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作为学术主讲人汇报一次没有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组会前的夜晚准是一个不眠夜,狂补实验怕交不了差的、整晚不睡看文献做PPT准备的······第二天聚集在会议室的同学们准是黑着眼圈的,唯有这周没轮到汇报的同学能稍稍喘口气。

其实,组会是很好的交流机会,能解决很多问题并帮助每个人提高。

01 交流课题进展,优化实验方案

每个研究生的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展状况都不尽相同,组会的基本功能是交流科研进展,将自己在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疑惑分享出来。得到导师指导改进研究工作的方向或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提供一些处理建议、思路和方法,以便完善自己的科研方案。

在科研工作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思路枯竭,没有好的idea。那么如何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呢?除了导师的倾力指导,大量阅读参考文献之外,组内成员之间的头脑风暴式自由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由于组内的研究生所进行的研究方向和细节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每个研究个体对于其研究方向之外的其他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不会陷入思维定势式固化的僵局,实施头脑风暴的缘由也就在于此。头脑风暴有助于加强研究生的质疑思维、发散性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

通过实施头脑风暴,围绕问题,大家可以放开思维束缚,各抒己见,不囿于固有的模式和惯例而畅所欲言,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挑刺儿”,也许解决问题的灵感的火花就此迸发。

02 分享重要文献,深度加工资料

对于刚刚接触科研的研究生,须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从别人的工作中学习经验,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课题设计、论文写作、基础实验等,给自己未来的课题实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组会中,通过对学术文献资料的学习,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可以互相借鉴,相互交流,彼此启发,使大家可以相互了解各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动态,以便可以推陈出新寻找更新的科研突破点。

文献阅读的 PPT 汇报大致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介绍文章的基本信息

包括文章的标题,期刊的信息(包括影响因子,分区情况,审稿时间,发文量,是否对国人友好),以及文章的作者单位。

例如,通讯单位是某个该领域非常领先的科研院校,那么这个方向可能就是未来潜在的热点研究,亦或是国内某个高校,以后会有合作或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第二个板块,文章主要结果的讲解

在讲结果之前最好做一下背景介绍,当然,不用逐句翻译Introduction,主要就是把一些关键的背景知识提出讲一下,以及已经有了哪些研究成果、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9
研究生作为学术主讲人汇报一次没有该怎么办?汇报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你面对的问题,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给你建议,给你帮助,帮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