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入伍什么待遇

如题所述

在优待方面,“二次入伍”与第一次入伍一样,享受同等待遇。
大学生二次入伍的政策
大学生二次入伍的政策是:高学历人征兵可以放宽年龄条件。比如本科硕士等学历都可以适当的放宽年龄限制。
大学生二次入伍的条件
1、年龄条件
关于二次入伍,年龄限制上,并没有明确放宽。
放宽征兵年龄限制,主要是针对应征对象在学历层面上放宽年龄。二次入伍也要符合征兵年龄,本科生毕业不超过24岁,大专生毕业不超过23岁,其他不超过22岁。假如高中学历,18岁第一次服役,20岁退役。则21岁时依然可以二次入伍。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入伍,大三入伍时20岁,退役时22岁,其后完成学业23岁,则23岁可以再次应征入伍服兵役。女兵征集对象的年龄为不超过22周岁,无论是大学在读还是大学毕业生。
2、身体条件
征兵的身体条件依然和第一次入伍时一样,标准不能降低。
在体格检查方面,严格遵照统一的标准;唯独占有优势的,面试时,会得到“加分”。
如果第一次入伍时因为训练伤致残,则不能二次入伍。但可以在民政部门依照相关抚恤政策,享受相应待遇。
3、政治条件
第一次服役期间未受记大过(不含)以上纪律处分。只有优秀的青年才能二次入伍,军队必须保证队伍的纯洁。
退役后遵纪守法。只有遵纪守法的好青年才能入伍,二次入伍也不例外。
符合再次入伍的其他条件。比如没有参加不良组织、父母或直系亲属无刑事犯罪记录等等,都是二次入伍必须要考核的条件。
大学毕业生还是其他青年,二次入伍还是要从义务兵做起的,并不会将之前服役的时间算进去,也不可能进去就直接让当军官的,直招军官除外。
如果想在部队长期发展,无论是考军校、提干,还是选取军官等,都要从头干起!
大学生当兵流程
1、网上报名预征:有应征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夏秋季征兵开始之前登录“大学生应征入伍网上报名平台”进行报名,填写、打印《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以下分别简称《登记表》、《申请表》),交所在高校征兵工作管理部门。
2、初审、初检:毕业生离校前,在高校参加身体初检、政治初审,符合条件者确定为预征对象,高校协助兵役机关将《登记表》和《申请表》审核盖章发给毕业生本人,并完成网上信息确认。初审、初检工作最晚在7月15日前完成。
3、实地应征:高校应届毕业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应征入伍,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入伍。
4、组织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征集的,结合初审、初检工作同步进行体格检查和政治审查,在毕业生离校前完成预定兵,9月初学校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为其办理批准入伍手续。政治审查以本人现实表现为主,由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部门负责,学校分管部门具体承办,原则上不再对其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的现实表现情况进行调查。
5、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应征入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7月30日前将户籍迁回入学前户籍地,持《登记表》和《申请表》到当地县级兵役机关参加实地应征,经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合格的,9月初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办理批准入伍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九条 全国的兵役工作,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由国防部负责。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兼各该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在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的兵役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的规定完成兵役工作任务。兵役工作业务,在设有人民武装部的单位,由人民武装部办理;不设人民武装部的单位,确定一个部门办理。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有负责兵役工作的机构。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兵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应当将兵役工作情况作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评比和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五十一条 现役军官和军士的子女教育,家属的随军、就业创业以及工作调动,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符合条件的军人家属,其住房、医疗、养老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第五十二条 预备役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训练、担负战备勤务、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致残、牺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