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辉煌的隋唐文化的材料题!!!!!!!!!!!

要有古文的
有相关的古文也行 ,要与人教版的课本相关。介绍莫高窟和乐舞的古文也可以

教案描述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隋朝建筑师宇文恺。唐朝的宏伟建筑�大明宫含元殿。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火药的发明。僧一行和《大衍历》。《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佛教、伊斯兰教、道教。

2.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外来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

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项科技成就无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的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而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3.培养学生能力: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填写出《隋唐文化科技成就一览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科技成就中“世界之最”的项目是本课重点。

“为什么佛教、道教在隋唐时极度盛兴起来?”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师生共讲、小字穿插和重点划书)

课程设计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课讲过的隋唐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知识,由教师归纳:隋朝经开皇之治,经济繁荣发展。到唐朝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达、国力强大。各民族友好交往,对外关系空前频繁,这些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创造出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解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

2.讲授新课

提问:隋唐都城在什么地方?

(生答):隋、唐都城是长安。

隋唐时,长安城里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业的兴盛。

(一)科技发达

一、兴盛的建筑业(板书)1.隋朝著名设计师宇文恺设计兴建大兴城、洛阳城

宇文恺勤奋好学,精通建筑技术。隋文帝派他主持兴建隋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成为他一生最主要的功绩。唐都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第3课《长安百万家》的内容,可以把书翻到P19,看“唐都长安宏伟富丽”这句话,在《唐朝长安城平面图》的右上方写有“大明宫”,它是唐都宏伟富丽的建筑之一。

2.大明宫含元殿�唐都长安的著名建筑

请同学们看书P45复原图,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是唐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从图上可看到宏伟壮丽的宫殿楼台,它集中反映了唐朝建筑技术的高度水平。

你们曾在小学语文课上学过一篇介绍赵州桥的课文,谁记得建桥者的名字?

(生答):“是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主持建造的。”

对!(边说边写板书)

3.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世界之最)

(挂出自制赵州桥图)

七世纪,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座落在今天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上,桥拱跨度达37.37米,我们从图中可看到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这种设计符合力学原理,它减轻了桥身重量和对桥基的压力,整座桥设计精巧,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赵州桥建成700多年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石拱桥。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我们为此而自豪!(这时在板书上用红色粉笔写上“世界之最”四字)

隋唐时期的寺庙、佛塔和住宅的建筑也有突出的成就。如西安的大雁塔(边说边拿出有大雁塔图案的明信片),这是唐高宗时为存放玄奘从天竺取回的佛经而修建的7层方形楼阁式砖塔。现在的大雁塔是明代重新修建的。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学生答毕,教师指出)其中雕版印刷术和火药这两大发明就出现在隋唐时期。

二、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这就是雕版印刷,它大大方便了文化的传播。当时用这种技术印出了诗书、日历、佛经等。请同学们看课本P48《金刚经》的图画,上面的画多精美,字体多清楚整齐!请大家再看最后一行字,(教师念)“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这部《金刚经》是一个叫玠的人在公元868年为他父母祈福消灾而刻印的。这部《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强调记忆《金刚经》的两个要点:一是世界之最,二是标有确切日期)

2.火药的发明和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请一名学生朗读P48第二段小字)

火药是由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火药的主要成份是硝石、硫黄、木炭。唐中期的书籍中已经记载了火药的制法,人们已掌握了火药的燃烧、爆炸性能,到唐朝末年,在战争中开始使用火药制成的火箭。请同学们看本页的火箭图画。那时人们把火药制成球状,缚在箭头的下部,用时点着引线,用力射出去,击中目标后,爆炸燃烧解决远距离杀伤敌人的问题。13世纪,火药传到了欧洲,资产阶级用火药制造的枪炮摧毁了封建统治。

在天文学方面,隋唐时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三、天文历法

1.隋朝著名天文学家刘焯

他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皇极历》

2.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

①测量子午线长度(世界第一次)

请同学们看P49《一行》图画,一行和尚原名张遂,法号一行,自幼苦学,长大后以学识渊博,闻名长安。唐玄宗下诏让他修订历法,他在全国设置13个观测点,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我们知道子午线的长度和测量地球大小有关系(学生们在地理课已学到这一知识),所以我们说僧一行取得的这一成就,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僧一行还编订出当时最精密历法《大衍历》。

②《大衍历》

比以往历法更精密,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朝在医学方面成就也很大。

四、唐朝的医学成就

1.贞观时,办分科医学校

唐太宗时,政府开办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了医药书籍《唐本草》。

2.《唐本草》(世界之最)

书中收集了800多种药物,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并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请同学们把P49这两句话划下来。

(边挂图边讲)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同学们看P49《孙思邈》的画像,算一下他活了多大年纪?

(生答)“他活了101岁!”

再看这位百岁老人手杖上系着什么?

(生答)“是药葫芦。”

3.药王孙思邈暑有《千金方》(唐朝)

再读一下画像右边孙思邈的一句话:“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从这句话我们可看出孙思邈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答后,教师归纳)他是一位医术高明,不贪财利,用毕生精力研究医学的杰出医学家。他虚心学习前人经验,搜集民间药方,亲临深山老林采集药物,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写出著名医书《千金方》。《千金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5000多个药方,大大丰富了我国中医学的知识,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上学期我们讲到一种外来宗教,早自西汉末年就传入我国南朝时盛行起来。它是什么宗教?

(二)宗教的兴盛

(学生答:)“是佛教。”

一、佛教

隋、唐两朝的皇帝都尊崇佛教。他们用佛教的思想教化百姓,企图麻醉人民,以巩固封建统治,所以大建寺庙。大家看P50《隋文帝时期佛教的发展》一图便知当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唐朝武则天时尊崇佛教达到鼎盛。请你们课下阅读P50的小字。二、道教(请一名学生朗读P50小字)

唐朝皇帝以道教教主老子李耳的后代自居,特别是在玄宗统治前的几代皇帝都尊崇道教,所以道教同佛教一佯达到极盛。那时从长安到洛阳,修了无数道观,但其影响不及佛教广泛。

三、其他宗教:景教和伊斯兰教

重点介绍伊斯兰教的传入。

3.巩固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

1.唐都长安大明宫含元殿。

2.李春设计制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隋)

3.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最早的火器垦火箭。

5.唐朝著名天文学家是僧一行,他制定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6.贞观时,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7.唐政府组织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8.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4.作业

设计一幅《隋唐时期科技成就一览表》。

(三)教法建议

1.鉴于学生对本课有些内容略知一二,用启发式谈话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制教具,有利于直观教学。

3.有选择地由学生朗读或讲述小字内容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的设计者是

A.李春 B.蔡伦

C.张衡 D.贾思勰

2.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的印刷是在

A.隋朝 B.汉朝

C.唐朝 D.晋朝

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震仪

B.改进了造纸术

C.撰写了批判鬼神迷信的书——《论衡》

D.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

4.隋唐时期,建筑业兴盛,建筑特点是

①规模宏大②气魄雄浑

③整齐而不呆板④华美而不纤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列举题
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答案:(1)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雕版印刷)
(3)火药的发明
(4)僧一行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
(5)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6)《唐本草》
三、材料题
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问题:(1)这是谁的话?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1)孙思邈 (2)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四、问答题
简述唐朝医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答案:医学在隋唐时期有较大的发展,贞观时政府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尊称他为“药王”。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习题
一、选择题

1、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 )。C

A.罗马 B.巴格达 C.长安 D.科尔多瓦

2、唐代长安城最宏伟富丽的建筑是( )。D

A.大雁塔 B.皇城 C.宫城 D.大明宫含元殿

3、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B

A.卢沟桥 B.赵州桥 C.安平桥 D.西安桥

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C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5、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 )。B

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

6、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B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7、隋唐时期最有成就的天文学家是( )。D

A.石申 B.甘德 C.郭守敬 D.僧一行

8、世界上最早的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出现于( )B

A.开皇年间 B.贞观年间 C.开元年间 D.天宝年间

9、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C

A.《千金方》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0、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D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孙思邈

11、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不包括( )。B

A.规模宏大,气势雄浑 B.圆顶尖塔 C.整齐而不呆板 D.华美而不纤巧

12、唐朝时,编制了《大衍历》的天文学家是( )。C

A.甘德 B.石申 C.僧一行 D.郭守敬

13、世界科技史上,子午线的长度的第一次测算是在( )。D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朝 D.唐朝

14、贞观时,政府办的分科较细的医学校要比西方早( )。A

A.200年 B.300年 C.700年 D.800年

15、欧洲出现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要比我国晚( )。C

A.500年 B.700年 C.800年 D.1000多年

二、列举题

列举出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答案:(1)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2)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雕版印刷)
(3)火药的发明 (4)僧一行测量出子午线的长度
(5)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 (6)《唐本草》

三、材料题

材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问题:(1)这是谁的话?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1)孙思邈 (2)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四、问答题

简述唐朝医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答案:医学在隋唐时期有较大的发展,贞观时政府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尊称他为“药王”。

http://www.baidu.com/s?wd=%BB%D4%BB%CD%B5%C4%CB%E5%CC%C6%CE%C4%BB%AF%CF%B0%CC%E2&lm=0&si=&rn=10&tn=monline_dg&ie=gb2312&ct=0&cl=3&f=1&rsp=6&oq=%BB%D4%BB%CD%B5%C4%CB%E5%CC%C6%CE%C4%BB%AF%B5%C4%B2%C4%C1%CF%CC%E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2共50分)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虽然短暂,但是个继往开来的朝代。据此回答1-4题:

1、隋朝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其主观因素在于:

A北方民族大融合B江南经济发展C人民渴望统一D隋文帝勤勉思政,决策正确

2、隋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

(1)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3)为唐朝强盛奠定了基础 (4)为隋朝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A(1)(2)(3) B(2)(3)(4) C(1)(3)(4) D(1)(2)(3)(4)

3、关于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一局面

(2)以洛阳为中心,

(3)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4)大运河开凿为隋朝统一南北奠定了基础

A(1)(2)(3) B(2)(3)(4) C(1)(3)(4) D(1)(2)(3)(4)

4、下面所列各项制度中由隋朝创立的是:

(1)科举制 (2)三省六部制 (3)均田制 (4)府兵制

A(1)(2) B(3)(4) C(1)(2)(3) D(1)(2)(3)(4)

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武则天统治再到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充分体现了唐朝的繁荣。据此回答5-7题:

5、《贞观政要》载:“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最能体现唐太宗的什么思想?

A存百姓 B 减轻农民负担 C重视农业 D抑制商业

6、下列关于唐太宗、唐玄宗的政绩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1)重视人才 (2)注重发展生产(3)实行科举取士 (4)限制佛教

A(1)(2) B(3)(4) C(1)(2) (3) D(1)(2)(3)(4)

7、唐朝时期社会繁荣的基础在于:

A隋朝的繁荣 B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唐太宗等杰出人物的作用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隋唐时期的繁荣充分的体现在经济的繁荣。据此回答8-11题:

8、下列叙述中符合隋唐时期农业发展情况的是:

(1)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2)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使用曲辕犁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4)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

A(1)(2)(3)(4) B(1)(2)(3) C(1)(2)(4) D(2)(3)(4)

9、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安史之乱后 C北宋 D南宋

10、目前金融机构遍布世界。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要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它是唐朝的:

A柜坊 B邸店 C市 D坊

11、假如你生活在唐朝,想去欣赏白瓷制品,那么你最好的去处是:

A刑州 B越州 C益州 D景德镇

隋唐时期不断进行制度的革新。据此回答12-15题:

12、《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自驳正”。下面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1)确立于隋朝,唐朝沿用(2)各有分工,又有合作

(3)削弱了相权 (4)加强了皇权

A(1)(2)(3)(4) B(1)(2) C(2)(3) D(3)(4)

13、下面三省六部制的官职与职能搭配不符的是:

A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 B门下省——审核政令

C尚书省——执行政令 D中书省——监察机构

14、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 B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官吏文化素质

C扩大了地主统治基础 D削弱了皇权

15、隋唐在军事上沿用了前朝的府兵制,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其关键在于:

A均田制破坏 B两税法实行 C兵士逃亡的多 D府兵的地位不断下降

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外交往频繁。据此回答16-20题:

16、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之一,唐朝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粟末靺鞨 B女真族 C夫余 D回纥

17、受唐朝玄宗册封的少数民族首领有:

(1)骨力裴罗 (2)大祚荣 (3)皮罗阁 (4)颉利可汗

A(1)(2)(3)(4) B(1)(2)(3) C(2)(3)(4) D(1)(3)(4)

18、假如你生活在唐朝长安,那么你可能听到或见到的有:

(1)见到新罗的留学生最多 (2)听说唐朝从新罗引入茶种

(3)听说日本仿照长安建造都城(4)听说吉备真备来华学习

A(1)(2)(3)(4)B(1)(2)(3) C(2)(3)(4) D(1)(3)(4)

19、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喜欢西方人的节日和习惯;在唐朝时唐文化影响深远,至今在今天周边国家还能看到唐文化影响痕迹的有:

(1)日本人穿得和服(2)过春节 (3)过重阳节 (4)过圣诞节

A(1)(2)(3) B(1)(2)(4) C (2)(3)(4) D(1)(2)(3)(4)

20、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中国政府拟于2007年底前对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33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免除其截至2005年底168笔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请你回顾:历史上我国和非洲往来最早是在

A 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隋唐时期,文化灿烂,光照四邻。据此回答:

21、中国历法历史悠久,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的标志是:

A《大衍历》 B《授时历》 C“太初历” D“十二气历”

22、下列有关隋唐文化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1)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

(2)隋朝著名建筑师李春主持修建了大兴城

(3)《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由隋入唐德书法家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A(1)(2) B(1)(3) C(2)(3) D(2)(4)

23、下面都是我们学过的唐诗,请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诗句作者生活的时代,其中正确的是: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A(1)(2)(3)(4) B(4)(1)(2)(3) C(2)(1)(4)(3) D(3)(1)(2)(4)

24、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展 B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25、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体现出唐文化:

A高度繁荣 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影响巨大 D兼收并蓄,对外开放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摘自《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丝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新唐书》

材料三 (……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年龄差异),以贫富为差……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自是……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人口)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四 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新唐书·兵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唐初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回答:当时的赋税制度是什么?这种赋税制度的特点怎样?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征税标准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在生产关系方面表现为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唐朝什么制度?材料一和材料四所体现的制度之间有什么联系?试述材料四中这种制度在唐朝演变过程。 (共1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进士科,始于隋朝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材料二: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翰苑集》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隋唐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分析实行这种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武则天的用人之法。

(3)武则天对这种制度有何发展?

(4)列举除此之外的我国封建社会几种选官制度。

(5)试析隋唐时期这种选官制度的进步性。 (共14分)

28、某人想去西藏一游,于是在网上发出留言:“我想去西藏,虽没去过,但是很向往那圣洁的地方。在七八月的时候愿有人能一同我踏上征途。若有同路者请加我QQ号码……”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什么?用事实来说明它们和唐朝之间友好交往。

(2)如果留言者想乘火车去西藏,那么请问他最早应该是在什么时间?

(3)假如他去拉萨,请你为他设计几个旅游景点。(共8分)

29、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繁荣时期,试析其原因及影响。(共1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D 3A 4A 5A 6C 7D 8A 9B 10A 11A 12A 13D

14D 15A 16A 17B 18D 19A 20B 21A 22B 23A 24D 25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本题共14分)

(1)唐初的土地制度是均田制,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

(2)两税法;特点:以资产和土地多少作为纳税标准,以资产取代人丁税;

(3)从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改为按资产征税;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4)府兵制;

关系:均田制是府兵制的基础。

演变: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武则天时均田制破坏,府兵制失去基础;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被募兵制所代替。

27、(本题共14分)

(1)科举制度;

原因: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到南朝末年名存实亡;隋文帝即位后,废除旧制;

(2)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

(3)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4)察举制、征召、九品中正制、

(5)起到抑制了士族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28、(本题共8分)

(1)吐蕃;唐太宗在位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带去了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等书籍,从此,结为姻亲之好;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做。”

(2)2006年7月1日;

(3)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或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

29、(本题共14分)

原因:

(1)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2)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3)珠海总改进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工程;

(4)统治阶级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交通发达,促进各地的发展与交流;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隋唐时期繁荣的基础。

影响:

(1)对中国:我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为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各国人民的认同感。

(2)对世界:推动了东亚乃至亚、欧、非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对朝鲜和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http://www.pep.com.cn/gzls/jszx/dg/zggds/st/200703/t20070324_366346.htm

第2个回答  2009-03-07
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聪明人和笨人,永远在一起,一起生,一起死.这句话.
开始听到这句话,我也以为是编剧加进的对白,但后来听多遍了,才发现这句话原来在金老爷子的原著中也出现过,只是编剧作出了些须改动,但在下私以为:"改的好."
首先,这句话出现在第17章<左右互搏>的末尾部分.具体情节:黄蓉通过大雕传信告诉郭靖:黄药师已经答允欧阳锋的求亲.郭靖便回信写到:一起活,一起死.
在读到原著这句对白时,总觉得"一起活,一起死"这句话有那么一点绕口,改为"一起生,一起死",读起来就顺畅很多了.
其二,聪明人和笨人,永远在一起,一起生,一起死.这句话在程度上高出"一起活,一起死"许多.
1,聪明人和笨人指的便是蓉儿与靖哥哥,永远在一起则是对一生的承诺,一起生,一起死则说出了一句潜台词:无论遇到什么,都要一起面对.这也同样预示了靖哥哥和蓉儿的命运.这一句话层层递进,面面俱到,可谓是靖哥哥与蓉儿之间的爱情宣言.
2,相比之下,"一起活,一起死"就显的单薄一些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