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普通话说标准

我要实质性的方法.什么看新闻联播就算了

一、找出普通话和自己方言中的对应规律,加强规律、加强记忆。各种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有:多数地区平翘舌音不分,n、l不辨、缺少eng、ing、e、uo等韵母,没有轻声以及儿化音乱用,还有多数人的韵母圆唇度不够等,综合这些特点,学员可以自己或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对难点多加练习和记忆,效果会倍增!

二、常听多练,反复练习。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力”或“练耳力”,良好的听力是学好普通话的基础,所以多听是初学者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听的素材可以选择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看电视时应注意播音员的口形,可以边听边模仿。也可把普通话标准者的录音和自己的录音的比较,找出差异。加以改进!

三、说:听力好了,就要多动口听力是个前提,说是重点。说好普通话应以字音准确为前提,所以在学员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步骤,否则本末倒置多费气力而仍改不掉语音的错误。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打好基础,打好了基础等字音比较标准了,可以试着练习有针对性的绕口令,以便提高发音器官的协调的发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准确了,再演绎作品,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语感。

注意在“说”的过程存在的问题

1.吐字归音: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字头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字尾完整自如、归音到位、干净利索、趋向干净。其实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所以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出字要求声音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稍闭,闭音稍开”。

*归音收音时要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韵母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注意克服韵尾不到位、归音不到位以及调值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轻音、儿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调的发音特点。

2.绕口令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绕口令的作用是促使头脑反应灵活、用气自如、口齿伶俐、吐字清晰。针对绕口令,在绕口令练习中不要过急过快,先要按照普通话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练习应做到速度有慢到快。声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难。否则不科学的训练导致发音不准、吐字含糊,念的越快错误发音重复的次数越多,离正确的发音标准越远!

3.演绎朗读文章时,一定要停连与重音训练正确表达文章的情感。在读作品时,要注意停连、重音、语气、节奏。也就是一句话里,哪里该停,停多久;哪里是重音,哪里该轻读;一段话中,哪几句该连,那几句不连,哪几句是重点;整个句子的声音形式是升还是降,是强还是弱,是急是缓这些都要细细品味,多多练习;朗读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稳出口、少停多连。把握好气息的调整和文章的整体性。

朗诵是一门极高的语言艺术,但是朗诵对于大部分学员、尤其是初学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熟知朗诵的人都知道学好朗诵需要两大功底:一个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另一个需要熟练的朗读功底。其实这些做到还不够,我们要了解一下朗读和朗诵的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在这个“诵”上;另外,前者只要表情达意就可以了,后者不但要做到表情达意,还有通过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度创作,通过语言表达技巧给听众以音乐美、构图美、感觉美和意境美的享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老师教授的朗诵技巧可以去欣赏朗诵作品。同时提升自己品位和朗读技巧要通过一些训练可以使我们逐渐掌握汉语语法规律,培养敏感的语感,还可以使声带、发音、语气、语调、语势等得到全面锻炼,相声情并茂的境界攀登。但是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

第一步是初步训练(基础)。可以选用百字左右的文章作为朗读的素材。要求是: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丢字,不读错字,不颠倒字,按标点符号以及语法停顿要求进行恰当的停顿。

第二是过渡训练。可以选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读。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过渡到通顺流畅,且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等几种句子的不同语气、语调。

第三步是巩固训练。可以选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重点练习朗读技巧,并结合听范读巩固前两步的训练成果。要求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能进一步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和句中的轻重缓急,且依据文章的思想内容,恰当而自然地带者感情去朗读。

第四步是综合技巧练习。可以选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读。将分项训练中得到的各种技巧综合运用到朗读中去。要求语言流畅,语气连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通过上述这四步的练习,朗读的水平会就会层次性的提高,可以在普通话测试中获得比较满意的成效。但是需要注意:在学习时,不要泛泛而读。今天这一篇,明天读那一篇,这样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有学习的专注性,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还是记住那句话:熟能生巧。

在正确方法和刻苦的训练中,一定可以百炼成钢的

浅谈共鸣和气息控制在有声语言艺术中的应用。

无论朗诵还是朗读,气息控制和呼吸调整是很重要的。

有人反映:在平时说话感觉不到气不够用,而在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上气不接下气,这是因为平时说话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句话就说完了就自然停下来换气,而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中,作品是别人写的,为了能达到作品内容的清晰完整,自己就不能随意换气;为了把作品表达的更清楚、准确、完整听起来流畅自然,充分的表情达意。所以在很多人一碰到长句子,索性往下冲直到气用完为止;从而造成自己过度的喘气和换气,感觉读完特别累,另外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共鸣,那么长期下去发音器官会导致病变!导致这种情况的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控制不当。

平时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洪亮。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练发气泡或者低低的哼唱,用手捂住胸口,体会胸腔的震动,就感觉字像是从胸腔里透出来的一样;这就运用了胸腔共鸣!

2、降低喉头的位置: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元音“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你会发现声音显得更清晰,明亮了;5、挺软腭:找一下半打哈欠的状态,或者学鸭子叫“ga-ga”!

以上技巧其实就是打开口腔的几大要点,以后在大声说话的时候,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但是,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这样可以正确运用口腔共鸣,一方面可以解除声带的压力,减少声带的疲劳而引起的嗓子干涩、疼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吐字力度,显得字音更加清晰、洪亮。

气息控制:

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缓呼、急吸慢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寻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做在座位的前端二分之一,头正身直,上身微微前倾。

运用气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要在上述的呼吸压力中缓缓的释放,并且要善于运用嘴唇把气拢住。这样来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压力平衡。

气息在朗读或朗诵中的运用。

1.要根据朗诵或朗读内容的长短来确定音量的大小。如果内容较短。一般来说,音量可以稍大,如果内容较长,一般来说,音量可以稍小,以免因为音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使嗓音嘶哑。

2.必须注意,要把握你的音高问题。就像唱歌一样,起音的音高一定把握好,要适中,起音太高或太低,会给后面的朗诵带来困难,或者高的朗诵不下去,或者低的听不清楚。一旦不小心出现了起音偏高或偏低则应及时进行调整。

3.还有一点就是“气口”。其实“气口”是中国戏曲中的行话,也就是换气的地方;什么地方应该一口气读完,什么地方应该停顿,都要做好事先准备;有的句子要一气呵成,那就需要存储足够的气,使其慢慢的呼出;其次,对文章要认真的分析,充分理解内容后,才能找到准确的“气口”,气息饱满了,“气口”有处理的好,那么表达起来就舒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1、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因为每个汉字都可以用汉语拼音标准准确发音,而汉语拼音的数目是很少,所以必须把这些基本的声母韵母的音发准确了。

2、多和普通话准的人交流,并让他们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当场改正。
做到这两点最多一个月就普通话发音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3.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

4.每天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

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祝愿你能练好普通话!

如何说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口语表达能力一直以来就是我们个人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并且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提高,力争能够做到能够用最简洁、最流利的普通话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语言组织能力,另一个是普通话水平。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就如何说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做一个深入的交流,大家可以积极地参加评论。下面是转述一位积极投稿的网友的感受,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梦想着能说一口标准伶俐的普通话。每当看新闻的时候,总是非常佩服那些播音员,能够灵活自如、准确无误地播报每一条新闻。而每当观看访谈类节目或者综艺类节目的时候,又特别欣赏那些节目主持人,他们往往都拥有一套绝佳的口才,能够滔滔不绝地来面对观众朋友们。

经过三年半时间的推敲琢磨,我也悟出了一套能够说好标准普通话的方法,希望能够给人以启发。这套方法在我自己身上进行了长期的试验,结果证明,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从一个经常说错字,并且说话节奏缓慢的状态转达到了说话基本标准,并且节奏适度的状态。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如何进行标准普通话练习的。

其实,别看有些人说话如此的标准,如此的娴熟,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经常说,经常练。我认为这是说好普通话唯一的诀窍。由于一直以来对这方面比较关注,我才得知原来新闻播音员每次在进行波音之前都要进行半个小时的适应性训练,以帮助他们能够进入到流利播音的状态。我也了解到,那些专业的相声演员,在学相声时有一门必修科目,那就是练嘴皮子,念绕口令,只有经过千遍万遍反复快速练习之后,才能进入到其他相关课程的训练当中。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唯有勤加练习才能说好流利的普通话。那么,自己如何练习呢。我是这么做的,我给自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坚持早读。为了能够很好的坚持这个习惯,我还特意给这个早读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脱口而出”。所以,这三年半的时间以来,我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脱口而出,一直以来从不间断。早读读什么,为了能够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结合起来,我选择了许多部经典名著。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从头到尾快节奏地有声朗读。此外,平时也进行一些绕口令的练习。

在坚持早读,全面提高普通话能力的同时,我还特意针对局部进行了一系列强化训练。

首先,要找准问题所在:

在准备练习改正之前心里一定要明确自己说话的问题所在。比如,我自己很清楚自己说话时存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习惯说错字。应该说,我这个人如果认真的去说普通话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能够说得比较标准的。但是,我却存在一个问题。由于我是一个南方人,在老家的时候特别是在家里,大家相互交流都是用的地方方言。而我们的方言往往都是平舌音,根本没有翘舌音之说。因此,在说普通话的时候,自己对一个字的发音往往潜意识里是发的是平舌音。所以,一旦话说起来,有时候没有经过大脑过滤的时候,就会突然蹦出来一个平舌音的字。印象当中,以前出现这种错误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我简单的把它概括为说“错”字。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话节奏比较慢。记得以前说话的时候,总是有几个同学给我提出来,你说话怎么这么慢慢悠悠的,还挺有意思的。其实,这哪叫挺有意思的,这可是一种说话的缺陷,对我来说必须及早克服。我的第三个问题是我后来慢慢有意识地注意练习说普通话后才发现的。那就是“了”这个音比其他音要困难。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发这个音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舌头有点吃力,所以这也造成了说话不流利。

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

针对说“错”字的问题。我仔细的去发现我说错话的规律。最后,我发现我用普通话说“睡、生产、种、出、重”这几个字时出错的概率相当高。这几个字都是典型的翘舌音。而我总是习惯于读出平舌音来。所以,我特地给它们一一记了下来。并且有意识的把他们连成串挂在嘴边,反复练习。就这样硬生生把这个习惯给纠正了过来。为了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还有意识地把自己早读中读到的一些感觉发音有点儿困难的词和语句摘录下来,以备平时的强化训练,具体如下:“日本从上层建筑、存在着、广州曾召开、军事著作、加速制造、战役力量、苏军储备各种作战物资、并在敌纵深广泛开展特种作战、军工生产也明显增长、接触政策、遭受严重损失、苏军在这次战斗中、自然、因为在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中、他以一己之心推论天下、自然能与大多数国人同悲同喜、要么你不适应这座城市的游戏规则和生存法则、也许更多机会和荣誉正在等待着他、没日没夜地印刷传单、还是地雷战”。

针对说话慢的问题。我也有意识的说话速度,培养自己潜意识里说话的速度。并且尽量让自己跟一些说话快的人在一起接触。及时回避一些说话节奏慢的人的干扰。

针对说话时的唇音、齿音、舌音进行强化训练。我自己感觉这三个音当中唯独齿音发得还算流利,其他两个音说起来都不怎么流利,甚至还感觉到有点儿笨嘴皮子。针对唇音,我选择了以下几组词语每天晚上进行练习:发“爸、爸、爸……(快速九个)”、“苗(mia)、苗、苗……(快速九个)”。针对舌音,每天坚持练习:“战役力量”、“啊波次的饿佛哥……”、“罗……(九个)”、“了……”、“刘……”、“李……”。还有一个特殊的就是:“一、一、一……(九个)”。

就这样,形成每天早晚练习的习惯以后,把说话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想总有一天,我们的普通话一定能够达到参加辩论赛、主持节目或者是当相声演员的水平。

在口型技巧方面,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发现说话之前说话的时候,口型最好保持在准备发“了”字这个状态上。下颚往下放,挪出一定的空间准备发音。

当然,这还算是初级阶段的练习呢,如果感觉这个练习得差不多了,可以进行中级修炼。主要的变化就是在朗读的基础上逐渐演变为诵读,或者是脱稿描述,反正其实质就是脱稿,以及练习语言组织能力。

参考资料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87ac00100cnw1.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想要把普通话说好其实要从最基本的开始,就是得从拼音的甚而练习做起~! 先练习好这下面的汉语拼音表,需要练习至发音完全正确~~ 一、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二、翘舌音:zh ch sh 三、单韵母:a o e i u ü 四、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五、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六、拼音顺序:a o e i u ü b p m f d t n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s y w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能够完全正确发音后你的普通话已经可以标准的说出来了,但是先别急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是成功了一半而已,虽然音已经可以标准的发出来了,可是你肯定还不能把一段长长的对白说的很流畅,因为还需要融会贯通,那下面这最后的一个步骤就是读文章,大声的把一段段的文章用普通话读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慢慢的读,一定要确保发音必需是标准的,而并非在乎那一时的语速,练习至能够快速且标准的发音后很自然的说出一段比较长的对白,相信一切就已经大功告成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6
普通话就是中国国语,是现代汉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 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 “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 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 “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第4个回答  2015-10-11
  
  练普通话标准:
  语言是我们的有声名片。如果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常因各种易混淆音发不清,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不分明,方音比较严重,语音面貌不够自然等……严重时会因我们的普通话不标准而让别人产生歧义、产生误解,将严重影响我们的个人形象和文化素质,为我们的正常交流沟通设置了重重障碍。

  随着普通话的重视意识不断加强,一些高校把普通话的证书作为一种专项学分,直接与毕业证书挂钩,这就迫使一些方言较重的大学生不得不重视普通话的学习。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普通话学习经验。
  工具/原料
  普通话考试说话例文30篇及技巧(在百度文库中搜索)
  电视,电脑,收音机等等
  录音器材
  步骤/方法
  1、了解自己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针对性的学习。要想快速的练好普通话必须知道自己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汉语的词汇量是很大,要是想重新学习无异是天方夜谭,而其中很多词汇都是已经掌握的。有针对性是快速学习的最有效方法。要想了解自己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别,就要找好参照物,最好是要经常听收音机、录音带,看电视,听语音纯正的人说话。发现问题后要针对性的练习,尤其在日常说话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区分。通过听新闻联播以及日常交流中,我发现我的问题主要出在平翘舌以及前后鼻音上,发现之后在日常交流过程中,说到这些词的时候就会留心一下,慢慢的也就会纠正过来了!

  2、勤动口。光发现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让问题得以解决。每天晚上睡觉前读一些演讲稿或者是一些读物,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但是要力求每个字都能正确发音。尤其是在平时学习、工作、生活坚持使用普通话交流,尤其是遇到自己的发音问题的时候,要多留心,慢慢的改正,有时宁可让自己的语速慢下来,也不要错误的发音,久而久之,也就能纠正了!

  3、利用好工具。
  1、词典。遇到有发音不准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掌握,不能一跳而过,多查字典,会加深影响。
  2、录音器材。尤其自己说话也不知到底说的如何,可以用录音笔把声音录下来,反复地听听,出现错误的地方,多加注意,努力改正。
  注意事项
  要有自信,不怕在别人面前出错误,尤其在刚刚使用普通话交流时,会很别扭,要有信心。
  语言类的学习关键得持之以恒,不能懈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