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的故事

如题所述

1、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赵一曼被派遣到东灶烂北地区,领导当地的革命斗争。1934年,她担任了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以及铁道北区委书记的职务,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
2、1935年,赵一曼担任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的政治委员。同年11月,在一场与日伪军的作战中,她不幸腿部受伤被俘。为了从赵一曼那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日军找来一名军医对她进行了简单的治疗,随后连夜对她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3、面对凶恶的日军,赵一曼毫不畏惧,她忍着伤痛,严厉地谴责了日军自侵略中国以来所犯下的种种罪行。日军见她不屈服,便用马鞭猛戳她的腿部伤口。
4、尽管身受重伤,赵一曼展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意志和对抗日事业的坚定决心。在几次痛昏过去之后,她仍然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她没有透露任何有关抗联的情况。
5、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实施了包括老虎凳、灌辣椒水在内的种种严酷审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迫使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使用了多达几十种的酷刑,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实情。
6、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本宪兵押回她曾经战斗过的珠河县,在那里被处死示众。在临刑之前,她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句口号,英勇牺牲时,她年仅31岁。
7、赵一曼(1905年10月27日-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被人称为李姐。她是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赵一曼是中共党员,也是一位抗日民族英雄。她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并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1935年,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的政治委员,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赵一曼留下了诗篇《滨江述怀》,她的故乡宜宾设有“赵一曼纪念馆”,而关于她的电影有《赵一曼》和《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