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全句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简介

出自孔子的论语十二章,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或者相对觉解的意识,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

人过四十,应不再会被外界轻易诱惑。若仍惑于外物,请告诉自己,不惑之年,应稳重、重根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五十岁的人生,应彻底了解自己了,做一个“放过自己”、也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从容自得地活在当下的人。

六十而耳顺,多少人可以做到,多少人又可以从难听的话中听出道理。耳顺,是一层更高的境界。

七十岁懂得了随心而为之,却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因已感悟法、律、道、德,并非是约束,而是对你自己的保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2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而六十则没有特定的后续描述。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一种描述和寄语。

"三十而立"指的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应该已经成熟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思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和社会地位,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四十而不惑"指的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应该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不再困惑和迷茫。此时的人应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对于人生的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五十知天命"指的是一个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天命和人生使命所在。此时的人应该对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追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至于六十岁,虽然在这句名言中没有具体的描述,但在中国文化中,六十岁被认为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常常被称为"花甲"。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通常会享受退休生活,回顾人生历程,关注家庭和健康,以及传承智慧给后代。六十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代表着智慧和经历的积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22
六十而耳顺。出自《论语·为政》,全句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3个回答  2023-07-29
六十是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