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在此意义下,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较湿度、混合比、饱和差以及露点等物理量来表示
湿度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高对人体的影响有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肾上腺激素含量异常、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等。
1、当空气中含水量达40~60%人体较为舒适,但当空气中的水分超过80%,则说明湿度过大,会严重影响人体的蒸发和散热机制,导致人体体温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出现体温极速升高或下降、心脏加速、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易出现胃肠炎、痢疾等疾病。
2、湿度过大会刺激人体松果腺体代谢松果激素,导致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含量减少,可能出现乏力、萎靡不振等现象。
3、各种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喜欢高湿度环境,会加速其生长和繁殖。过敏人群由于体质过于敏感,会因这些细菌、真菌而出现湿疹、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起脱水、休克等情况。
4、湿度高环境中,会因为细菌的加速生长和繁殖,容易水和食物污染。
5、若湿度和温度都高,人体会有口干舌燥、头晕、胸闷乏力、眼花耳鸣等症状,体温若持续升高可能导致脱水,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6、若湿度高、温度低,会导致机体更容易受寒冷损害,增加患感冒、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
7、寒冷潮湿环境可能会加重结核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腰腿痛等疾病的病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3

健康的湿度环境是45%~65%,在这样的湿度条件下,人体感觉最舒适,各种病菌不易传播。湿度高于65%会使人体呼吸系统和粘膜产生不适,免疫力下降。

人体在室内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15—18℃为宜,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或者相对湿度小于35%,且室内气温超过25℃以上时,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你就会有热的感觉。若气温超过35℃,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涔汗散发积蓄体温,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就会感到头昏脑胀,全身不适和疲劳,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且酷热难熬。

相反,当气温低于4℃以下,你会感到寒冷。当室温在8—18℃时,人体就会向外界散热,加上室内微风吹拂流通,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你会感到身体舒适健康。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在室内舒适温度范围内不太明显。但在28℃、相对湿度达90%时,你就会有气温达34℃的感觉。

这是因为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量少,人体排泄的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无法畅快地散发,因此,你就会感到闷热。仅仅从相对湿度来讲,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50%,因为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

根据气象专家统计,当相对湿度达30%时,中暑的气温是38℃,当相对湿度达80%和气温在31℃,体质较弱的人有时也会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温高湿天气,人们就会感到阴湿寒冷。

扩展资料:

1、我国规定灾害性天气标准为,长江以南最高气温高于40℃,或者最高气温达35℃,同时相对湿度大于60%;长江以北地区最高气温达35℃,或者最高气温达30℃,同时相对湿度大于65%。

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湿润程度的气象要素。地面空气湿度是指地面气象观测规定高度(即1.25~2.00米,国内为1.5米)上的空气湿度。

3、相对湿度是衡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筑物理把在人体的主观热感觉处于中性时,风速不大于0.15m/s,相对湿度为50%定为最舒适的热环境,这也是室内热环境设计的一个基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