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哪一刻你流泪了?

如题所述

离开家乡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当着父母的面怎么敢流泪呢?

可是呼啸而来的列车,看着渐行渐远的亲人的背影,听着嘟嘟的汽笛声,看着一副副陌生的面孔,眼泪便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还没走,泪沾裳。

到了陌生的城市,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刻,便想起了老家袅袅炊烟,仿佛饭菜的香味已经飘进了鼻孔。

眼前却是冰冷的厨房,屋子里除了自己的影子再也没有其他。面对静的可怕的屋子,只能用被子捂住头,脑海里却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朦胧中,泪水再次打湿了枕巾。

渐渐的,当我们适应了陌生的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脸上都是挂着礼貌的笑容的时候,再也不那么伤感,也不容易流泪了。

可是每当挂断妈妈的电话,前一刻还和妈妈犟犟嘴,还故意气气她,后一刻,泪水却又不自觉的流了下来,电话里已听出了妈妈声音有了几分苍老和疲惫,虽然没有说让我早些回来,但是从她絮絮叨叨的言语中,思念便缓缓地流淌出来。

怎么不思乡?怎么不念家?泪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偶尔在陌生的城市,听见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说着本地的方言,都会倍感亲切,激动万分。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陌生的城市是没有办法安放游子的灵魂的。泪水怎能表相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9

上大学时,母亲送我去学校,我送她离开,她回头的那一刻,我流泪了,眼泪怎么都止不住的那种。 

到学校后,在学长的带领下顺利的办理了入学手续,却在办理入住的时候被告知来晚了,只能住混合宿舍,没办法,只能听从安排;住宿办理后,学长带着我们去了宿舍,却被宿舍大四的学姐们拒绝了,她们不希望有学妹住进来。

虽然母亲说我的孩子很听话很懂事,但依然拒绝,那一刻我特别害怕,后来给辅导员打电话,辅导员来沟通也不行,他于是沟通了其他几个宿舍,然而都不成功。

母亲焦急地问辅导员 “老师,我孩子没地方住了吗?”辅导员说他在协调,母亲说“那麻烦您帮我孩子安排到比较和善的一个宿舍,虽然她上大学了,但她实际年龄还很小,还未成年,又是第一次离开我们。”

那一刻,我觉得有母亲在真的很安心,如果就我一个人我肯定会哭。终于有宿舍愿意接纳我了,母亲跟宿舍里的学姐们一个个的打好招呼,希望她们多照顾照顾我。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早早的起床了,我送她去学校外面坐公交,到了校门口她就让我回去,不让我送她去站台,我拗不过她,只好站在大门口目送她去坐公交。

看着她头也不回的向站台走去,我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回头,千万不要回头。可我刚祈祷完,母亲就回头了,那一刻我崩溃了,眼泪再也止不住,像决了堤的水库,母亲向我挥了挥手,让我回去,我站那一动不动,直到她转过头抹了抹眼睛上了公交,我才向学校走去,一边走一边哭。

第2个回答  2019-07-04

来到深圳后去面试失败,刚好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毕业刚来深圳,人生地不熟,暂时寄住在大学室友和她男朋友租的房子里的时候。

然后急于找到工作自己租房子。每天各种刷求职软件看工作岗位投简历,很快有了面试通知,一家南山的公司,当时和室友住在公明,坐公交换线什么的要倒腾两三个小时,下了公交还要步行,附近有点偏又在修路也没有标志性建筑只能跟着地图走,绕了好一会儿才找到那家公司。

进去之后是老板和财务负责人直接面试的我,财务负责人是个三四十多岁的女性很和蔼很温柔看我一个人那么远跑过来觉得我挺不容易的。

老板年龄差不多,但显然冷静苛刻多了,连续问了几个很专业的问题,我当时表现不太好,感觉那个老板好像比我还要懂我的专业,真的是坐立难安也觉得很惭愧,尤其是老板最后的总结词:所以你为什么会觉得你应该要求这个薪资?当时只能是尴尬的笑了笑。

面试出来五六点了,天已经快黑了。又绕回去找公交站,浑浑噩噩的上了拥挤的公交车,当时心里真的是很难过很沮丧,感觉自己什么用都没有根本就找不到工作,确实是深深的被那个老板打击到了。

加上一天没怎么吃东西,到企鹅大厦附近准备换线回去的时候,等去公明的那趟公交等了很久很久,期间手机也没多少电了。这个时候爸爸给我打电话,问我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当时听到爸爸的声音就哭了,眼泪刷刷的流下来。

因为公交站台很多等车的人,我就蹲在角落边边上紧咬嘴唇忍住不让自己哭出声不想被陌生人看到也不想让电话那头的爸爸担心,就强装无事和爸爸说刚去面试了,现在准备回去,打算多面试几家看看情况。然后就挂了电话,那一刻的心情真的是无法言喻。

旁边灯火通明,人来人往,而我,只是一个刚受了打击被上了一课孤独无助又彷徨的小年轻。那一刻的心情我始终记得,我平常都是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绝对不会想要在大马路上就痛哭流涕的那种。

第3个回答  2019-07-04

释迦摩尼曾经说过,每一个曾经你遇到的事情,都会教会你做些什么,或多或少。

家,是温柔的港湾,是追梦的人最后的留恋。我不知道离开过多少次,但他从来都没有抛弃过我。每次的离开,总感觉是逼不得已,但却说不出为什么。

离开之后,却总是在想着回去,好像总是有什么在呼唤着自己。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怎么来的,但从离开的那一刻起,这种感觉就一直都在。

说到流泪,我已经记不起我在那次流过泪,感觉从我出来之后从来没有过,最多就是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但从来都不会让他流出来。

因为我需要坚强。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的你不仅仅是勇气,吃饭,睡觉,玩,这些你以前感觉没有多大困难的事情,到了这里你就的必须得时时刻刻计划着。

感觉你就会像一个机器人,别人给你设定好程序,然后你就一步一步地按照程序走,稍一出错可能就会有站人出来给你修改。活着不易,生活也不易。流泪,不可能的,生活会把你的眼泪榨干。也许可能我们就没有资格流泪吧。

但在这一刻我的眼泪却又在眼圈里打转了。我怕,我怕别人提起家乡,我怕别人说起家乡的事,我不敢回忆。

每时每刻我都在想着回去吧,回到那个让人喜欢而又忧郁的地方。我相信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心中都有 一个完美的家乡,但却都不敢提及他。不是他不好,只是提及他的时候眼泪会不争气掉出来。

第4个回答  2019-07-16

当我刚到那个陌生的城市,发现身边没有一个我熟悉的人,孤立无援时,正好收到母亲打来的电话的那刻我流泪了。

那时我考上了外省的大学,母亲亲自送我到那个城市。打点好宿舍的一切之后,我催促她早点回家。她临走的时候仍然念叨着已经和我说过了无数次的话,在外面没有父母在身边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乱吃东西,要好好学习,要和同学好好相处。我只是敷衍了几句,便目送着母亲离开。

送走了母亲,我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害怕和恐惧。因为在这里,我没有任何一个熟悉的人,再加上我的性格内向,可能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和寝室的人熟悉。我很想打电话给母亲,却怕她为我担心。

正当我左右为难时,母亲打来了电话。她还是说着走时和我说的话,可是在我听来,却是无比的亲切。这时一直强忍泪水的我终于止不住放声大哭。

我们都会长大,会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求学和工作,会离开父母。我们逐渐减少了与家里的联系,可是当我们收到父母的电话时,我们就有了依靠。我们知道,在我们最不知所措,最孤立无援的时候,他们会一直在背后支持我们。

小时候我们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不想留在父母身边,觉得总是受到约束。但当我们再长大的时候,就又觉得父母的唠叨胜过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但当我们已经长大,有能力保护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

曾有这样一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们的父母从未缺席过我们成长的时光,我们也要赴他们变老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