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的风俗是什么?

如题所述

正月初三的风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烧门神纸:在旧时,人们会在初三日夜间将年节时所挂的松柏枝、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这象征着年节已经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有俗语称:“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2. 赤口: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早上有贴“赤口”(禁口)的习俗。人们认为这一天容易发生口角,因此不宜拜年。
3. 祀祖祭神:年初三又称“小年朝”,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初三这天,人们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以避免口角,同时也有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4. 小年朝:古时候,初三被认为是“小年朝”,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的习俗相同。
正月初三的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有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因此,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婚礼。同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这被称为“老鼠分钱”,表示与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被认为是赤狗日,不宜进行事务,因此人们找到了早早休息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已经忙碌了几天,初三可以晚起一些,补充前几天的睡眠,保持健康。
过年谣中提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说明初三不仅是赤狗日,也是人们休息的好时机,可以好好补充睡眠,保持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