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诚实是做人之本、成事之根,是诚信的最高境界。对于清白若水的为人和诚实无欺的品格,不论其高贵或卑微,即使是手无寸权,人们也会向他脱帽,肃然起敬。相反,人的一切劣迹恶习,溯其源,无不与说谎骗人发生联系。

一般说,做好事,做合理合法的事情,对人民有利的事情,都光明正大,磊落诚实。反之,凡是做损人利己、伤风败俗,甚至伤天害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事情,总见不得人,多是暗箱操作,隐蔽而不敢诚实。于是,说假话骗人便成了他们不可或缺的“防空洞”。

 诚实,本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君子养心莫于诚”、“巧伪不如拙诚”、“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但是,人们不能不痛心地看到,时下诚实已惨遭践踏,哄骗、蒙骗、诱骗、拐骗、诈骗等欺骗行为俯拾即是,说假话、编瞎话、欺上瞒下现象几乎随处可见,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的“信任度”急转直下。

诚实的核心是真。欺骗的核心是假。诚实是一种非凡的自信,是有力量的象征,是把握了正义和真理的一种大度与坦诚。不论任何时候,也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人性的尊严与价值都不在于精明而在于诚实。这类例子古今有之。
 宋真宗举行殿试,晏殊看过试题说,十天前我作过这个题目,草稿还在,请皇上换个题目吧。宋真宗非常欣赏晏殊的诚实。有一年,宋真宗批准臣僚们到各游览胜地痛快地玩几天、吃几天,各部官员都美滋滋地玩去了,唯独晏殊蹲在家里读书。宋真宗以为他不去游山玩水,是珍惜光阴,对学问和事业虔敬,便选他辅佐太子。

 晏殊没有就高往上爬,而是老老实实地告诉皇上:“我并非不喜欢吃喝玩乐,只是因为手头紧,缺银子,才没有出去。”皇上因为他诚实而倍加褒奖和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已做了宰相。晏殊之所以敢坦诚地告诉皇上,“做过这个题目”,是他对自己应试的实力有充分的自信;他如实告诉真宗皇帝自己因为缺钱才没去旅游,是他尊重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品德,不愿以假象骗取皇上和世人的崇敬。这种诚实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尴尬,倒是充分地显现了晏殊的人格魅力。

 对诚实的人委以重任,托付大事,一般来说都出不了大的偏差。汉高祖信赖周勃的诚实,便托付大事于周。齐景公敬重晏子的诚实,便委以重任。一斤重的诚实,胜过一吨重的精明。选择朋友也好,提拔干部也好,诚实太重要了,应当成为诸多条件中的首要条件。凡是变心的朋友,或是变质的干部,十个有十个是从不诚实这个缺口渐变的。

 诚实,既是一个人的道德人品的起码标准,又是为人的最高境界。诚实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归宿。不论高低贵贱,离开诚实二字,就没有资格奢谈什么理想、情操、襟怀、气节、教养、禀赋等为人的德性与修养,自然也不会是个好朋友,更不会是个好干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核心品德之一。它既是中华民族代代相继的处世之道和修业之本,也是衡量人们行为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古人非常重视诚信,认为“诚于内,信于外”是诚信的最高境界,诚信就是对美好品德的践行。不欺暗室是诚信,言出必行是诚信,急不相弃是诚信,推心置腹等都是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建功兴业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诚信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最为宝贵的美德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讲诚信的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诚信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建设中,传统的诚信美德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夜读 · 经典

抱诚守真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去世后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累官至右谏议大夫、兵部尚书。

1.年少德高,诚信不欺

晏殊从小聪明好学,七岁的时候便能写文章,有“神童”之称。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江南安抚张知白将晏殊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了朝廷。第二年,年仅十四岁的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参加由宋真宗亲自主持的殿前问答考试。晏殊拿到试题之后,便上奏说道:“这个题目我早已写过了,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希望皇上能换一个题目。”他的真诚与才华受到真宗的赞赏,真宗准备让晏殊留在秘阁继续深造。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反问道:“唐朝名相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自幼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五六岁便能吟诗作对,时人称神童)难道不是外地人吗?”晏殊学习勤奋,交友慎重。没过多久,真宗又提拔晏殊任太常寺奉礼郎。

2.直言不讳,坦诚第一

晏殊后来在文馆就职,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允许臣下选址宴饮。于是下级官员和文馆里的士大夫们都相互宴请,以至于市场上的酒楼和路边的小酒店都成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很贫穷,没钱宴请别人,独居家中,只与兄弟研讨学习。有一天,皇上要给太子选择老师,大臣们纷纷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由于晏殊平日里很少和大家聚会,因此,很少有人推荐晏殊。但是,真宗却认为晏殊最为合适,就任命他当太子的老师。很多大臣不理解,第二天又去问真宗,真宗对大臣们说:“我听说现在大臣们都通宵达旦地相互宴请和嬉游,唯独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读书,像这样谨慎厚道的人,正可以当太子的老师。”晏殊上任后,有了见皇上的机会。皇上当面告诉晏殊选他为太子老师的理由,晏殊回答说:“我不是不喜欢宴请游嬉,确实是太穷没有宴请别人的钱。”真宗问道:“如果我赏你一大笔钱,你会怎么样呢?”晏殊说:“臣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洁身自好。”皇上更加地喜欢他的诚实,并将教育太子的重任托付给他。仁宗登位后,晏殊得以大用,累官至宰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5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讲诚信离不开慎独,能够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诚信,无疑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慎独作为一种诚信的道德修养。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朱熹也认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做到“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他们都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联系在一起,强调诚信离不开慎独,慎独是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理性自觉。在外界监督约束下的诚信是被动行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诚信才是一种道德修为。因此,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历史上最有名的慎独故事是杨震暮夜却金。东汉安帝时,杨震去荆州赴任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说:此事暮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一个叫尾生的,与人在桥下约会,为了不失约,大水来时他抱着桥柱不肯离去,结果被水淹死;还有吴国的季札,出使路上遇见一位朋友,答应归来时把宝剑送之。等回来时这位朋友已经死去,季札便把宝剑挂在他坟旁的树上,为的是兑现承诺。像这样慎独守信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是把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和情操来倡导。刘少奇曾说,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因此,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准则。衡量一个人诚信的标尺,不是看他在广庭大众和社会监督下的行为,而是看他的诚信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

慎独是一种自我修身方法,也是提升道德素养的途径,更是做到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在诚信建设上,我们既强调法制建设,也不能丢弃对人们内在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要把慎独作为诚信的最高境界加以倡导,使之在诚信建设中起到内化于心的重要作用。(特约评论员 金壮)
第3个回答  2020-11-25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讲诚信离不开慎独,能够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诚信,无疑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慎独作为一种诚信的道德修养。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朱熹也认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做到“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 他们都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联系在一起,强调诚信离不开慎独,慎独是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理性自觉。在外界监督约束下的诚信是被动行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诚信才是一种道德修为。因此,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历史上最有名的慎独故事是杨震暮夜却金。东汉安帝时,杨震去荆州赴任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说:此事暮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一个叫尾生的,与人在桥下约会,为了不失约,大水来时他抱着桥柱不肯离去,结果被水淹死;还有吴国的季札,出使路上遇见一位朋友,答应归来时把宝剑送之。等回来时这位朋友已经死去,季札便把宝剑挂在他坟旁的树上,为的是兑现承诺。像这样慎独守信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是把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和情操来倡导。刘少奇曾说,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 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因此,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准则。衡量一个人诚信的标尺,不是看他在广庭大众和社会监督下的行为,而是看他的诚信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

  慎独是一种自我修身方法,也是提升道德素养的途径,更是做到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在诚信建设上,我们既强调法制建设,也不能丢弃对人们内在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要把慎独作为诚信的最高境界加以倡导,使之在诚信建设中起到内化于心的重要作用。
第4个回答  2020-12-13
一是敬人的原则。尊敬他人,是人际交往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礼仪的核心。敬人的原则,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务必将对交往对象的恭敬与重视放在首位,切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二是自律的原则。自律,就是要克己,慎重;就是要在运用礼仪时,积极主动,自觉自愿,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允许妄自菲薄,自轻自贱;也不能人前人后不一样,生人熟人面前不相同。三是适度的原则。运用礼仪,与做其他事情一样,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应当牢记过犹不及。所谓适度,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既要掌握普遍规律,又要针对具体情况,认真得体,掌握分寸,不能做得过了头,也不能做得不到位。四是真诚的原则。应用礼仪,必须诚心诚意,待人以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