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频率由高到低次序排列,脑电波类型的顺序应是 ( )

如题所述

按照频率由高到低次序排列,脑电波类型的顺序应是:β波、α波、θ波、δ波。

β波的频率是14~30Hz,是一种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脑电波,反映了大脑皮质细胞的活动状态,比如各种与逻辑思考,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有关的智力活动,通常也是在感觉神经传入脑皮质及脑皮质神经元运作时出现的。如果β波过高,就容易出现压力感、紧张和忧虑等现象。

α波的频率是8~13Hz ,是一种属于意识及潜意识状态下的脑电波。它反映了大脑皮质神经元在清醒但休息时的状态,是内在感官世界的一种表现,出现这种电波时,脑会涌现想像力,感觉豁然开朗,身心放松。如果α波过高,那就容易产生倦怠、消极、松散的现象。α波一般是在清醒休息的状态下闭眼养神时常出现的波纹,在睡眠状态下,α波会消失。

θ波的频率是4~7Hz,是一种属于潜意识状态下的脑电波,它反映了边缘系统的脑神经元活动的状态。θ波与记忆、情绪、态度、信念、行为、个性等有关,是灵感、欲望及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如果θ波过高,则容易产生固执偏颇、失去理性的心理现象。这种脑电波一般是在儿童时期出现的波纹,那些经历情绪压力的成人或者脑部病变的病人也会出现θ波。

δ波的频率是0.5-3HZ,当人们的大脑频率处于δ波时,为深度睡眠、无意识状态。人的睡眠品质好坏与δ波有非常直接的关系。δ波睡眠是一种很深沉的睡眠状态,如果在辗转难眠时自己召唤出近似δ波状态,就能很快地摆脱失眠而进入深沉睡眠。

脑电波

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得方法,[1]大脑在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

脑电波来源于锥体细胞顶端树突的突触后电位。脑电波同步节律的形成还与皮层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

脑电波是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脑电波监测广泛运用于其临床实践应用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