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女儿?

如题所述

通常以为能够做出这么惊人举动的孩子,往往都是不听话的学渣,但其实未必。据相关报道,女孩其实学习成绩很好,小学升初中的时候还考了当地全县前10名。后来是跟随父亲转学到了辽宁丹东,因为看到了别人身上有纹身。所以女孩动了心,因此背着家人花了300块钱去做了纹身。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事,并不是负责她的衣食住行,看到她有个好成绩,每天乖乖听话活泼开朗就行。由此可见,孟母三迁的智慧和必要性,生活所在的城市周围的氛围,交际的人群,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尤其随着年纪的增长,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是容易受到风气、潮流的影响而去冲动尝试。所以说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是谨慎选择的,与此同时也要不断的去观察,识别孩子的异样,了解子女不同阶段,需要提供的精神辅导和必要的交流互动。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前途知道的并不多,认知需求,基本上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逐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强制和阻碍,而是恰当的引导和理念的交流。孩子听你的,是因为你传递了正向,她认为可以接受并认为是好的价值,而不单纯是“我是你妈(爸爸)就必须遵守”孩子终究会因为自己的冲动和幼稚,付出代价,但在长大后很大概率会将怨气转移到父母身上,哪怕孩子是懂事,没有怪责家庭,身为人母,人父也会一辈子自责。

女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称店里当时根本没有人问过自己的年龄,这也可见了某些服务行业对自身专业素养的缺失。我们国家的法律,是对个人的选择和需求是尊重和保护态度的。国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处分自己的身体和装束,包括纹身与否。当然抛开那些严重身体损害,一直导致死亡的情况除外。但这件事似乎要针对规定更为细致化,才能避免部分人忽视代价的严重性和钻漏洞的落网之鱼的想法,不然好奇的一时兴起,阻碍或干脆毁掉一个花季孩子的人生和发展前景。

你对纹身这件不仅会对年轻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造成社会公众的负面评价。甚至会导致孩子的成长路上走向不同的圈子,从而让社会损失一个人才,也让才家庭失去一个乖巧子女。

试想一个未成年的女孩或者是男孩,此刻由于冲动好奇而做纹身,未来的参军,就业,升学,都会带来无法预料不可知的影响。通俗的来讲,未来的发展前途工作,就变得有局限性。很多地方你想去都去不了了,很多事情你想做也做不了了,造成一生的遗憾。

有很多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就是不让人省心,以前的孩子,以前的我们,怎么就没那么多事!在这里要提醒广大的父母,千万不要用自己或前辈为参照物来对比孩子,时代不同了,竞争,压力,诱惑以及生存氛围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初同龄人可接触到的事和人,和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可比性。给予孩子一点理解,父母自身也要不断提升,才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教育。而身为这一代的孩子,自身也应该懂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时候看似的压力和痛苦何尝不是一种历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1
亲亲~教育青春期叛逆期的女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适当满足女孩的愿望。女孩的独立愿望是可以在融洽的气氛当中由家长来帮助实现的。家长不要只看到女孩稚嫩的、不成熟的一面,还要看到她独立的、成长的一面。适当地满足女孩独立的愿望,会提高女孩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帮助女孩快速地成长。平等对待,尊重孩子,用亲情包容、温暖!青春叛逆期的女孩子特别渴望自由、渴望得到认可!对异性开始关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12岁开始,大多数女孩初次月经来潮,进入青春期,她们对身边的好多事充满了好奇,希望得到世界的认可,并开始对男孩子注意,这个时候家长千万别大惊小怪,顺其自然就好,必要时给予关爱,指引。让孩子感受到有父母浓浓的爱,可以抵抗一切艰难困苦!一定要平和,亲切的带领自己的孩子进入她的新世界,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一定不能粗暴、命令式的告诫,把她逼到自己的对立面。
1、和孩子交流: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发展都是高速的,这个时候她们对于这个世界会有很多的想法,女孩子们的内心会比较的柔软。爸妈要积极找女孩子们交流生活上的事情,还要积极和孩子的老师进行交流,要多关注孩子的想法。
2、不要大声骂孩子;女孩子的心其实是比较敏感的,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时,她们想表现得像一个大人一样,也不想让大人管教她们。女孩子会和大人们吵架,但是大人们正确的引导方法是应该心平气和的跟她们谈话,而不要大声斥责她们。
3、适当满足她们:青春期叛逆期的女孩子们会开始注意自己外观,她们当中有人会学大人化妆。有些女孩子会向大人要求买一些漂亮的衣服或者化妆品。大人们可以在这个时候适当满足一下女孩子们的要求,但是不要过分宠溺,要让女孩子们知道有追求是可以的,但不能超过实际需求。
4、换位思考:父母正确引导女孩子在叛逆期时要做到换位思考。当女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父母要站在女孩子的角度上考虑一下原因。多想一想为什么孩子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做是不是有自己的原因,对自己的孩子是否过于严格管教。
还有相关教育问题,欢迎继续向梦琪老师进行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