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断定古墓的年代

我在一个被破坏的古墓中,无意间捡到一个看起来很古老的碗,想知道它是出于什么年代。请大家帮帮忙。
这类墓葬在我们当地俗称“身基”,埋葬较浅,多数墓室裸露在地表。墓室由条石或石板砌成,墓室多数是成群分布,多个墓室成排。相邻的墓室之间由石板相隔,请问各位;这种墓葬习俗一般出现在什么年代?

想知道古墓的年代就有可能猜测出你的碗的年代,你要看古墓的结构,墓葬形式因为每个大的历史时期墓葬形式各有各的特点,再次你要看里面的器物如商周的墓葬有人面石器青铜器等陪葬品,然后在难以判断的时候专家们可以通过碳的氧化程度进行精确一点的判断.
下面给你说一下各时期墓葬的特点,您可以借鉴一下: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石室墓在中国开始出现。实际上,木构的宫殿和石室墓的建造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两条并行发展的线索。

西汉一代留给今天的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也许就是数不清的古墓,以及同样多的遗憾。

在陕西渭河的北岸,分布着9位西汉皇帝的陵墓,其他贵族墓葬一共500多座,它们中的很多都曾被盗墓贼光顾。

今天看这些皇帝的陵区,显得有些荒凉。实际上,当年的陵园里面有很多建筑,祭祀用的寝殿、便殿和庙宇,还有几千名常备工作人员住的房子。寝殿一般直接建在封土上。

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王保平介绍说:当时史书明确记载,为了修陵,他把东方豪强、达官显贵,还有南方的一些官僚贵族,都迁徙到这陵邑里居住,也是当时相对一个稳定国家的举措,像当时的长陵有25万人左右,茂陵住了有28万人左右,阳陵我们推测也有十多万人,所以说是一座中小的比较繁华的城市。

但是,好景不长。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占领首都长安,公然盗掘皇陵。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下一个朝代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看到了这种惨痛的景象,他在即位后命令废止陵邑制度,提倡薄葬,同时,也废除了烦琐的祭祀活动。原来建筑在封土上的豪华寝殿被搬了下来,在墓园中专门建筑房屋,进行日常祭祀。

但是,这并不是中国古墓历史的主流。

□到公元7世纪唐朝建立后,皇帝陵墓的建造又开始了气派庄严,唐朝的皇陵一般建在山中,依托山体的自然形态,营造出皇家的威严。

唐朝皇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是乾陵。

乾陵的主人是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和他的妻子武则天。和中国其他陵墓不同的是,这座陵墓的两位主人地位完全颠倒了———妻子的名声远远超过丈夫,乾陵总是被人们说成是武则天的陵墓,而不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

也正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女人用自己的陵墓完善了中国的陵寝制度。

乾陵位于梁山上,以山为陵,海拔1049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南侧两座山峰较低,像天然的门户,衬托出陵墓的雄伟。神道从两峰之间直通地宫墓门,长约4公里,两旁放置着石像,象征文武官员。

乾陵的陵园面积有240万平方米,当年建有378间宫殿楼阁,但历经战乱,都被毁掉了。

如今,乾陵的地宫仍旧在安睡中。

乾陵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我们进行考察以后,发现墓道口封得非常严密,全部是用长方形的石条封的,一层400多石条,一共有39层石条,要想进墓门的话,你先要把几千块石条拿开,才能看到门,有多少道门才能进入陵寝,谁都不知道。但是这几千块石条很难拿开,因为石条横排,两个两个的左右中间,用一种八字形的铁的那种细腰栓板,以榫卯的方式,把左右两个卡住了,然后每上下三个中央再打上洞,然后用铁棍把三个三个串起来,所以,几千块石条,左右和上下是固定死的,每层石条之间剩下的缝隙,再把熔化的铁锡汁灌进去,因为这座山本身就是一座石灰岩的山,唐人把山掏空打开了,然后又与山封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石条的外层再用沙土掩盖。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分裂状态。一个名叫温韬的武官,率领手下的兵丁掘开了十几座唐朝皇家的陵墓,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便驱动数万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但这一次,出现了奇怪的事情。

据说温韬来挖乾陵的时候,遇到雷电大雨,他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一种威慑,一种警告,乾陵就没有被盗掘。

不论传说是否真实,乾陵被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接下来的中原王朝宋朝的帝王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的陵墓大部分被毁坏了。 □人们只有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还能看到宋朝时一个地方政权的国王陵区,被人们称为“东方金字塔”。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中国西北地区被一个叫西夏的王国统治。这个王国的首都就在今天的银川。

银川郊区的贺兰山脚下,保存着西夏国王的陵墓区,但是这里的景象看起来有些奇怪:一片荒芜的沙野上,奇迹般地伫立着上百个或圆或方的黄土堆,其中有些土堆的样子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几分相似,人们把它们叫做“东方金字塔”。

它们曾让人们感到困惑,这些土堆究竟是什么用途呢?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们有了比较确切的认知。

宁夏博物馆原馆长钟侃介绍说:土堆里面是实心的,都是用土沙或土石把它夯实的,可是,它的外表每一层,都出来一个平台,都往外出檐,另外它是八角型的,实际上它就是一座塔,也就是它外观上和塔应该讲非常近似,所以我们叫它陵塔,每一层平台上面,还可以看到留下少许残留的当时的檐,就是塔檐上面覆盖那个瓦的,现在还残留在那上面。

神秘的“东方金字塔”终于露出了当年的模样,原来,它的外形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大佛塔。作为陵区中最高大的建筑,陵塔仿佛沉默的卫士,俯瞰着整座陵园。

但是,这些曾经辉煌的陵区后来被蒙古人的铁蹄摧毁了。无数次的劫难、战争仍旧无法阻挡人类对权力和财富的野心。

□朱元璋不仅有效地统治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而且对女皇帝武则天修订的传统陵寝制度进行了重要改革。

公元14世纪,当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时,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王朝明朝建立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曾经当过僧侣和流浪汉的下层平民,但是他当上皇帝后,气魄也非同凡响。

这位皇帝的墓葬明孝陵如今还沉睡在风景秀丽的南京郊区。

后来,朱元璋的子孙把都城迁到了北京,有13位皇帝埋葬在北京郊区,因此叫十三陵,这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大、保留最完整的皇帝陵墓群。

十三陵承袭了朱元璋陵墓的规制。

在十三陵区之内,有一条超过7公里的“总神道”,一组由24座石兽和12座石人组成的石雕群严肃庄重地排列在道路两边,似乎在恭候皇帝的灵魂通过。

虽然陵墓建筑还是十分豪华,不过,讲究实际的朱元璋在保证了皇家威严的前提下,去掉了前代的很多繁文缛节。从前祭祀用的寝宫不见了,那种耗费人力物力的日常供奉不再存在,服侍的人员也减少了很多。

从此,中国皇家的陵园制度不再有更多的变迁,就像当时的中国社会,基本进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公元17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替代了明朝,皇帝陵墓中的祭祀活动在清朝时又兴盛起来。

无论在政治制度,还是陵园制度上,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的规则,而且比明朝更加遵守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和前代所有帝王陵区都不同的是,清朝皇家的陵园被分割在两个地区,一个位于北京东面的河北省遵化市,叫东陵,另一个位于北京西面的河北省易县称西陵,两个陵区之间相隔300多公里。

清朝最初选择的皇家陵区在东陵,但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雍正帝却出人意料地找了另一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墓地,也就是西陵。

雍正帝的做法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疑惑,至今仍旧众说纷纭。

但不论这位皇帝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清陵从此分为东西,雍正帝的儿子乾隆即位后,觉得父亲的做法不太对,但是又没办法,只好增加了一个规定,以后父子两代不葬一地,相间于东西选址建陵。

在皇家的制度变来变去之间,庞大的清帝国一步步地走到了辉煌的尽头。

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登基时只有3岁,6岁时就宣告退位了,而皇帝陵墓的历史也就彻底结束了。

当今天的人们流连观赏一座座古墓时,被吸引的往往是墓里出土的珍稀文物。 早在公元前的中国,就出现了专门从事墓葬营生的工匠。这些工匠中,有石工、木工、漆工、窑工、画工以及专门从事制造明器的工匠。

墓中的饰物、器物、俑以及被王侯贵族墓葬普遍使用的寝、墓厥、墓碑、神道两侧的石雕、华表、石望柱等等,都印刻着人类进步的足迹。古墓因为有了它们而不再幽暗和阴森,文明和智慧的光芒也照亮了地下的世界。

人类文明史昭示着后人,灵魂并不存在,权力和财富是虚幻的假象,只有人类的创造力,才会不朽。
这是参考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hi.baidu.com/miss_flora/blog/item/2a16508b56640e16c8fc7ae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5
最直接的方法可以用C-14标定法,碳在自然界中一碳-12为主,另外宇宙射线使得部分N-14转变成C-14,在自然界中碳-12和碳-14存在一个稳定的数目比。

在古墓中,墓葬主人和一些随葬物品由于没有了生物呼吸作用,C循环中断,而碳-14从此得不到补充,逐渐减少【碳-14是放射性核素,半衰期5730年。】,根据古墓中随葬物品的C-14含量就可以知道这件东西与世隔绝了多少年,从而判断出古墓的年龄。

现在超灵敏质谱仪可以专门用来数原子数目,短时间就可以给出古墓的一个比较精准的年代,不过遗憾的是,据说这种技术在国内并不普及。我以前选修考古学的时候那个教授说的。

超灵敏质谱仪因为是数原子数目,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损伤鉴定年代。

这大概也是中国的悲哀,据说很多刑事案件在中国都不是做DNA的,一般只通过做血型鉴定来确定嫌疑人,但我们知道,血型相同的人海了去了,这就使得冤案在一定程度上几率扩大……印尼海啸那次中国的国际援助小组给东南亚人民免费做了那么多DNA,为什么对自己的民众却,,有些吝啬哈……呵呵,刑警提出要做DNA认定,据说那程序复杂得很,唉,搞不懂这是为什么,明明有简单的办法却……
第2个回答  2009-03-13
根据你所叙述的情况来判断

该墓应为 宋墓

砖石墓在宋 六朝 时期

而你所说的墓室很多暴露在外 亦有可能为明清时期的墓葬 要看土质土色

要判断一个墓葬的时期

1 查看土质土色的变化

2 器物的组合

3 墓葬葬式

4 碳十四化验

你上图了

以我来看

应为明末清初时期
秦汉时期为盂 质地多为泥灰陶

你捡的这个东东
这器形
红陶
器身饰酱色釉
圈足
有轮制痕

鉴定完毕

上交吧楼主 哈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3-13
合葬 这东西怎么说 最早仰韶文明时期就有了 (公元前2000-1800年)
那就要从你说的碗来看了 是陶器? 瓷器?
陶器的话 是黑陶 红陶 彩陶?
瓷器的话 是青瓷 白瓷?
还有楼上那个什么 砖石墓 说的不错 但是没看到实体 怎么能判断他用的砖石?
石板 早在商周就有了
还有 你家乡具体方位 应该说一下吧

主要还是要看到实际的东西 你说的这么简单看不出来
同时劝你一句 一般别乱拿别人的东西 不太好

是红陶器
如果能看下表面就好了
一般来说 我不喜欢武断下结论

或者你发一张墓的照片 或者是墓志铭 其他线索

还有 你是否确定是墓里的东西呢?
第4个回答  2009-03-12
看你捡到的碗,不懂看就听听当地的传说。
不是泼你冷水,估计你捡到的碗也古不到哪去,要不然它早就被破坏者拿走了。
大胆猜一下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吧。
你还是找个懂行的看看吧。
你家乡哪的啊?你说这石板石条弄的墓是很平常的手法了,而那样的格局也不奇怪,单听你解释太模糊了。不过我还是坚持它是明清的墓,要不你弄几张照片上来,实际看看才知道是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