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建筑特点包括

如题所述

徽州民居建筑特点如下:

徽州,简称“徽”,历史地理名称,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夥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徽州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称为安徽省。

徽州古民居,指的是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地区特有的蕴涵着深厚的地域特征、凝结着徽州文化的特色古民居,以天井、高墙、镂空石雕窗等为元素,以西递、宏村、呈坎等徽州古镇为代表。

并在新安江一钱塘江流域一带以古时徽商的商业为纽带形成的地域环境内得以发扬。值得注意的是,马头墙并非徽州民居独有,不能以是否有马头墙来判断是否为徽州民居。

作为合院式民居,徽州民居整体上形态方正,规整有序。平面布局以“进”为基本单元,进门为前厅,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及厢房,沿纵向轴线延伸。徽州民居以二进较为普遍,较大的有三进、四进甚至更多。

徽州人注重传统家庭伦理,民居空间分配体现出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总体来看,徽州民居是以天井为核心,按规模、地形、功能灵活布局的院落组合。

1、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2、围合式院落、庭院。庭院是千百年来中国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3、朱红色大门、镂空花窗。朱红色,又称中国红,朱红色表示高贵与权威,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庄重。镂空花窗是通过雕刻技艺来实现不同风格寓意的图案,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具有采光通风、防尘、分割空间的功能。

4、石雕、木雕、砖雕。徽州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善于处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特别是木雕艺术,更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5、坡屋顶。在中国,坡屋顶几乎是传统建筑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6、飞檐。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四合院。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

7、砖、黛瓦或粉墙。“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用来描写房屋的。建筑色彩上,江南民居青砖、粉墙、黛瓦,形成质朴、淡雅的风格,屋盖是青瓦,外墙用砖砌,屋顶、屋檐、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的形体节奏和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