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望远镜的理论观测极限能达到什么程度?

如题所述

光学望远镜(其实应该算显微镜吧……)

由于可见光的波长最小大概396nm,10的负7次方米量级。如果颗粒的粒径小于光波波长的话,那么就是不可见的,因为光学显微镜是通过微粒散射光来发现微粒的。如果它的粒径小于波长,那么相当于光波会绕过微粒(衍射)过去,在目镜后的人眼就看不到这些微粒了。

以目镜3cm的直径(10的负2次方米量级)算,看到的物体在目镜中不可能占全部,目镜中的象的尺度约~0.1cm量级,所以理论上最大放大倍数就是10000倍。

但是实际上396nm是接近紫外光的紫光区域了,可见光是白光(复合光:彩虹的颜色!),所以一般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在2000倍左右。

超过这个数目就需要电子显微镜了。电子是粒子,波粒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比可见光更短,频率更高,所以放大倍数更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4
您的问题比较含糊。光学望远镜应该是记录天体在不同波段的能量的。您所说的理论极限,我理解应该是问天体的等级吧?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极限不好定论,随着望远镜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光学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光学望远镜的能力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口径没有极限,能力就不会有极限。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