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时开始,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如题所述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的文字始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书法艺术也从甲骨文开始。历经2000多年的沿袭和发展,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扩展资料:

书法历史:

1、史前时期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正的汉字,但却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2、唐代

唐代的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如: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书仪》及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都被后人奉为准则,对后世书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书法家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意趣的轨道。出现了北宋的"宋四家",元代的赵孟頫等名家。

书法理论也获得了发展,出现了如:《墨池篇》、《书史》、《宣和书谱》、《翰墨志》、《广川书跋》、《法书考》、《翰林要决》等理论著作。给当时及后世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参考的文样和理论的指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6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另有同名杂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第2个回答  2023-02-11
都在谈书法,但你知道书法的起源在何时吗?

洞冥事
2019-07-02 19:53
关注
有一种说法是,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其实这种说法是将文字与书法混为一谈了。
据百科解释:“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甲骨文,但你不能将甲骨文说成是书法,甲骨文在诞生它的那个时代,其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记录,因其实用价值而流传,而非因其美感而流传。
对于汉字的诞生,有很多很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要数“苍颉造字”了。

仓颉造字

汉字当然不可能是由一人所创造,它是在人们集体的智慧下才诞生出来的。即使历史上真有“仓颉”这个人,那他也可能只是一个编撰者,一个整理者。
如今说回到书法。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一个公认的观点是,书法最初萌芽于殷商时期,一直持续到汉末三国,期间除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等各种字形的演变之外,始终处于一种无序的发展当中。

字形演变

但在春秋末期时,传统文字在书写上就已初步显现一些艺术化的现象,人们已经在书写时有意识的赋予其视觉上的美感。在原有的比划上开始加上了原点、波折或鸟形装饰等,这也成为后世“鸟篆”、“虫篆”或“缪篆”体的起源。

楚国鸟篆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进而统一文字,才真正出现质的转变。
《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而小篆就是秦朝统一后所使用的文字,也叫“秦篆”,由李斯以小篆所书就的《会稽石刻》、《泰山石刻》、《绎山石刻》、《琅玡石刻》等,在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李斯书法

只是篆法比较苛刻,书写极为不便,于是,隶书相应而生。
在西汉时,书写已由篆体完全蜕变为隶书,此被誉为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但真要说书法艺术的繁荣,就要从东汉开始说起了,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书法理论的著作,其中第一部书法的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崔瑗《贤女帖》

是的,草书就是在汉代时诞生的。
时间发展到了三国时期,隶书由汉代时的巅峰低位逐渐下降,演变出了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一大主体,其由钟繇所创。

钟繇《宣示表》

其实在汉末时期,还有一种重要书体出现,就是行书。其本身就是由正体字中派生而出,只是在当时并未得到普遍应用。直至到了两晋时期,这一状况才得到改变。
在这一时期,书法大家辈出。其中,整个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由他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行书也是两晋书法中的一种代表书体。

神龙本《兰亭序》王羲之书

至此,中国书法史上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隶书体、楷书体,行书体,草书体)分别完成了它们的系统性蜕变。其后的南北朝,至隋唐五代,至唐宋元明清,在书法上亦都有较大革新之举,不过都属于在此五种书体之下的又一细分了。
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