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对财务部门安全管理方面有规定吗?

如题所述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国有资产和财务网络安全,制定本制度。
1 内部牵制制度
1.1 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
1) 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2) 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3) 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4) 保管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资产的职务要分离。
5) 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帐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
1.2 组织分工及实施
1) 审批财务开支人员不能同时担任出纳员。
2)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帐簿的登记工作,不得兼管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3) 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
4) 出纳人员不得保管签发支票所使用的全部印鉴。
5) 会计主管人员应随时抽查盘点现金,随时核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帐)。
6) 材料、物品的采购与验收、保管人员适度分离。
7) 材料、物品的记帐员不得兼任储藏保管职务。
8) 材料、物品的盘点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牵头,资产会计、实物保管员及其他人员共同进行。
2 回避制度
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近亲属不得在同一会计机构从事会计工作。
需要回避的近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系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系以及配偶亲属关系。
3 现金、银行票据安全管理制度
3.1 用于零星支付的现金、银行票据必须放入保险柜中,保险柜只能由出纳人员使用。
3.2 保险柜密码只能由出纳人员掌握,并要严格保密,保险柜钥匙要随身携带,不准将钥匙放在办公室内。
3.3 出纳人员打开保险柜时要请其他无关的人员适当远离保险柜,以防保险柜密码泄漏。
3.4 放有保险柜的房间必须安装防盗门和防盗窗,并在保险柜的放置处安装报警器。报警器要接通本单位的值班室,上班时间要将报警器关闭,下班时间打开。
3.5 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收到大量现金时必须在下班前存入银行,因特殊原因确需滞留超额现金的,要经有关领导批准,加派看护力量。
3.6 取送巨额现金,必须使用专车、专用安全取送款箱,加派财务部人员和安全保卫部门人员共同负责安全,特殊情况联系银行协助。
3.7 空白银行票据现用现盖章,严禁将盖好图章的票据存放过夜,空白票据只能由出纳人员购买、填写、保存,领取票据必须在票据登记簿上登记并有经手人在票据上签字。
3.8 员工个人的现金、存折、有价证券、金银首饰不得存放在保险柜或办公室内。
3.9 每天下班之前要认真检查办公室的门窗、抽屉是否锁好,出纳人员要检查保险柜是否锁好,遇到“五一”、“国庆”、“春节”等长假期要在保险柜、门窗上贴好封条。
4 发票、收据、印鉴安全管理制度
4.1 财务发票安全管理制度
1) 财务发票、收据由专人购买、填写,购买时在发票领购登记簿上作好记录,注明购买的数量及发票号码。
2) 开具的发票、收据要有领用登记表,注明开票日期、发票号码、金额、项目,领用时要有领用人签字。
3) 使用完的发票、收据存根要由发票管理人员妥善保管,作好记录,任何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翻阅。
4.2 印鉴安全管理制度
1) 银行印鉴分人保管、使用。
2) 银行印鉴应放置在铁皮柜中,不得随便放入办公室抽屉中,铁皮柜钥匙应随身携带。
3) 使用银行印鉴时要由保管人员亲自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便使用印鉴。
5 会计档案存放安全管理制度
5.1 收到的原始凭证要及时入帐,入帐后要及时贴入记帐凭证后,不得随意丢放原始凭证以及记帐凭证。
5.2 下班后会计人员要把收到的原始凭证、打印的记帐凭证等重要会计资料放入抽屉中锁好,不得随意摆放在桌面上。
5.3 每月的记帐凭证在结帐后应及时装订,年度结束后的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合同、文件等重要的会计档案应及时归档,由档案管理员统一管理,非财务人员不得随意翻阅,会计人员查阅后要及时放归原处。
5.4 存放在财务部的会计档案要放置在铁皮柜中,由档案管理员保管钥匙,下班后将铁皮柜锁好,钥匙要随身携带。
6 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制度
6.1 会计电算化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1)用于操作的会计软件必须安装在计算机硬盘上,一般情况下不得重新安装。
2) 程序修正和会计软件参数的调整一般由软件开发公司来实施,会计数据的更正与恢复一般由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其他操作人员一律不得进行维护操作,维护人员实施数据更正与恢复必须作好详细记录。
3)会计数据的修正与恢复操作必须由系统维护人员或软件开发公司专业维护人员负责,其他操作人员不得进行维护操作。
4)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实施数据恢复操作,只有当硬盘数据已被破坏,并无法修正或更换硬件设备时,才能实施数据恢复操作。
5)由于凭证填制或录入错误而导致会计帐簿数据的错误,只能通过凭证更正方法进行数据的修正,不得通过维护操作给予修正。
6)应根据软件提供的功能和工作需要设置操作人员操作权限和密码,操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操作密码严格保密,不得泄漏。
6.2 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1) 每个操作人员均要设有自己的专人密码,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日常输入的原始数据及时复制备份,数据要备份两份,并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2) 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升版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时,要履行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版本更新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由有关人员进行审查。
3) 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防止数据丢失。
4) 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应每日打印,明细帐按季打印,年末,应将总帐和全部帐簿打印输出。
6.3 电算化会计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6.3.1 磁盘会计档案的管理 工作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清理硬盘,以及磁盘会计档案的安全和正确等,由系统管理员专职负责。
6.3.2 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必须软盘备份,每月备份不得少于一次,每天操作的数据当天备份,不得直接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以及档案备份软盘的会计数据进行任何非法操作,如果对磁盘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必须使用备份软盘的副本,不得删改硬盘和备份软盘的数据。恢复系统数据必须使用最新的正式备份。
6.3.3 会计数据备份软盘必须妥善保管。备份软盘上应写保护,装在保护封套和包装套中,分别存放在档案室和财务人员办公室,存入地点应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或用封条签封、由专人保管。硬盘和正式备份盘不得随便乱放和外借。
6.3.4 为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备份复制软盘要定期进行重新复制,以防止数据自动丢失。
6.3.5 应每隔三年清理一次硬盘,删除硬盘上以前年度的会计数据,以利于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运行速度,没有做过备份的硬盘数据,不得清理删除。
7 计算机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7.1 计算机和打印机应每周全面检查一次,并定期进行清洗。
7.2 财务专用计算机实行专机、专盘、专用,避免感染病毒后带来严重危害。
7.3 定期检测计算机病毒,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文件。严禁在微机内安装、运行游戏盘。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7.4 绝不允许使用软盘启动系统引导硬盘。确实需用软盘启动时必须用原始系统盘或检查过无病毒的系统盘方可使用。
7.5 要配置不间断电源,避免因突然断电造成的数据丢失。
7.6 严格保守开机密码,禁止非财务人员操作装有财务软件的计算机。
7.7 不准对外服务,不准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不准无关人员上机操作。
7.8 计算机的启用必须遵照以下顺序:总闸开关、UPS电源、打印机、主机、显示器;关闭时顺序相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