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和夜光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性质不同

1、荧光,汉语词语。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

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很多荧光物质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2、夜光,指夜晚某些大自然物体发光,包含星月之光、萤火虫、夜明珠、荧光粉等物体的闪光现象。

二、应用不同

1、荧光:

(1)照明:常见的荧光灯就是一个例子。灯管内部被抽成真空再注入少量的水银。

(2)荧光笔有荧光剂,它遇到紫外线(太阳光、日光灯、水银灯比较多)时会产生荧光笔荧光效应,发出白光,从而使颜色看起来有刺眼的荧光感觉。

(3)荧光在生化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把具有荧光性的化学基团粘到生物大分子上,然后通过观察示踪基团发出的荧光来灵敏地探测这些生物大分子。

2、夜光:制成弱照明光源,例如手表的夜光,也可以使用颜料掺上玻璃微珠,微弱的光就能造成全反射的夜光效果!把这种材料涂在航空仪表、钟表、窗户、机器上各种开关标志,

门的把手等处,在军事部门更有特殊的用处。也可用各种透光塑料一起压制成各种符号、部件、用品,最常见的就是开关上的夜显功能了。

原理

荧光是物质吸收光照或者其他电磁辐射后发出的光。大多数情况下,发光波长比吸收波长较长,能量更低。但是,当吸收强度较大时,可能发生双光子吸收现象,导致辐射波长短于吸收波长的情况发生。当辐射波长与吸收波长相等时,即是共振荧光。

常见的例子是物质吸收紫外光,发出可见波段荧光,我们生活中的荧光灯就是这个原理,涂覆在灯管的荧光粉吸收灯管中汞蒸气发射的紫外光,而后由荧光粉发出可见光,实现人眼可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