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怎么办?

如题所述

其实很多家长都在说自己的孩子很粗心,容易出错,特别是考试时简单的题目最容易出错,复杂的题目又往往能做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编列举几种典型现象

现象一:一听就会,一做就错,总是在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

很多孩子在看到题目时觉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过原题或类似的题目,但就是想不起来该怎么做,越是回忆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越是没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声,哇,原来是这样的啊。于是再做,发现还是不能独立的把题目完整的做出来,于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来在做题目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解法,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把题目抄下来,没有自己动手整理,导致自己觉得会做了,其实只是在当时把题目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只记得题目不记得解法了。所以,“背题”是万万要不得的,考试的题目千千万,背的过来么?

现象二:会做,但总是粗心,不是抄错题就是算错数

很多家长都反映说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经常把会做的题目算错,甚至有家长说孩子期中考试考了96分,丢掉的那四分全是粗心算错的,并对这个成绩很满意,还有很多学生也说,这道题目我会做就可以了,这次算错了没关系,到考试时能算对就可以了。其实,小编告诉各位家长,会做做不对才是最可怕的。

原因:粗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态问题,这个问题后面会详细的说。第二个原因就是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模棱两可,错误总是在你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出现,那些看似是粗心犯的错,其实都是因为在应用知识的时候不熟练,导致出错。

现象三:心态不端正,觉得做不对无所谓,会做就行了

很多学生都觉得只要会做就行了,平时算不对,到考试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就能算对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原因:学生学习的目的除了要掌握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大法宝。而在学习中心态不端正,长此以往,会形成浮躁的性格,这是学习的大忌。

孩子的学习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从生活中,而不仅是学习上,进行训练。

1.注意力的训练方法有读书、下棋、学习乐器等等(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很多,有各种理论和指导)。

2.分析力的训练方法是“随口问”,养成随时问为什么的习惯,养成思考的习惯。(这其实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即使是成年人中,没有思考的习惯,不假思索地接收各种信息的人太多了。这种状况有人归咎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不鼓励思考,我觉得这种“都是体制,别人的错”的态度倒真是教育问题。)

3.执行力的培养在于执行。永远不认可口头上的“会”,必须见到正确率才算结束。诗词的背诵,一定要落到默写。阅读题,要讲得出来龙去脉。数学题,一定要落实到步骤。这些都是要沉下心练的功夫,也是真功夫。

总结判断: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熟练度够吗?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审题不清,导致做错”——那再问问,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9
跟自己比有提高 就行,因为你用功 别人也在用功,成绩都提高了,但排名不一定上升了。
学则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亏,日有所损。学习上的进步,就像春苗的生长,今天比昨天没有明显的进步,但肯定会有所积累。小小的进步积累起来,就像春苗那样,隔一段时间再去比较,会发现长了一截。如果你懈怠呢,就像磨刀石,一两天的磨刀,石头显不出凹多少,但是积累起来,凹的程度就是令人吃惊。

他人之石 可以攻玉
“刻苦拼搏 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
下面是其中部分内容 供参考
……
(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米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己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分(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场上能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得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四)怎样挤时间
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问呢?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再有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 of inghua,no Satuy,no Sunday,no 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日,没有节假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

下面有全文
第2个回答  2020-09-18

首先,我们应该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我们的孩子好好交流。我们不应该使用成年人的语气,尽量使用朋友的身份,尽量理解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否有问题。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太大的压力,但是我们不应该给他们任何压力。我们应该给他们适当的压力和鼓励。孩子们的教育是一场长跑,而跑道的长度就是孩子们的生命。如果你想赢得长跑,你不需要在途中的每个阶段都跑在前面,但关键在于广东的二等舱。

缺乏战略和战术的运动员会毫不犹豫地拿出体力,不顾后果地追求立竿见影的领先优势,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孩子的现状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尤其是几次考试的分数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和菲尔普斯都是年轻时老师不喜欢或认为愚蠢或坏的孩子。

当一个孩子的问题出现时,它实际上是一个结果。在这个结果的背后,一定有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如果我们关注结果,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结果不能再改变了。父母应该做的是以平静的心态冷静地思考结果的原因,并把下一个主要工作集中在下一次能给孩子带来好结果的过程上。就像羊丢了后补的故事一样,当羊被狼吃了,对结果感到悲伤、担心和难过就没有意义了。应该做的是“改过”。

抓住孩子学习的重点不是成就的结果,而是引导孩子取得好成绩的过程。一个平时学习不好的孩子,如果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不应该高兴,因为他要么运气好,要么作弊。如果一个平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在考试中成绩不佳,我们应该鼓励和安慰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很可能在考试中有心理或方法上的问题。然而,一般来说,结果不是测试而是学习,好的结果只能通过一个好的过程来实现

第3个回答  2013-06-04
首先要确定,你孩子是否真的努力,毕竟你觉得他很努力,事实上又怎样,你有没有关注过。
其次,看一下孩子的学习方法有没有问题,方法很重要,向前走一步,再向后退一步,虽然付出了双倍努力,但是确实原地踏步。
还有,了解你孩子的学习环境,如果别的孩子都是天天请家教,日日苦读,那你的孩子成绩不理想是理所应当的,比如一个成绩还不错的人,到了全国重点中学里,成绩自然无法拔尖。
最后跟老师沟通一下,其实她是最了解你孩子问题的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25

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就是不好怎么办?#星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