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北京奥运会喝彩 作文

要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比赛场面或一个精彩的镜头,进行具体描述,展开联想,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述文。

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了,燃烧了十七天的圣火已经熄灭,但那一幕幕精彩的瞬间还是历历在目,中华奥运键儿争金夺银的身姿仍然给人以鼓舞和激情。记得那次我们的申奥,我们每一个人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奥运会一定能在我们这个有十三亿人口和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土地上圆梦!现在再过一年就是2008年,终于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奥运五环旗将飘扬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怎不为中国的申奥成功而感到自豪呢!

我知道:“更高、更快、更强”是奥运的口号 、“One world,One dream.” 这是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 奥运健儿们 ,要在自己的国家夺取奥运金牌,那就必须牢记奥运精神,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这永恒的目标去拼搏,凭着坚强的信心和精湛的技术,一定能够闯过一道道难关,战胜一个个对手,为国家赢得荣誉。

运动员,我会为你们欢呼,为你们喝彩!

我也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为了祈求和平,也不仅仅是为了开运动会,更多的是让参与者和不参与者共同来演绎这人间的盛会,并从中感悟和体验生命的意义,感受奥林匹克的精神并流传下去。越多地关注奥运就越能感受到它震撼人心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信心,勇气,智慧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多么重要,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是多么重要!

愿奥林匹克的圣火燃烧在每个人的心里,奥林匹克的精神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我也会为你喝彩的!

2008年的我就是一个15岁的青少年了。那时,我虽然不是运动员,不可以代表祖国到赛场上参加比赛,也不能亲临现场看中华健儿们比赛,但我一定会在电视机前为他们呐喊,助威,共同为祖国的荣誉而努力。

我向往北京!向往2008!相信2008北京奥运会在太阳的照耀下会更加精彩!会在“舞动的中国(会徽)”的映衬下更加美丽!让我们一同欢呼跳跃,翘首期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吧!也让我们一同为奥运会运动员,为奥林匹克精神,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喝彩吧!

二零零八-北京-奥运
---中国,我为你喝彩
终于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阻止我思想的泉涌;终于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借口,替代我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那一分自豪和骄傲;终于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谎言,欺骗我罢笔而不为奥运喝彩,而不为中国自豪,而不为北京骄傲!终于的终于,我提起了这枝笔,这枝迟到了六年之久的笔,在中国奥运一周年倒计时之际,带着满腔的热情,带着澎湃的思绪,带着由衷地为祖国骄傲的自豪之心,在异乡南京,奋笔急书.仅仅代表个人,为二零零八,为北京,为奥运,为中国,为全世界,为十三亿华人,而发自肺腑地喝彩.让我握紧这枝刚劲的水笔,带着一笔一画都能洞穿千层纸;一词一句都能感染万颗心的忠忠赤子豪情,在骚人舞文波墨之地,高呼,呐喊:"祖国万岁!北京万岁!二零零八,奥运万岁!"
六年前的七月十三日,是一个令亿万华人将刻骨铭记的日子.那一天,举国上下,共同怀揣着一个梦想,一个炎黄子孙千百年来,日日,日思夜想;夜夜,梦寐以求的,纯纯奥运之梦;那一天,全世界六十亿的人民,翘首以待,大家想知道,究竟一个怎样的民族,一个怎样的国家,一个怎样的城市,能承载得起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盛世的举办权;那一天,当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庄严的宣布:"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的那一刻,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人社会沸腾了!欢乐和激动,被十三亿倍的放大!中国在一瞬之间成为了欢乐的天堂!每一个家庭,每一条街巷,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单位,人们雀跃,欢呼!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历史性的第一次,成为了不夜之国.有多少国际记者,争相报道,中国人民欢腾的程度,绝对不亚于二战的胜利;那一天,让世界铭记,东方巨龙开始腾飞,亚洲雄师开始怒吼,十三亿颗心团结起来的力量,将战胜一切,将所向披靡,将毫无畏惧的迎接世人的检阅;那一天,让一颗十二岁孩子的心,开始了第一次为祖国而燃烧,为祖国而呐喊的强烈愿望!那一年,我十二岁.
一年之后的八月八日,六十亿双目光,将聚焦北京,超过二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一千零九十九名运动健儿,将相逢中国,齐聚北京,为自己拿手的赛事而争光添彩,而百家争鸣.那一天,华夏十三亿国民中,有超过十万名的优秀分子,将齐心协力为全世界的奥运友人,提供全方位的,贴心、周到的中国式服务.他们将以自己真诚而塌实的行动,为奥运服务.而收获到的将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升华;那一天,作为一座建都八百五十年之久的东方古都,将凸现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和谐融合,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一场独一无二的,别出心裁的,刻骨铭心的运动盛典.使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在奥运这个现代标尺的助推器下,飞速发展,迅速腾飞,引领华夏民族,重新扬眉吐气,而立于不败的东方之颠;那一天,一个十九岁的阳光青年,将怀揣着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古都北京,为奥运喝彩,为中国运动健儿们喝彩,为自己喝彩!那一年,我十九岁,即将升入大学继续深造.
二零零八,十三亿华夏儿女的梦想,即将实现;二零零八,一千万高三学子的寒窗之苦在终结的同时,为自己理想而不歇追求真理的脚步,将为尔等换来更加殷实的收获.一个梦,在不远处的前方;另一个梦,在我们努力后完全钩得着的眼下,让我们齐喝彩,在十三亿同胞的欢呼下,昂首迈进自己梦想的学府.
我思,故我在.今天我为祖国喝彩,明天祖国为我喝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0
我为奥运喝彩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奥运五环旗将飘扬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怎不为中国的申奥成功而感到自豪呢!
2008年8月8日晚8点,开幕式开始。伴着清扬的古乐《高山流水》,呈现在观众面前是一幅水墨山水画卷。山和水代表了中国的环境与人类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突出了“绿色奥运”理念。随着表现中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歌舞,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从青山绿水间飘然而出,向观众传达着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仿佛在向世界承诺“办出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在人们期盼的目光中,李宁飞到了会场上空手持火炬在空中翻腾跳跃。此时,五彩缤纷的焰火直冲夜空,与五环旗,中国印交相辉映 。开幕式进入高潮,主火炬点燃了,会场一片欢腾。奥运圣火将见证一个“新奥运,新北京”。
我知道,咱们的奥运健儿们都憋着一股劲 ,要在自己的国家夺取奥运金牌。那就必须牢记奥运精神,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这永恒的目标去拼搏,凭着坚强的信心和精湛的技术,一定能够闯过一道道难关,战胜一个个对手,为国家赢得荣誉。我会为你们欢呼,为你们喝彩的!
我向往北京!向往2008!2008北京奥运会在太阳的照耀下会更加精彩!会在“舞动的中国”的映衬下更加美丽!让我们一同雀跃欢呼,为北京奥运喝彩,翘首期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吧!我为奥运喝彩

现在,我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同时,2008,以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了。

北京的奥运会正在火烈的准备当中,13亿中国人民也同样怀着激动的心情,为中国感到骄傲,为中国感到自豪!

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这个口号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时代的特征。

距离2008开幕式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听着奥运邻近的脚步声,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奥运,为奥运做出自己的贡献,自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就都肩负起了一份使命,不仅要办好奥运会,更要把奥运精神融入身心。如今每一人都翘首以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一天,期待全世界的朋友在北京聚会的那一时,期待与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拼搏赢得荣誉的那一刻。为了去迎接那一天每一个人都是不知不觉地加入了为奥运做贡献的行列。虽然你没有好的口才为外宾讲述中国的历史,但只是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也同样是为奥运出的一份力。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即使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也要尽力去做。其实只要细心发现我们所能做的还是很多的,我们节水,节电,少用塑料袋,不随地吐痰,这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是我们成功的基础,成功的起点,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中学生,除了对将要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感到骄傲与自豪之外,我们更应该多了解奥运,关系奥运,走进奥运,与奥运手拉手做出我们能做的点点滴滴。并且,我们还要学好外语,提高我们学生的基本素质,为迎接奥运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还要宣传奥运,为奥运出点力。

现在,奥运的火炬正在传递,牵动着中华民族13亿人口的心,OneWorld,OneDream,让我们一起为2008北京奥运喝彩!

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
激情是奔跑的动力,梦想是驰骋的方向.
兴高采烈的破蛹.
毕业对我们来说已是近如咫尺.十二年的苦读,招手阔别之后,马上我们就要进入大学,为以后建设社会改造自己,磨砺自己.就像昔日周恩来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那种为爱国激情,让无数学子为之敬仰膜拜,让无数学子握笔立誓.誓要挣脱阻碍,展翅高飞.回首百年,一笑间,当年满目创痍的大地,已经高楼耸立,勃勃生机.
我们的学习就是需要点燃这种激情,传递着国富民强的梦.
重获新生的冲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纵使物欲横流,又能几何?心忧天下,无数天灾人祸又奈何?正如当年弃医从文周树人的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畏.以笔为戟,字字见血.拯救一个一个被绝望和冷漠所麻木的世人.让他们重获新生,满腔捐躯救国的激情与冲动.看如今,国已渐富,民已渐强.当年,敌寇的霸道横行,已灰飞烟灭.
我们的生活就是需要点燃这种激情,传递着兴国献身的梦.
凤凰涅盘的烈火.
可能生活有很多类似”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让人灰心.但是至少不能”可怜白发生”.要想当年,就算辛弃疾已经年老体衰,仍然热血填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不减当年.那种豪情,正如凤凰涅盘的烈焰,越烧越旺,岂是破墙碎瓦可以掩盖住的光辉?
我们的不懈就要需要点燃这种激情,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梦.
我激情已被点燃,跃跃欲试,一展抱负.
前辈们的脚步原来越近,手里握着上上一辈传下来的梦想.
而我,我们,就是这场传递中的下一棒.
而我,我们,就是这场传递中传递给下一代的一棒.
第2个回答  2009-01-07
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喀麦隆广播电视公司记者韦加·克里斯蒂娜对北京奥运会为各国记者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各项服务非常满意,她说:“中国为本届奥运会所作的工作非常出色,我要为中国喝彩!”

北京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名城,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然而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由于某些西方媒体对北京环境的偏颇报道,一些非洲记者对北京有了不客观的看法。但是当他们亲眼看到北京的绿树蓝天时,便立刻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来自肯尼亚国家电视台的记者马库里先生说:“来北京后,我觉得与我想象的大不一样。在国内时我听到一些关于北京空气污染的报道,比如埃塞俄比亚马拉松选手说北京的天气令他无法进行比赛等等。所以来北京之前,我对这里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来到北京之后,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令我非常吃惊,原来对北京不好的印象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初来乍到的肯尼亚记者对北京的环境给予了肯定,而第二次来北京采访的喀麦隆记者恩鲁奇里先生也认为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他说: “去年我曾经来过这里,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中国。我看到北京在环境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北京的空气越来越清新。非常好!我可以说,绝对没问题!”

如果说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令非洲记者心情舒畅,那么便捷的交通则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北京拥有1600多万常住人口,300多万辆机动车。为了保证奥运期间外国朋友出行方便,北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交通运营压力。奥运会开赛以来,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肯尼亚记者马库里说:“我对北京交通的印象深刻。我原来以为北京是一座被汽车淹没的城市,这会给我们出行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北京采取了措施,很有效地控制了车流量。不论是去酒店、比赛场馆,还是新闻中心,我都没有碰到过拥堵的情况。北京的交通情况还是非常好的。”
除了公交巴士、地铁、出租车等出行方式外,为了满足奥运会相关人员和各国记者的工作需要,北京还开设了奥运专线。来自坦桑尼亚的记者法狄里认为这条专线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他说:“去新闻中心的时候,我可以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奥运工作人员直通专线。奥运会的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奥运会注册记者都可以乘坐。上了这个巴士,什么也不用担心,车里设有空调,非常凉爽,而且可以行驶在专用道上,不论你去哪儿,都可以直达,绝对不会有交通拥堵出现。”

便利的交通设施节约了记者在路上的时间,而畅通的网络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保障他们在第一时间将报道传回国内。北京奥组委为记者提供了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并使该网络覆盖了全部奥运区域。也就是说,各国记者可以摆脱线路束缚,在奥运场馆区域内随时随地传送讯息。来自喀麦隆的记者克里斯蒂安娜对此非常满意。她说“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设备非常先进,网络也很通畅。各国记者在和国内沟通时,不会遇到任何问题,配套服务也非常完善。”
除了给各国记者提供技术保障外,新闻中心还为他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志愿者服务。坦桑尼亚记者法狄里说:“尤其是那些志愿者,他们总是对你面带微笑。如果你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总会帮你解决。在多语种问讯处,志愿者们可以用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其他语言提供帮助。这里的服务非常周到。”

奥运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赛场上非洲选手一次又一次刷新成绩的同时,来自非洲的记者们也把胜利的喜悦和他们感受到的北京的热情传回非洲大陆,传递着中非友谊。
第3个回答  2009-01-11
盼望着,盼望着。2008终于迈着那矫健的步伐,在人们的企盼中来到了。这一年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一年,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的一年。奥运圣火将在这里点燃,奥林匹克的精神将在这里展现。作为东道主的我们,都将行动起来。迎接奥运。

我走在东方红广场上,看着那格外引人注目的奥运会倒计时的电子标牌,看着时间一分一秒临近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我的脑海不知不觉浮现出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画面,跳水健儿那一个个优美的空中翻腾,乒乓小将那一拍拍精湛的扣球;体育馆里,“体操王子”那自信的笑容,滑冰场上,“冰上佳人”那曼妙的舞姿……2008是属于我们的,奥运给中国一个舞台,中国还奥运一个精彩。

其实,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我能为奥运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奥运会的召开,全世界的人们都将来到中国,聚首北京。环境的美化和保持,是我们东道主形象的招牌。虽说我们不能“迁徙”绿色。但我们的力量可不小呢。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可以爱护身边的一花一木,不随地乱扔垃圾,出门提布袋。如果有了这样的上千个“我”,那良好的环境就会展现在每个人的眼前了。

我能为奥运文明处事。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自身的形象非常重要。我想我们都是奥运的志愿者,我会从这一刻起,使用文明用语,上下公共汽车不拥挤,做到有秩序,排队且等候。懂得尊老爱幼,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改变自己,改变社会,让我们用最好的姿态,最高的热情迎接四面八方的贵宾。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人!

我能为奥运好好学习。

眼下,我们学生的重任就是读书学习,只有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我们才有资本去创造让世界更瞩目的大型活动。当奥运圣火被点燃,我们的理想与希望也一同被点燃了。我要努力学习,尤其是英语,我会轻松自如地和外宾交流,告诉他们,中国再也不是那个“闭关锁国”停滞不前的孤国,而是与世界接轨,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东方的一条巨龙。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发展中国的重任,我们更要借助奥运来磨练自己。更要借助奥运来激发自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更出色,中国会更繁荣昌盛。

我能为奥运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户外运动。

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健儿们的运动中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锻炼时机。我们是健康的,我们是乐观的,我们拥有“更高,更远,更强”的体育精神。全民都响应吧,投身到体育的海洋中,积极锻炼身体。我可以让疲惫的大脑得以放松,可以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释放感。驰骋在操场上,体验追风的感觉。2008,我们都是运动员,我们怀有同一个梦想,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

我能为奥运喝彩。

我们每个中国人,虽不能都在北京观看所有的比赛,但我们可以一同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体会那种团结,那种力量。

2008,我们准备好了!2008,我为你喝彩!
第4个回答  2009-01-09
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之间是对手,胜负就在彼此的竞争之间。但———他们在奉献高水平竞赛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彼此关爱、相互欣赏。

场上,裁判员是铁面无私的“法官”,决定着比赛的走向。但———他们在严格执裁的同时,更用一颗关爱的心对待顽强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们。

在过去三天的北京残奥会比赛中,在比赛现场,记者随时都能感受到关爱的洋溢,随时都被这种弥漫关爱的氛围所感动。

感人瞬间之一:

让我牵着你的手

8日的盲人柔道赛场,一方面精彩的比赛让人如痴如醉,另一方面,赛场上出现的感人的一幕,更让现场观众的掌声久久不息。

当天,盲人柔道男子73公斤级预赛第二轮,是中国选手徐志林对阵阿塞拜疆选手拉明·阿利耶夫。在观众的加油声中,徐志林仅用54秒就凭借一个“一本”锁定胜局,结束比赛。但就在徐志林高举双手庆祝胜利时,躺在赛场上的对手却大口喘着气,表情十分痛苦。大家这时才注意到,阿利耶夫腹部缠着厚厚的纱布———原来在之前的比赛中,阿利耶夫已经腹部受伤流血,8日当天他是带伤坚持比赛。

当得知阿利耶夫是带伤上阵后,徐志林赶紧让志愿者牵着他走到场地一边休息,随后又走到阿利耶夫身旁与他握手拥抱,并搀扶着他一路走出赛场。

感人瞬间之二:

让我帮你捏捏臂

虽然国籍不同,语言不通,但这并不能阻碍运动员之间的温情交流,9日,击剑选手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女子重剑B级比赛中,中国击剑选手姚芳对阵白俄罗斯选手哈尔金娜。比赛时,她们的轮椅被固定在剑道上,两人就在方寸之间面对面展开厮杀。姚芳出剑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强于对方,几个回合下来,哈尔金娜就感到疲惫不堪难以继续比赛,于是两人选择了暂停。

休息的间歇,哈尔金娜不停地甩动持剑的右臂消除疲劳。姚芳见此用手势询问对方是不是手臂不舒服。哈尔金娜点点头,姚芳就把她的胳膊牵过来,轻轻地为她按摩,让现场观众十分感动。

感人瞬间之三:

让我为你来喝彩

8日的网球赛场,中国选手董福利对阵一名日本选手。每到她打出一记高质量的回球,看台上的一个男人就会起身高呼“好球”;而一旦出现失误,这男人就会高喊“加油”。

原来,他是董福利的丈夫陈勇。为了表达对妻子奥运征程的支持,他是专程赶到现场观看比赛,并为妻子呐喊助威的。“她非常不容易,平时训练十分刻苦。希望这次能够取得好成绩。当初答应过她,只要有她的比赛,我都要来喝彩。我期待她能打到决赛,我会一直在看台上为她呐喊助威。”

最终,董福利击败对手晋级下一轮。走下赛场,她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丈夫的面前。“我的胜利有丈夫的功劳。我过去打球爱用蛮力,虽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有一段时间始终无法再有新的突破,丈夫就常常教导我打球要多动脑子;以前我脾气特躁,他就有意识地在生活中磨炼我的耐性。这些,都促成了今天如愿收获胜果。”说话间,董福利脸上布满了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