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块教学法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题所述

根据Sinclair和Skehan的语言双重性观点和专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笔者进行了语块教学法的试验教学:在学生从语法角度对英语具有初步认识后,更换教学角度,以语块为主线,对语言进行再认识.通过输入、吸收和输出一系列教与学活动,引导学生辨认、学习、使用和积累语块.
1.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效果。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作文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学家对写作教学的论述: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创作最主要的是要充实生活,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吕叔湘先生说过,作文训练“要考虑怎样做收获大,而不致于弄得筋疲力竭”等观点,都提醒我们既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指导,又注意学生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怡情养趣,变“厌作”为“乐作”,以增强作文教学效果。
3.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每个事物构成一个系统,并且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任何系统,只有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即信息“输入一加工一输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同时系统的有机构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作文兴趣的培养,就应该着眼于整体,通过信息反馈——矫正的逐步递进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指导思想——
1.激发兴趣,启动学生写作的内驱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思想,开放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从根子上改变学生“厌作”心理。
2.着眼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主动发展。落实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并能发挥特长,创造性地实践语文活动。
3.加强训练,形成能力。要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根本目的,融听、说、读、写于一体,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4.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教学水平。将作文教学改革纳入语文教育发展的大系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在改革中实现创造价值。

三、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一) 从阅读着手,以读促写。
鲁迅在《给赖少其》信中说:“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可见,阅读是培养、提高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目可看作是学作文的最好的范例,优秀篇目教师要透讲畅讲,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其技法。这为理解阅读更多的作品,为构句成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漪老师说“阅读是吸收,吸收越丰富,下笔才会越有神”,那么如何将阅读与下笔联系起来?我的做法是:重阅读课教学,拓宽阅读面,增大训练量。每周两堂阅读课单独开设,读的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实行专题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专题阅读,即读老师推荐的精品和帮助学生选定的材料;自由阅读,读学生搜集或征订的有益书刊,要求每生都要做好摘记、批注,并有重点地选择某些自己欲学写的文章作细心阅读。认真细读一遍后,分析、思考如下问题:1.它写的是什么(题材)?主旨或中心思想是什么?2.它先写什么、是怎么组织结构的(大体划分一下段落)?3.好在哪里(或自己应学习它的哪些长处)、有什么不足?然后以周记形式写出阅读感受。
另外学校还设立了图书阅览室,图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这样就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了素材,又培养了能力,收到了以读促写之功效。
(二) 与活动结合,增加感性认识。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爱表现自己,参与意识强。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作文课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创设写作题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从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鲁迅先生曾教导过:“必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主要途径就是解放思想,开放作文教学,在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开展活动时要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如课内的活动有: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趣味阅读等;课外的活动有:男女对阵的乒乓球赛、篮球赛,野炊,小范围的踏青,短距离的旅游,参观工厂(工场),校内外义务劳动等。实践证明,学生对这些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强,兴趣浓,积极性高。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题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从根本上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2000年3月,在校长室的大力支持下,由我发起,创办了浪花文学社,主办《浪花》班刊,为学生开辟了一块“百草丰茂”的实验园地。
这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丰富了课内外听说读写的内容,也使学生能够尽情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逐渐养成了勤于思考,随时动笔,敢于创造的习惯,大大提高了语文能力。
(三)切合实际的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常言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起点环节,非常重要。学生私下经常议论:“我喜欢写这个题目”,“这题目不好写,我实在写不出东西来”。显而易见,学生对作文题目会产生“喜欢写”“不好写”等感觉,这是由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数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自由度大的命题易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好的命题,能顺畅地打开思维的闸门。命题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才有真情实感可言,否则只能是闭门造车,空洞无物,日积月累,学生怕作文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我们进行命题改革的主旨是贴近生活,缩短写作与生活的距离。
1.设计有趣的命题。有这样一个命题:《“1+1+1<3”的故事》。命题要求是:细细品味这道算是的内涵,据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个富于理趣的故事,故事的实质与算式含义吻合。这道命题很有趣,趣在用算式命题,形式新颖少见,趣在用算式为故事内核,要扩展、显现算式含义,依此演绎人事,必然会意趣横溢。有一位学生演绎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非常生动,且内涵相当深刻。
2.提供有趣的材料。我曾提供了这么一则故事(材料):一个房间里有一个人和12只蚊子。12只蚊子咬一个人。12÷1=12。这个人觉得吃不消。他又去找一个人到这房间里来。12只蚊子咬两个人。它们分成了两队。12÷2=6。那人觉得比原先好受些。但还可以更好受一些。这两个人又找来第三个人。12÷3=4。好极了,再找第四个。12÷4=3。第五个人跑过来。12÷5=?大家叫第五个人别进来,因为这样一来蚊子不好分了。但第五个人硬要进来。响起“啪啪”两声。第五个人打死了两只蚊子。10÷5=2。OK,这下好了。大家正高兴,又听“啪啪”两声,第五个人又打死了两只蚊子。8÷5=?又不好分了。大家觉得第五个人老是添麻烦,就齐心合力把他赶走了。

这个故事挺逗的,我就要学生据此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来。不少同学都觉得有话好说,写起来得心应手。其中有一位同学写道:“第五个人破坏了他们平均分配的局面,遭受了他们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赶走第五个人之前,第五个人已为他们打死了四只蚊子,为他们减轻了不少痛苦。这第五个人正如现实生活中的改革者,他们锐意进取,勇于革新,却又受到平均主义者的重重阻挠,于是改革也就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正是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虽然推行了一段时期,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商鞅自己还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还有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康有为变法等也莫不如此。但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改革创新精神是广大人民永远铭记的……”
3.提供适当的话题作文。针对现在的中考、高考越来越趋向命题宽泛化,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也提供一些合适的话题让学生练习。如: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与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然后我就提示他们:让思维的触角多方面接触,为写作提供多种契机。比如:夜望星空,慨叹宇宙的广阔深邃,也许你会感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走近小草,也许你会发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叹;倾听蝉鸣,也许你又会生发出“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月的欢鸣”的慨叹……
(四)必要时写好“下水作文”。
“下水作文”即在学生写作文之前,教师自己先写一篇类似的示范性文章。在2001年10月10日的《淳安日报》上,发表了《语文教师,能来篇“下水作文”吗?》,上面有我对于下水作文较详细的论述。当然,并非学生每写一篇,教师必得先写一篇。只是在有可能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或思路凝滞时,自己先写一篇范文,起着投石问路的作用而已。我就曾先写了《叫俺老百姓心理如何平衡》、《剿鼠记》、《潇洒的代价》等文章,打印在自己主编的《浪花》上。
(五)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指导。
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个性各异,能力不同,激励也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仅篇幅要求长些,而且尽量要求不写错别字、病句等,着重激励他们创新,在选材、剪裁、立意等方面加以指导。对于中等水平的同学,要帮助他们理解题意,按一定的段落层次组织材料,鼓励他们一篇一篇踏踏实实写,力求一篇比一篇写得好。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则应降低要求,只要写出一两段通顺的话就给高分,哪怕他一篇文章只有一两百字,甚至离题也不要紧;只要发现较好的句子、词语就圈划出来,写上称赞的话,使他们受到启发,树立信心,从而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出对作文的兴趣。
(六)改革评改方式,逐步实行互评互改。
首先废除程式化的批语模式,采用一种“心语交流”式的批语,我借鉴“班主任评语改革”的经验,选准以作文批语改革为突破口,实施兴趣教学。兴趣依赖于成功,人在尝到成功的甜头后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不少作家在回忆自己是如何走上写作道路时大都谈到,是小学、中学时老师的表扬鼓励给自己增添了信心,当自己写出的一篇文章,受到老师表扬,赢得同学羡慕的时候,那份惊喜与自豪定会强烈刺激脑神经,产生极强的表现欲望,写作兴趣油然而生。“心语交流”式批语的要求是:①以鼓励为主,不挫伤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②用语恳切,含蓄,重启发,易接受。③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特点。④体现文学修养,提高文化品味。总之,要多看优点,可以就某一点的进步、成功,大加表扬,批评则要委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