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

急急急急

写作背景:
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
补充: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作者出身仕宦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27
读《湖心亭看雪》,许多人陶醉于其淡雅的文字、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独特的情趣。然而张岱为什么要选择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去看湖心亭?《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这样的情境“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且认为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是“对故国往事的怀恋”。这是误读,并没有真正读懂这篇文章。
  以张岱逗留西湖的时日,湖心亭原本不必非得大雪三日时方能看得,如果从题目入手,把文章简单的理解为张岱是去看西湖美妙的雪景,那就错了。其实,张岱看雪是虚,看西湖才是实。所以要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必须了解张岱对西湖独特的感情。在《西湖梦寻》的《自序》中,他说“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可见张岱对西湖的痴爱。张岱曾在《明圣二湖》将西湖和鉴湖、湘湖做了比较。他说,湘湖就像待字未嫁的处子,腼腆羞涩。鉴湖则是名门闺秀,虽然令人钦敬,却不可以狎弄亲近。西湖呢?“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亵之矣。人人得而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清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
  张岱竟将自己心爱的西湖比作“曲中名妓”,乍一看很是唐突!但接着往下读,作者的微言大旨就渐渐明晰起来了。张岱指出,人们逛西湖,无非是当成狎妓那样,热闹一番,喧哄一阵,亲热一刻,如此而已!这自然不是贬低西湖的身价,而是借评说游湖揶揄调侃,讽世刺俗。对于这种貌似看景,实际上什么也不看的游客的批判,在《西湖七月半》中表现的更为直接。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名句在展示西湖春夏的美丽之余,也印证了张岱的话。
  张岱以为,秋冬、月夕、雨雪的西湖也有她的美丽,雪赏古梅并不逊色于烟堤高柳,夜月空明并不逊色于朝花绰约,雨色空蒙并不逊色于晴光潋滟。而此时的西湖倍受冷落,主要是游者没有深情领略,没有真正关爱西湖。张岱说“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所谓董遇三余,就是“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只有如此,才是真正懂得西湖之性情,才能贴切体会西湖之风味。
  至此,不难理解张岱为什么偏要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冬日更定时分去湖心亭,因为这才完全符合三余的真意趣——雨雪固一体,今天仍然叫降水。
  于是张岱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随即文章出现了一幅美妙的西湖雪景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但是这幅画并不是张岱眼中看到的画面,其实是他心中的冬天西湖画面,或许他在没有去西湖之前,心中早就有这幅画面了。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上了湖心亭,却发现,这里竟然有人铺毡对坐,烧炉煮酒。这一刻,他苦心经营的氛围,统统被打破;这一幕,也深深刺痛他的心。其实张岱并不想和别人一起分享西湖。如果他要和别人一起来看雪,他就不会独往湖心亭了。如果认为张岱在这里遇到知音,那就更错了。虽然他们来的比张岱还早,铺毡对坐,烧炉煮酒,似乎比张岱更有情调,好像比张岱更懂得欣赏西湖。其实不然,这正如张岱在《西湖七月半》里面所讽刺的一种“看月者”,“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在张岱看来,这两个人也是如此,“看雪而人不见其看雪之态,亦不作意看雪者”,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异,并不是真正在欣赏西湖。所以当亭上人大喜,引他为知己,粗鲁地拉他喝酒的时候,张岱是强饮三大白,勉强应付而已,随即离开。下面我们也就无法知道张岱玩了哪里,文章也到这里戛然而止。然而张岱的失落和痛苦并没有因此而中止,他再一次感受到西湖被亵渎了。
  舟子喃喃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在舟子看来,张岱和亭上饮者都是痴者。然而张岱对于西湖的这种痴,俗若舟子,又怎能体会的呢!或许张岱自己也没有想到湖心亭看雪竟然是如此结束。
第3个回答  2019-09-24

一分钟了解《湖心亭看雪》背景故事

第4个回答  2008-11-22
背景资料全搜索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园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
张岱的小品散文题材较广,风景名胜,世情风俗,戏曲技艺,直至古董玩具等等,无所不记。这些作品不但记录了他实际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明末的某些生活侧面,内容比较充实。《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