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去过哪些地方?

如题所述

1、徕州昌隆青莲乡(今四川江油县)。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时其祖先定居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李白就此地出生。

大约在五岁时,他随父亲迁居蜀之徕州昌隆青莲乡(今四川江油县)。出自蔡志忠编写《漫画中国思想》2016.09版第454页。

2、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开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东出夔门,“乃仗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在湖北的安陆定居下来,并与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从此在此地隐居了十年。出自蔡志忠编写《漫画中国思想》2016.09版第455页。

3、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

4、庐山(九江市庐山区境内)。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剡中(今浙江省嵊州)。至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市),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5、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境内)。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而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6

李白去过的地方

李白小的时候住在川蜀之地,当地有着很多的名川大山,李白小的时候就经常到处玩,这些雄伟壮阔的山川养成了李白豪放的性格。在他24岁左右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饱读诗书,应该到处游历一番,所以“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三峡以后,李白现实在当时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到处游山玩水,难道洞庭湖,冬至吴越地,在这段时间他到处拜访高官显贵、社会名流,希望能够得到举荐,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一直没有成果,虽然没有得到什么达官贵族的招待,但是李白的豪爽还是让他认识了很多的文人侠客,同时在这些年的游历之中,地方风光、乐府民歌都给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之后李白得到唐玄宗召见,上了长安,但是在长安不能得到重用,还受到各种小人的排挤,因此不出三年就辞官而去,继续四处流浪,在洛阳见到了杜甫,在汴州遇见了高适,三个著名的诗人一起同游了开封济南等地,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时间的政治逐渐黑暗,百姓生活更加艰难,李白目睹了这一切,反映到了他的诗歌之中。

李白最特殊的就是别人还好歹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孩子什么的,但是李白似乎很少回家,他自从20多岁的时候出蜀离家之后几乎就没有回去过,甚至在安史之乱以后,天下大乱而蜀地还算和平的时候他都不曾回去。李白不是不想念故乡,他在很多的诗歌之中都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怀念,但是李白偏偏没有回去甚至于对于自己的家人都没有怎么提起,或许李白这样是因为觉得不能衣锦还乡不好意思回去,也可能是因为家中亲人已逝不愿意回去。反正李白一生自从出蜀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四处旅行,四处游玩,差不多有27年。

在这很长的时间里,李白到处游山玩水,根据有心人的统计,他这一生总共到访了18个省市自治区,206个县城县镇,攀登过80多座名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这一次次的旅行之中,李白不只是观看了许多的美景,经历了很多的风俗,还结交了很多的好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天宝三年的时候在洛阳和杜甫相遇,两人结伴而游,成就了诗歌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出游,后来他们还在开封偶遇高适,三人一起游山玩水,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第2个回答  2016-05-21
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李白离开长安后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其间结识了杜甫。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安史之乱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隐于庐山。次年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而还。李白身经战乱,始终满怀着报国靖乱的志向和忧国伤时的情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2-26
来州昌隆青连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