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大致上就是自宋钦宗到高宗即位之前的时间段内
回答好的加三十分。

李清照(1084-1156),山东济南人,生活在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战乱频繁的南宋初年。她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刘大杰称她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①她自号“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词》。清照以女性独特的情感体验与高超的艺术手法写作了大量婉约词,成为宋代婉约词之大家。同时,家国的不幸又促使她写下了一些饱含爱国豪情的诗词,从而使其词在婉约清新之外,兼含豪放之风,形成独特的“易安体”。正因她以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入词,将其坎坷多变的人生与一生的心路历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她的词也就因此而富于真实感,受到世人的喜爱与极高赞誉。

纵观李清照一生的人生轨迹,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一出两幕的悲喜剧联系起来。这出悲喜剧,可谓先喜而后悲:第一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聪颖的少女,和一个与丈夫两情相悦却又满怀离愁别绪的少妇;第二幕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回到战火纷飞的“靖康之变”,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举家南渡并先后遭受故土沦丧,丈夫病亡之苦,长期飘零,惨遭陷害,孤独老去的女词人。戏如人生,作为这一出悲喜剧主演的李清照,她词作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因此而具有了迥然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靖康之变”,词人南渡前后为界,将其词作分为前后两期。

下面,本人就结合李清照在前后期不同的人生境遇下创作的作品,浅谈李清照前后期词的情感特点:

一、 前期情感特点: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和离愁别谐的少妇情怀。

1、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官仕家庭,父亲李格非曾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提点刑狱,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是一个出身于官宦人家的知书达理的娴淑女子,亦善文。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环境,为清照的成才提供了外部条件,而聪颖的资质与极高的文学禀赋则作为内因,促进了女词人深厚文学修养的形式。多才多艺的李清照不仅能书善画,通晓音乐,更在诗词创作上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王灼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②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可以说是最值得她回忆的。当时,贵为天子的宋徽宗、宋钦宗均好琴棋书画,带动了整个社会重视文化的风气的形成。另外,程朱理学尚未成型,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被同化,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相对较少,这些构成了清照思想及个性形成的大环境。而优裕的家境、良好的教育则作为小环境,令词人在无忧无虑中度过了少女时代,并造就了她率真爽性、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心灵。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性格活泼开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常流连于湖光山色美景之中。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眼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秋游之景。波光荡漾的湖面上,荷花已香消玉殒,但在这“红稀香少”的暮秋时节,词人却并不伤感,并不像许多文人墨客一样悲秋,而是发出“说不尽,无穷好”的内心赞叹。移情手法的运用,更将其愉悦轻松,陶醉山水的心情真切、直白、率真地表达出来了。

优裕的家庭环境,为李清照亲近山水,托怀于自然创造了条件。她并不像大多数大家闺秀一样藏于深闺绣楼之内,成为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宽松开明的家庭气氛,使得清照不仅能走出深闺大院,寄情于山水,更能令其无拘无束,自由成长。因此,清照的身上不只散发出山与水的灵气,更充满了可爱调皮,活泼爽朗的青春朝气。她是如此热爱大自然,一旦融入其中,她的每个细胞都顿时活跃起来,不但如男子一样饮酒,晚归,更是“野性十足”,而且“野”得有点忘乎所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溪亭在落日余晖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精致,溪面上藕花绽放,鸥鹭惊飞!清溪亭边的日暮之景是如此之美,以致于让我们的少女词人深深陶醉其中,连回家的路也找寻不到,好一个游兴浓浓的“野”丫头!

李清照在少女时代的“野”,当然不能理解为“狂野”、“粗野”,而是自我心灵的自由舒张,是其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尽情宣泄,更是对封建传统思想观念的否定。她敢于以实际行动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对造就大批缺乏个性意识的淑女的封建“闺范”枷锁说“不” !因为女词人的内心情怀细腻而善感,所以,她的情思的抒发常常与对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透视交融在一起,如以上所例举的两首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窦初开的少女李清照开始对爱情有了朦胧的意识和渴望,她的内心情感的表达也越来越大胆、坦率了。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

比较这两首词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少女词人对待爱情的心态的变化。从“和羞走”,到怕人猜出眼波中暗藏的情愫与秘密;从倚门回首、假嗅青梅的举止,到月光花影下玉人双双诉衷情的大胆言行……这些都成了清照的心之告白。她冲破封建思想禁区,勇敢而热烈地表白追求幸福的内心,毫不忌讳,毫不压抑自己的情思。此时的女词人俨然成为了一个最出色的音乐指挥家,指挥着她的“少女情词乐队”,奏出了一曲自我情怀的交响。这交响乐,由“羞涩腼腆”、“坦言直陈”、“大胆追求”等多个乐章组成,曲调鲜明欢快,热烈奔放。

2、离愁别绪的少妇情怀

或许是李清照对幸福爱情大胆追求的诚意感动了上天,或许是她的“少女情怀交响乐”实在动听,十八岁时,上天赐给了她一个能听懂这爱情交响乐的夫婿——赵明诚。明诚是官至宰相之位的赵挺之幼子,身为太学生的他,聪明上进,好金石之学,文学素养亦高。清照与明诚结缘后,常与夫婿诗词唱和,共赏金石,过着美满和谐、闲适安逸的日子:“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业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金石录后序》)

虽然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已离女词人她远去,但与丈夫的相知相爱令此时的她何等幸福,心情又是何等愉快!我们在她身上似乎又看到了少女时代天真烂漫的印迹:“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夫妻伉俪情深,真可谓“金石姻缘”。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诚的出外游学、为官,使夫妻两人在齐唱一首《天仙配》的同时,却又无奈共谱相思曲。才情四溢的女词人开始在自己的词作中融入相思和感伤,怀着一腔深情写下了流芳千古的闺情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红藕香残”的秋天,词人独自上小舟游玩,望见云间翱翔的大雁而想及锦书未至,触景生情,时时刻刻盼望丈夫归来。在此我们可见一个少妇在真挚地表白内心,思之切,愁之苦,情之痴,的确到了“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点绛唇》)的程度了。

又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丈夫离开的日子,李清照的天空变得“薄雾浓云”,一片灰暗。重阳佳节,夫妻天各一方,不能相聚团圆,于是借酒浇离别之愁,仍感到魂不守舍,害得“人比黄花瘦”。

自明诚别后,这种刻骨铭心而又委婉动人的相思无时无刻不萦绕于痴情的李清照心头,使她变得多愁善感,缠绵多情。在她的闺情词中,对女性的内心情感、心理作了畅快淋漓的抒写。作为女性,清照更能领悟爱情的真谛,也更能敏锐地感知自然界的变化。她的那些吐露心声的词章,当然也就与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山光水色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清代学者方东树曾说:“善诗者就景中写意。”③王国维也说:“一切景语皆情话。”④清照的词正是达到了“画外音”“词外有词”“妙在不言中”的艺术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两首词中感受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浣溪沙》)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这两首词抒写的感情都很细腻,都是通过优雅含蓄的笔触去描绘春景,从而渗出惜春伤春的心态。《浣溪沙》中,妇女们斗草取乐,笑语喧喧,与词人黄昏时分独自面对空寂湿漉的秋千架寂寞愁思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梦令》叙述雨疏风骤过后的早晨,词人问丫环海棠花怎样了,答曰“依旧”。从词人问得心切而侍女答得冷淡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知清照那难以言表的淡淡哀愁。

在我国古代诗词艺术宝库中,写闺情之作可谓不少,男性所写的闺情之作占据了的大部分。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以及温庭筠脍炙人口的小令《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些闺情之作,是以男性的视角来写女性的情感世界,比之女子真实的微妙的内心世界,始终“隔着一层”。而李清照的词则不然。胡云翼曾说道:“清照的词是最能表现女性的优美情调的,以前一切男性所代写的闺词,所代写的妇人语,放在清照面前,都要黯然失色。”⑤郑振铎评价李清照说:“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⑥清照的词之所以受到历代人们的高度赞誉,其原因就在于作为女性的李清照,是以自由的心灵和毫无功利性的女性意识来创作的,毫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气,可以说是女性情感世界的完全展示。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前期词是其前半生幸福生活的写照。词人的少女时代无忧无虑,她在词中表达的是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婚后生活美满,但又饱受相思之苦,她便将自己的幸福感与满腹离愁别绪融入词中。因此,其前期词的总体风格可谓清新可喜,婉约含蓄。

二、 后期情感特点:惆怅哀愁的念旧之情和思恋故国的爱国之情。

1、 惆怅哀愁的念旧之情

清照生于动荡的时代,历史给她烙上了不幸的印记。靖康之年(1127),金人围攻北宋都城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因母死于金陵,赵明诚载书十五车南下奔丧。高宗即位后,明诚起知建康府。“青州兵变”,使明诚家十余屋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开始了她苦难的逃亡生涯。建炎三年,明诚在移知湖州任上病亡,女词人完全陷入了国破家亡的境地。加之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逃亡过程中丧失殆尽,并遭受通敌的诬陷,李清照的后半生可以说是在颠沛流离,孤苦无依中度过。为此,她怀着无比愁苦凄凉的心情写下了一篇篇催人泪下的念旧词作。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面对风狂花尽,一片凄清的景象,女词人连梳头整装都没有心情了。“物是人非”中到底包含她多少辛酸的往事,多少痛苦的遭遇,使她变得如此脆弱,“欲语泪先流”。赏春、游春本是她最爱的活动,但原想泛舟的想法却无法付诸实施,因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国家不幸诗家幸”,时代的巨变在带给李清照不幸的同时,也使其在历尽人世沧桑后,有了更加深刻的人生体验。她的愁,早已非前半生的闺愁、情愁,而是上升到了家国之愁的高度。她的哀愁太大,太深,当然要胜过李后主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愁,更超乎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的愁。

丈夫的去世,是李清照一生中最沉重的打击。往日的温馨甜蜜,夫妻唱和的情景换作而今孑然一人,孤苦无依的惨境。词人常常缅怀已故的丈夫,写下了饱含血泪的悼亡之作: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

一向爱梅的女词人,此时折梅却无人共赏,无人堪寄,陷入无可排释的绵绵长恨之中。孀居的凄凉,飘零的孤寂,尽在沉郁婉转的词境中。

我们可以从清照对已故的亲人爱人难以克制的绵绵思念中,感受其所经历的国破、家亡、夫死之痛。可以说,国家蒙难,民族受辱,生灵涂炭,以及她自己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使其在思想上受到更加深刻的影响,所作词章也更为深沉感人。如《临江仙》一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春回大地时,词人想起了一起“感风吟月”的丈夫,可如今孤身一人,与丈夫阴阳相隔,连最爱的“试灯”、“踏雪”都感到“无意思”、“没心情”,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消沉悲观。那种无尽的缅怀之情溢于言表。

中年丧夫,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是何等悲痛的事情!如果我们将其放在那个女性受到严重歧视的封建社会来看,清照的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飘零之苦,则更加令人垂泪不已。直至晚年,饱经风霜的李清照仍终日愁苦不堪,度日如年,在孤独寂寞中聊度余生,发出如泣如诉的千古绝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读罢此词,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老妇人,中心无定,以致“寻寻觅觅”,却发现身边“冷冷清清”,于是倍感“凄凄惨惨戚戚”,只好怀着凄苦的心情,恍恍然怅望着窗外残秋的景象。雁过菊残,梧桐滴雨之景则更触及她的身世之悲,家国之愁,使她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号。

亲身经历的颠沛流离的离乱生活,加上亲眼所见的哀鸿遍野的惨酷现实,使李清照在表达内心的极大悲苦之外,也将自己多舛的命运与对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联系起来,从而使其后期词作既含惆怅哀愁的念旧之情,也融进了词人的一腔爱国的豪情。

2、 思恋故国的爱国之情

作为身处乱世的知识分子李清照,她不是只停留在个人不幸的哀怨中,而是上升到时代政治的高度,去关心国家命运,去为国事操心,为祖国的存亡担忧,写了不少爱国作品。如《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仿佛出自一个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之口,爱国之情喷薄而出,从而激起人们为正义而斗争的豪情。

清照直抒胸臆,毫不隐晦,畅快淋漓地表白自己忠于祖国的一片热忱。她还积极参与爱国文学活动,与当朝官员探讨国事,如在《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中,以极其尖锐的语言质问统治者:“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 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诗中,直呼:“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多么豪爽、刚烈、无畏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民族英雄将领在激发战士们的斗志,欲与敌军决一死战的场面,真不愧“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⑦的高度赞誉。

但是,南宋朝庭腐败无能,苟安一隅,无意北伐。这残酷的现实使得词人空有爱国的热情,却报国无门。为此,只好作“学诗谩有惊人句”的呐喊。这呐喊声中,既有对当朝统治者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空有才学的无奈。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充满了战乱、杀戳、欺诈、孤独的现实社会,令女词人的才华、理想、抱负都得不到实现,倍感无奈的词人只能在梦中与天帝对话,请求天帝把她带到那没有离乱、悲伤、孤凄痛苦的仙境中去。词作慷慨豪放,气魄宏伟,被黄了翁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⑧

豪迈是李清照爱国诗词的主要风格,具有倜傥的丈夫气。而词人又绝不限于此,她以娴熟的技法,高超的构思,娓娓叙述了她那忧郁的故国之思,词风也显得温婉曲折: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垂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

“中州盛日”时的元宵节,词人穿着华丽,与酒朋诗侣相伴,来到繁华的街上游玩,而如今,经历国家和个人的巨劫之后的词人已是年老憔悴,两鬓斑白。又是一个晴朗的元宵,但半生飘零的女词人在这绝佳的赏灯时节却“谢他酒朋诗侣”。今昔对比,满腹的辛酸,一腔的凄怨,使她变得敏感多疑,封闭自怜,害怕出去见人,心理遭受了非同寻常的折磨。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

这首词,以赏梅寄托了自已的身之忧和国之忧,感慨深沉。可见国事已成为女词人整日念叨的话题了。国家的变化触发着词人无限的关切,以至于达到“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蝶恋花》)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的境地了。

前述,南渡后的李清照,其后半生是一幕让人不忍卒观的悲剧。悲剧的源头就是那动荡不安的社会。是不平的社会害得她丈夫仕途多磨,最终中年在战乱中病死,是祖国的灭亡使她屡遭奸人陷害,四处避难逃亡。刘大杰先生说:“她(李清照)生逢国变,家破人亡,在她的笔下,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不多,但是大夫的死,她的流浪贫困……是那个乱离时代和封建势力直接给她的迫害。她是一个历史的受难者,她的生活情感,和当时无数流亡者生活情感基本上是相通的……她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⑨因此,李清照在其后期词作中融入了家国之思及爱国之情,使得后期词作兼含沉郁含蓄及慷慨豪放之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2
辛弃疾,李清照都可以算得上那期间的文学家,他们是跨过南北宋的词人。但他们的主要成就主要在南宋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22
苏轼,欧阳修,辛弃疾
第3个回答  2008-11-22
岳飞,《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