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会降低生孩子的概率么?

如题所述

女性婚龄从20岁降低到18岁,增加了两年育龄,从理论上提高了生育的可能性。但是,中国人不愿意多生孩子,与婚龄有关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根据数据显示, 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21.4岁提高到25.7岁,平均初育年龄也从23.4岁提高到了26.8岁。

也就是说,虽然法律规定,女子20岁即可结婚,但实际结婚年龄却比法定年龄高出5.7岁!而初育年龄自然后推0.7岁(9个月)。这说明什么?并不是法律限制导致“晚婚”,更不是法律限制导致晚育。这里面,自然有其经济与社会根源。
 晚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根据数据统计,女性初婚年龄达到25.7岁,对应的男性年龄应该还要大点。中国男女结婚晚的原因恐怕是如下两个原因:
      (1)受教育程度提高----我国目前年出生人口约1500万左右,而大学每年招生规模即达600多万,再加上研究生、博士生及各类职业学校,半数之上的人都会接受高中之后的教育,毕业之后年龄就在22岁之上,更有硕士、博士毕业之时年龄接近30岁了。结婚,大都会等毕业及工作稳定之后。如果早结婚,那要多高的离婚率呀?!
       (2)房价太高----丈母娘拖了婚姻的后腿。
前些日子,有一个电视节目,著名国脚范志毅在谈到选择女婿的标准时说:在上海没有房子,别想娶我女儿!范志毅选择女婿的标准,恐怕和天底下的丈母娘是一样的。
      有调查数据可以作为证据,2018年末,上海、浙江的结婚率为全国倒数前两名,上海结婚率为4.4‰,全国最低。另外,天津、广东、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结婚率也较低。
       结婚率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欠发达地区。贵州2018年结婚率达到11.1‰,全国靠前。全国结婚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这一数据相差一倍多。
       假设人口结构差不多的情况下,结婚率低,说明在应该结婚的年龄段内,选择结婚的人少,初婚的年龄高。对比以上两组数据,会发现上海等地房价偏高,而婚房是结婚的必须品。在上海、北京等,攒足首付,找到一个愿意共同还贷款的人,容易吗?
      相对来说,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购买一套婚房相对容易点,所以,他们结婚就早,结婚就多。
为何生育率如此之低?

还是有一个数据:

2018年,上海出生率为7.2‰,辽宁为6.39‰,天津为6.67‰,这些地区城镇化率较高。

2018年,青海出生率为14.31‰,安徽为12.41%,广西为14.12‰,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是很高,人均GDP在全国并不靠前。

这个规律与结婚率是相同的,越发达地区房价越高,结婚率就越低,生育率同样低;反之,也成立。

这说明,房价已成为人们不敢生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教育支出、医疗保险的不完善,让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感,也是不敢生的一大因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