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哪个地方综合性的气候最好?

如题所述

西双版纳、普洱的综合性气候比较好。

【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辖地级行政区;位于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辖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辖区总面积19124.5平方公里,辖1个县级市、2个县;常住人口117.2万(2016年末)。“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个区块”。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西双版纳为古代傣族联盟国家“勐达光”属地。1950年2月,全境解放。1953年,设立西双版纳泰族自治区。1957年,改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 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著名景点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勐泐大佛寺、野象谷、傣族园等。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西双版纳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850米等高线。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10℃的活动积温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区2013年活动积温皆在7 500℃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800~2 100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州内史无雪迹,只是海拔较高处有轻霜,特大寒潮时有短时0℃左右的低温,会对热量敏感性的热带作物造成灾害。

西双版纳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区略高。湿季降水占2013年总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干季降水少却雾浓露重,提高了干季湿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降水不足。

【普洱市简介】:

普洱,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45385平方公里,辖1市辖区、9自治县;常住总人口261.7万(2016年末)。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普洱境为傣族古国“勐达光”属地。1382年,明朝陆续接管云南,设景东州、威远州、元江府、车里军民府等行政区。1950年设立宁洱专区,专署驻宁洱县。1955年,改称思茅专区。1970年,改称思茅地区。2003年,设立地级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云南省普洱市。普洱的传统节日有: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 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等。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项。

【普洱市气候特征】:

普洱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普洱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间,中心城区海拔1302米,普洱市年均气温15℃—20.3℃,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

【普洱市旅游景点】:

古为“普阳八景”之一的“西岭温泉”,位于县城7公里处的阳广河头。现已建成温泉室,可游泳洗澡,露天有一泉水潭,水质清澈见底。由漫湾、哀劳山杜鹃湖、无量山荒草岭、大朝山、锦屏、仙人寨等六片和安定至漫湾一线组成,该风景区因地处南北地质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上,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展示出独有的自然风光,使其景观具有“神奇的自然博物馆”的美誉。景观以物种多样性、原始森林植被、珍离异兽、奇花异卉、澜沧江大型电站、水库、造型地貌为主体,以民族文化、彝族风情、人文景观为辅衬。此处风景资源特点突出,是省内少有的景观资源集中分布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旅游观光、 科研科考、探险登山等多样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