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博物馆读后感

上海儿童博物馆读后感

  游上海邮电博物馆
  游上海邮电博物馆
  今天下午逛街时,顺便去了四川路桥堍的上海邮电博物馆。
  之所以说“顺便”,因为原以为这类专业博物馆没有多少内容。谁知,这个博物馆竟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
  邮电博物馆在邮政大楼内。这是一个建于1924年的重要历史建筑,1996年11月20日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一级不可移动物文物保护单位”。邮政大楼周边,苏州河两岸,也是我孩提时期经常玩耍的地方,当年常来邮政大楼,是因为有一段时期,上海集邮总公司就在大楼的二层。
  我们从四川北路天潼路转角处的门进入大楼。进门左侧是一个不宽的旋转楼梯,顺楼梯盘旋向上,无论墙、顶、台阶还是台阶上的防滑铜条,都引发一种三十年代的幽思。一进二楼大厅,那1000多平方米的营业大厅就很让人震慑:两侧长长的营业柜台前,全部是镂空的金属栅栏,如同八十多年前一般。营业大厅东北侧有一个门,进入就是邮电博物馆了。
  邮电博物馆的主展厅一共五个展区。奇怪的是,它并不从邮政发展史开始展示。首先展示的是上海邮政系统的出名人物,首当其冲的是曾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朱学范,还有鲁迅研究专家唐弢等。我从第一、第二展厅所感受到的,是三十年代直至解放前后的邮电行业管理、运作和职工的生活。据说,解放前,邮电行业被称为仅次于银行业的“银饭碗”,待遇不错,且入门要考试,因此,人员素质高,也因此,邮电职工的文体生活也很丰富。第三厅才是“邮电史”,从殷商的击鼓开始,到后来的邮驿,到大清邮政一直到解放后的中华邮政……不过,素材并不太多。第四厅是现代邮政,让人大开眼界,包括现代化的分拣系统和规模宏大的邮件处理中心的模型,现代化的信箱、现代化的邮递手段等等,都让人感慨与鼓舞。最后一厅是邮票展示厅,展示了中外各时期的大量邮票。与一般邮展不同的是,它不是专题展,而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的邮票史展,因此,不但完整,而且额有详尽的说明。可惜,或许因为参观者太少(确切地说,整个博物馆,除了保安人员,只有我们两个参观者),展厅没开空调,有些闷热,只好匆匆看一遍。
  走出展厅,细细观察邮政大楼:整体建筑呈“回”字型,主建筑三至四层,南面临苏州河(沿北苏州路)一长排,北沿天潼路一长排,两排平行的建筑,均有一百多米长。东依四川路,从天潼路到四川北路,把南、北两排建筑连起,西侧也如此。形成了一个略扁的“回字”,中间的一个大天井,二楼以上,内部用外走廊贯通。现在,天井上盖上了透明的大棚,既保证了光照,又无淋雨之忧。二楼的东南角是营业厅,北侧是展厅,西侧有一个观光电梯。
  乘观光电梯上五层,我们来到了屋顶花园。这个屋顶花园,足有3000多平方米,绝不比当年时装公司顶楼的屋顶花园小。屋顶花园里,有小巧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桥是汉白玉的。有各种花草树木和几片草坪,一条长廊,以及防腐木铺成的地坪。更为叫绝的是:现时,整个花园内只有我们两位游客和一个穿制服的警卫!扶着花园南侧不锈钢栏杆,我们时而俯瞰苏州河两岸景色与人流,时而远眺黄浦江和浦江两岸错综的高楼。我告诉妻子,右侧的湖滨大楼,是我儿时藏猫猫的地方;斜对面的高楼,原来叫曙光电影院,当年我们经常来看五分钱的儿童电影;楼下苏州河边,我曾经来看电影《战上海》的拍摄:解放军在四川路桥的南侧,而国民党的士兵,就是从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向桥上开枪…… 过足了怀旧的瘾,才想着去看那著名的钟楼。钟楼在四川北路和北苏州路的转角处,是个巴洛克式的建筑,在从屋顶花园向上还有三层,上面有欧式雕塑。这些雕塑,具体的意义我并不清楚,反正都与邮政事业有关,刚才在展厅里看到过不少当年外国男女在塔楼和雕塑前的合影。不过,据说原来的雕塑已经毁于文革,现在的是复制品。
  再乘观光电梯到底层。天井里成列着邮局火车、邮运轮船、邮运马车和汽车的复制品,出口处一侧,还有一个仿制的大清邮局营业所,柜台内一个蜡人正伸出手来接收邮件……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结束了。可惜,因为是顺便来游,没有带相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