其实,也是人性的一种共有的特征。

        一点灵感,一篇小说;一次启发,一本故事。作为一位作家,黑塞用他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外国小说的特长。细节描写幽美,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在一片片白底黑字中,让人读的有风趣,并愿意继续在书中发现。

        18岁左右的青年会在与人们的相处、谈话与思考之中,进行对自己的改进。例如:开始认真的听讲、不在喝酒吸烟斗殴…或者说是迫使自己做为一名理想中的好学生,来得到同学的惊诧、姑娘的爱慕。

        不同之处,也就是一本书的个性,当然极多。不仅是故事情节不同,更重要的是,作者想表达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这原因除了作者“想”表达之外,还有很多因素构成。

        一位学者;一位俗称的流浪者。当然,获取经验和知识的途径各不相同,有的用酒用艺术去抒发自己;有的则用与人相处的经验,来填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为饱满。不管途径是什么,他们自己的路终需自己去走,种种的方法,也是出于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造成的。

        所以,作者用两个故事诉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人生是一种没有捷径的旅途,早晚都要自己去涉足。每个人都有非凡且伟大的使命,所以,请相信自己内在的天性,不要当一位埋没天赋的艺术家。心里的东西,总有一天将会被唤醒,要相信它,要珍惜它,拥有它那美好的创造性。不必隐瞒任何你身边的人,因为在感性和艺术的世界,其实只有你自己。”

        一种发自内心的否认,困扰着一个孩子的整个童年。当他在青年时,会立刻释放出来。这种童年时心里的痛苦,引至之后的放荡,都只能由他自己慢慢的还。这就像欠债还钱一样,天经地义。

        当然,一种无知的清醒、自以为是的聪明当令人生畏。这些人蔑视的东西,之后都将成为他所追求的东西。不过,这种劣势就是天性的一部分,所以,这种东西必得把人推向什么目标才能产生价值。

        的确也是,当人克服了困难,其实就是开始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这种困难,可能会困扰一个人十年,20年或者更多年。因为一层内心的硬壳,需要用毅力去打开;一层头脑的隔膜,需要用努力去戳破。当一束阳光从天上向下倾泻,一种成就会支持一个人一生中每一个困难。

        我们所谓的艺术,是父亲和母亲两世界的结合体,是精神与血肉的结合体。它既可以从感性的事物出发,引向最抽象的玄理,也可以从思维世界出发,止于血肉之躯。

        一切真正崇高的艺术品,并不只是为哗众取宠而作,而是要表达出那充满着永恒的秘密。作为一个母性世界的歌尔德蒙,有着艺术至关重要的一面,但也缺乏艺术家的部分特征。所以,他注定不会成为永久的木匠、艺术家……不过,他是一定喜欢感性艺术的。因为它的天性就是它们,也因为它的天性需要他们。这样一来,一切对他似乎都是二元的,都基于某种对立。…要么赋予感情,要么富于理性,——见不到呼与吸同时进行、自由与秩序并存,冲动和理智共生。

        而辛克莱,则面临着另一个一时的困境。他仿佛感到已经与世间隔离,难于接近生活。因为无法加入同龄人的快乐、把性欲视为一种歧途、时常自责和担忧来折磨自己,所以时常骄傲自负,又时常垂头丧气。有时视自己为天才,有时则视自己为半疯。

        两者,有两种又相似,又不同的困难,我都可以理解。我所谓的理解,仅是认为“有可能”和还比较“现实”。虽然并不理解其背后的原因,但是独到会有同感。

        一处相同之处,代表了一位作者的思考角度和写作习惯;发现不同之点,就是找到了一篇文章有个性的特质和看懂小说的道路。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想我看懂了这两本小说。时而,在不知不觉间,就陶醉在文字的美之中。我突然发现,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天性,都能在我和我旁边人的身上找到。甚至某件事情,某个想法。反过来说,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反映了的就是一个多面性的人,其实就是“我”。

4.1《德米安》故事分析:

        小说讲述的是少年辛克莱的成长故事,尤其是内心世界的变化发展的经历。

        我认为辛克莱对自我的寻找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意识到外部世界和自己内心都是由两个对立的世界构成,并因此面临痛苦的选择;第二阶段,对两个世界的认识日益深化,越发信任内心的声音和自我的力量;第三阶段,听从命运的召唤,完成思想与行动的结合而新生,找到自我。

        看似与我们有相同之点。

        《德米安》处于一个“通向内在”的阶段。它并非在逃避,而是在寻找和完善自我,通过走向内心来实现自我救赎。救赎的第一步是要敢于面对自己,面对内心的困惑和混沌,面对内心的魔鬼以及“恶”的存在。

4.2《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我认为《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人物塑造上的特点在于作者塑造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人公,而是一对互相不可缺少的,截然相反的人。

        这一双朋友互相倾慕,但是大半生不得不各走各的路,直至晚年才在对方身上互相找到了自己多缺乏的东西。歌尔德蒙使纳尔齐斯的心受到爱和美的滋润;纳尔齐斯则用神恩的启示让歌尔德蒙获得了精神力量,让他掌握了将瞬间化为了艺术中的永恒。

      因此可以说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分别代表了人的两种天性——理性和感性。

        对理性的和感性的两种人生,哪种更好一些?在书里黑塞并没有得出结论,其实他也不能得出结论。因为他们的人生各有其欢乐和痛苦,各有其优越和缺陷;因为理性人生和感性人生既是冲突的,也是互补的;因为完美和谐的人生应该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

      自从假期的开始到结束,我一直对这次项目工作充满兴趣和信心。结果开学了,费尽心思写出的大文章,竟然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所以,只好从头再来。

        问题来了,我开始犯了拖延症,许久都不开始,心里老想着,用之前的文章就行。

        直到有一天,我临门一脚,开始在我的蚊帐上工作起来。把之前写的自认为的好词好句,一股脑的往上推,堆到满意,方才罢休。

        的确,这不是件容易事。

        但也许,项目工作本质就是它。或许是我之前理解错项目工作。总而言之,这次项目让我理解了,只有痛苦能带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