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库门的特点

如题所述

上海石库门的特点

石库门房子是属于“联排房屋”的一种房屋样式,且门框是用条石堆砌而成的,一间一间石库门房子相连,就形成了“弄堂”形式的屋子。这种石库门房子其实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时期就出现了这种房屋形式。那个时候,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使得列强纷纷涌入,上海变成了租界。既然是租界,那么这里住的肯定是一些外国人。到了后期战乱的时候,有钱有权的国人也躲入了租界当中。

当时还有好些贫苦百姓,他们纷纷前来上海寻求庇护以及谋生。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搭建一些简陋的棚子居住,到了后来,大概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租界下令拆除这些棚子。可是拆了棚子不能让人家没有地方住啊,于是他们就选了一些偏僻的地方,修建住房给这些贫苦百姓居住。他们自然是没有那么多好心去修建漂亮的、空间宽敞的大房子,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在同样的面积下容纳更多的人。所以,石库门房子就这样诞生了。

有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石库门房子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狭小、狭窄且采光差。楼上楼下由一条窄窄的、看起来很危险的小路相连。虽然楼上有一个晒台,但是站在这个晒台上,居然可以看得到对面的人家室内的情况,可见这些房子之间的间距是有多么的狭小。石库门房子一间连着一间,一排连着一排,组成了一个个的弄堂。

等到晚上,将通向大街的大门一关,就变成了一个类似于院子一样的东西。大人们可以在这里坐着谈天说地,小孩子就可以在这边玩耍打闹,这也许就是在痛苦之中寻求安乐的中国人的本色吧。如今,居住在这种石库门房子中的人还是蛮多的,而且因为城市建设的原因,这些房子一般都在繁华区了,交通也是相当的便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