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

如题所述

过去的2021年,哪个行业收入最高?不同地区收入几何?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全国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其中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首次超过1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上年增长8.9%。从行业来看,不管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平均工资都稳居榜首,其中,在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了201506元,是唯一一个超过20万元的行业。除IT行业,金融行业也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1%和15.1%。受多重因素影响,教育和水利环境行业平均工资增速放缓。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2021年大部分行业实现恢复性发展,但旅游相关行业收入恢复较慢。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811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0.3%。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80630元,增长9.5%;专业技术人员125035元,增长11.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2512元,增长9.8%;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68022元,增长9.8%;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68506元,增长9.4%。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05倍;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77%。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66,与上年持平。分区域看,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区域均为东部,平均工资分别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10100 元、专业技术人员14378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353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4762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1576元。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区域均为中部,分别为127581元、89112元、63509元、54365元和61288元。;分行业门类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分别为386705元、225938元、136772元、128032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平均工资为115134元;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均为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分别为100892元、60933元、50293元、43462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工资为36625元。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三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企业类型均为外商投资企业,平均工资分别为352263元、133842元、92047元;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均工资为201726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国有企业,平均工资为89138元;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五类岗位平均工资最低的企业类型均为集体企业,平均工资分别为112074元、67553元、55031元、50237元和50974元。;注[1]:文中以下增长,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名义增长。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比上年增加5157元,名义增长[1]8.9%,增速比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8%。;分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69706元、54278元、52698元和4810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6%、7.5%、7.9%和9.5%。;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618元,金融业9541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7708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1.52倍和1.24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41442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3366元,住宿和餐饮业46817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69%和74%。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5.1%、14.8%和13.2%。增速最低的3个行业依次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分别增长0.2%、4.5%和5.4%。;注[1]:文中以下增长,除特别指出外,均为名义增长。
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6837元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比上年增加9458元,名义增长[1]9.7%,增速比2020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6%。;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年平均工资和增速均最高,年平均工资为124019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5533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年平均工资为94964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2020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3575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2020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8,比上年扩大0.03。;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53631元,农、林、牧、渔业53819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519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50%和61%。从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3个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分别增长13.5%、13.1%和12.2%。增速最低的3个行业依次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3.0%、4.6%、4.7%。;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12601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集体单位74491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从增长速度看,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年平均工资的增速最高,增长13.9%。除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其余类型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法律依据
在《劳动合同法》第17条有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以下条款:
第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是主要负责人的姓名。
第二,劳动者的姓名还有住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第三,劳动合同的期限。合同期限主要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及完成一定工作任凭为期限,如果是临时性工作的人,劳动合同中必须得明确。如果没有明确期限应该视为无固定期限。不论签一年、两年或三年,都必须有起止日期。
第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应该体现在劳动合同中,比如从事的岗位,具体负责内容。工作地点也很重要,劳动合同中必须规定劳动地点,否则很容易产生纠纷。比如,合同中约定了工作地点在北京,有一天单位要把员工调到深圳,员工可以不接受,因为合同中已经约定好工作地点,企业单方面变更了员工的工作地点属于用人单位违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