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2》你觉得相比第一部变味了吗?你还愿意看吗?

很多人觉得少年派2把原本的喜剧变成了悲剧,你觉得它变味了吗?

第二部肯定和第一部感觉不一样,毕竟高中和大学毕业的感觉肯定不一样。我不怎么愿意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第二部一上来,就消解了第一部所有的神圣感:

第一部他们的主题是:高考

可以说,高考是第一部的主线,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高考结束之后,他们的故事也就宣告结束。按考上的大学为标准来看,他们每个人的结尾都是不错的。

但是第二部就把这种好结局给消解了。

1.邓小琪那么努力最后读了她梦想的学校,最后还是会因为工作的事情烦心。

2.钱三一那么厉害的学霸,却患上了抑郁症,现在生活状态很差。

3.生意刚有起色的江天昊,这几年做生意也没做得怎么样。

4.林妙妙第一部因为高考发生了这么多事,后来发现高考也就这样吧,我们在第二部看不到有关「高考」这件事给她人生带来的影响。

首先就是主题的延宕,第二部不再是以高考的主题,所以会产生强烈的不连贯的感觉。

其次就是故事时间的延宕,故事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年,他们在这四年里都有变化。

最后就是总体基调的变化,刚上高中是希望,未来有着无限可能,且主题明确,就是高考。

而大学毕业是迷茫,未来似乎一片茫然,且没有主题,或者说,没有固定的主题。第二部的剧情不算难看,笑点有,且不尴尬。

演员演技大部分都在线,故事内容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难懂。大部分人觉得难看,应该都只是觉得和第一部差别很大。再说一下感情线,如果按真实程度,我倒觉得两部都不算真实,他们把高中生想得太纯情,又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得太成熟。

但如果用艺术真实的标准来说,也还是写得不错的。第一部都很纯情,第二部因为成年了,难免会有些爱恨纠葛。

这样安排是合理的,因为没有任何的感情可以像第一部描写的高中生纯爱那样一直平平淡淡地经营下去,就算是这样观众也不乐意看。而且这种设置和剧作定位也很像,我认为少年派之所以有第二部,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对钱三一和林妙妙的结局意难平。

官方肯定是知道的,这一部很明显不再是以家庭为中心,而是以爱情为中心。不然一部拍高考的作品为什么要拍第二部?很显然是想给他们的感情线一个结局。

并且现在演员的咖位也还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有市场加持,当然应该趁热打铁拍第二部。他们两个第一部因为都是高中生,剧作定位也不是偶像剧,感情线不会拍得太狗血。但如果一部拍爱情的电视剧没有狗血的情节,就很难拍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9

其实我觉得《少年派2》相对于以前,这些变化是现实的。生活中面临大学毕业每一个人都会有压力,而且也不会像高中那么充满活力,毕竟长大了成熟了。包括钱三一患抑郁症,这个也是有迹可循,他的生活本来就很压抑……

其实这就像人生一样,他们每个人也都在成长,大学后的他们肯定会和高中的快乐有所不同,静静地看着他们的成长有的时候不也是另一种重温!

个人觉得挺好看的,第二部所有都有了所升华。大家都长大了,踏入社会,告别了只被青春小烦恼而打扰的时光,贴近现实。反应了初入成年世界的烦恼,但也可以看出大家身上最初的特质没变,初心未改,也正向着磨难前进,向着美好出发,经历磨难后的感情会显得更加珍贵吧!

邓小琪面试屡次碰壁,林妙妙街头采访受到冷遇与白眼,江天昊的餐厅面临破产,钱三一似乎得了心理上的疾病,变得颓废又憔悴……人生道路上自然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少年派2》再次将这种真实进行到底,自然赢得了很多关注。

《少年派2》情景切换剪辑乱七八糟的,人物刻画根本代入不到第一部。剧情也十分的负能量,虽说他们都不是高中生了,但备胎、床戏这些还是太大尺度了,完美没有第一季的感觉,显得十分俗气和老套。

《少年派2》虽然是打着原班人马的旗号,但邓小琪的扮演者却从之前的王玉雯换成了韩沛颖。虽说以王玉雯如今的咖位却是很难再让她女配角,但网友表示邓小琪的人设是校花,“能不能找一个像校花”的演员来演。

此外,除了闫妮、张嘉益、赵今麦的演技,网友觉得另外三位的演技过于平淡,无法勾起观众的共鸣。

虽说一部剧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但不少网友都对这几点颇为不满,说明这些槽点还是让人颇有共鸣,并且一针见血。

当然《少年派2》还是有不少铁杆粉丝,他们觉得第二部以温暖现实主义的基调展现中国式家庭的喜怒哀乐,浓郁熟悉的生活气息一点没变。四位性格鲜明的少年从校园迈入社会,身份转换、不同道路、全新挑战与收获,从满怀理想的筑梦到直面挑战的追梦,有一些反差是正常的,有负能量才能有之后的蜕变!

第2个回答  2022-07-29

第二部肯定和第一部感觉不一样,毕竟高中和大学毕业的感觉肯定不一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第二部一上来,就消解了第一部所有的神圣感:第一部他们的主题是:高考可以说,高考是第一部的主线,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高考结束之后,他们的故事也就宣告结束。按考上的大学为标准来看,他们每个人的结尾都是不错的。但是第二部就把这种好结局给消解了——1.邓小琪那么努力最后读了她梦想的学校,最后还是会因为工作的事情烦心。2.钱三一那么厉害的学霸,却患上了抑郁症,现在生活状态很差。3.生意刚有起色的江天昊,这几年做生意也没做得怎么样。4.林妙妙第一部因为高考发生了这么多事,后来发现高考也就这样吧,我们在第二部看不到有关「高考」这件事给她人生带来的影响。首先就是主题的延宕,第二部不再是以高考的主题,所以会产生强烈的不连贯的感觉。其次就是故事时间的延宕,故事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年,他们在这四年里都有变化。最后就是总体基调的变化,刚上高中是希望,未来有着无限可能,且主题明确,就是高考。而大学毕业是迷茫,未来似乎一片茫然,且没有主题,或者说,没有固定的主题。第二部的剧情不算难看,笑点有,且不尴尬。演员演技大部分都在线,故事内容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难懂。大部分人觉得难看,应该都只是觉得和第一部差别很大。再说一下感情线,如果按真实程度,我倒觉得两部都不算真实,他们把高中生想得太纯情,又把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得太成熟。但如果用艺术真实的标准来说,也还是写得不错的。第一部都很纯情,第二部因为成年了,难免会有些爱恨纠葛。这样安排是合理的,因为没有任何的感情可以像第一部描写的高中生纯爱那样一直平平淡淡地经营下去,就算是这样观众也不乐意看。而且这种设置和剧作定位也很像,我认为少年派之所以有第二部,是因为当时很多人都对钱三一和林妙妙的结局意难平。官方肯定是知道的,这一部很明显不再是以家庭为中心,而是以爱情为中心。不然一部拍高考的作品为什么要拍第二部?很显然是想给他们的感情线一个结局。并且现在演员的咖位也还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有市场加持,当然应该趁热打铁拍第二部。他们两个第一部因为都是高中生,剧作定位也不是偶像剧,感情线不会拍得太狗血。但如果一部拍爱情的电视剧没有狗血的情节,就很难拍下去。

第3个回答  2022-07-29

三年前的《少年派》将都市、家庭、青春、成长等热门门话题一网打尽,成为当时的热播剧。三年后《少年派2》的播出再次引发关注,四个孩子的故事并没有像观众想象的那样展开大学生活,而是直接进



入了职场。

最新的故事里,林妙妙进入一家电视台实习,一入职就被坑了一把,被电视台开除了,江天昊做了几年生意赔了钱,本打算借个高利贷打个时间差度过危机,不料碰上市政修路,不得不贱卖餐吧;邓小琪去话剧团演话剧面试,没想到很努力了,却没等演完就被叫停,演员梦几近破碎;钱三一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回到江州成了林妙妙免费的视频摄像师。

“少年”们一下子长大了,这开篇有了伤痛文学的味道,爱情便是永恒的主题。《少年派2》直奔恋爱主题:林妙妙被钱三一伤得很深,在江天昊和邓小琪的描述中,去国外投奔钱三一的林妙妙失魂落魄地回来,在江州街头再次与钱三一擦肩而过。林妙妙的感情线非常复杂,她谈了个男朋友,却被劈腿,而钱三一虽然还爱着她,身边却有个父母是世交的女性朋友;江天昊还是一-直暗恋着邓小琪,苦等女神却等到了邓小琪告诉他自己有了男朋友。

相比较少年派,少年派2显然已经没有原来的味道了。用爱情支撑剧情走向,看上去更像大IP衍生品。四个高中生,当他们在《少年派》的尾声满怀憧憬地期待未来时,迎面而来的是《少年派2》狗血般的爱情。林妙妙的男朋友每次和她约会,都被家里安排的相亲女友叫走,以至于林妙妙说和饭店相克,最后演变成劈腿男在商场里同时约会两个女孩,忙得满头大汗,非常诡异和荒诞。钱三一的抑郁症竟然是因目睹了导师的自杀,他把林妙妙叫到国外,却又把她扔在机场,令观众匪夷所思,为虐而虐的痕迹太重。

从《少年派》走到《少年派2》,几个演员都成长了。带着《开端》好口碑的赵今麦,已然步入小花第一梯队,她的表演非常松弛,《少年派》中戴着黑框眼镜的假小子,在第二部中成了青春美少女,也有了爱情的戏份,延续上一部的人设,爽直、机敏,与男朋友周旋中一个巴掌打过去,个性十足,但青春剧的甜度恐怕在她身_上很难实现。扮演江天昊的姜冠南从第一部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长相非常有少年感,演出了江天昊幽默风趣、开朗乐观的性格,他能让这部剧增加层次感,收获了不少观众缘。姜冠南是近些年非常活跃的年轻演员,在《山海情》《人世间》《装台》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扮演钱三一的郭俊辰走俊男路线,在《少年派》中演高中生毫无违和感,但第二部并没有成长,和其他年轻演员比起来有些弱。

因为爱情,《少年派2》从高中一下子跳进职场,感情戏一开始就满格,都市、家庭青春、奋斗几条线都不够明晰和丰满,让期盼了三年的观众略有失望。

第4个回答  2022-07-29
《少年派》是2019年话题剧。

剧情以四个家庭为切入点,聚焦孩子的高中教育。

起初,该剧备受好评。

因为它反应了高中教育的多个面相,并且以此延伸出观念差异、代际冲突等社会议题。

后来,因为剧情发展急转直下、编剧跟观众互撕,导致口碑和评分持续下滑。

最终以豆瓣6.5分收官。



3年后,续集开播。

观众反馈最多的意见,就是风格变了、跟预期有差距。







这是为啥呢?

第二季不再走都市轻喜剧的风格,情节更加写实,看起来比第一季沉闷和压抑。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3年过去,第一季里的高中生也要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剧情确实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了。

所以,两季风格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物成长了,他们面临的是迈入社会后的抉择和变化。





具体来说,编剧用四个主角的经历,分别呈现了这些不同的变化。

林妙妙(赵今麦饰)。

大四来到了江州电视台实习。

她本来以为能跑深度调查栏目,没想到实习工作就是天天街采,逮着路人就问:“你幸福吗?”



在某次街采过程中,她开玩笑式地倾诉了一肚子抱怨。

没想到,被不怀好意的同事偷偷拍下,发回台里播了出去。

这下可好,她不仅惹怒导师和电视台领导,连转正的机会也没了。

这就是她迈入社会学到的第一堂课。

原来职场跟学校不一样。

这里不能乱说话、乱交心,这里有绿茶等着看笑话。



钱三一(郭俊辰饰)。

第二季变化最大的角色。

他原本是校园风云人物,按照计划出国深造。

结果,因为导师自杀身亡,而出现了抑郁症。

回国后,在家闭门不出,跟林妙妙的关系也出现裂痕。



编剧用他的遭遇,意在呼吁留学生家庭,要多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健康。

孤身在外,难免会遇到自己无法难以处理的问题。

如果意外发生,该怎么办?

求助朋友、同学、老师,还是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编剧用钱三一这个极端化案例,展示了心理疾病的严重性,给留学家庭一些警惕。

早早知道不是读书料,转而开店自己说到这里,你就能明白,第二季为啥换风格了。

它要讲的是主角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抉择、心态转变以及情感关系的微妙变化

四个角色,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人生际遇。

除了抑郁症和演员梦之外,主角遭遇的其他状况,大多数毕业生也都会经历到。

这也是第二季,为啥看起来会更压抑和沉闷的原因。

而且,迈入社会后的变数,也冲击着四人之间的友情。

他们的关系,还能完好如初吗?

这个问题,成为了第二季最牵动人心的地方。



前八集看下来,这剧80%的时间都在讲四位主角的心态变化。

其余的20%,用来提了一嘴林妙妙母亲的中年危机。

51岁的职场女性,工作不受重视、身体也出现更年期信号,脾气暴躁、易怒。

她试图找到方法破局,收获健康稳定的心态。

这条线出发点不错,但编剧讲的比较潦草,铺垫了大量对于更年期的刻板印象。效果牵强,不如不讲。



整体看下来,《少年派2》算中规中矩的作品。

优点在于,编剧触及的社会议题,相对具有写实性。

缺点在于,该剧节奏既慢又散,叙事重点模糊不清晰。

别看扒姐写得有条有理,那都是看完8集后列罗了各种线索,仔细梳理后的结论。

除此之外,该剧还有一个问题。

即邓小琪的演员梦。

在一部号称接地气的现实剧集里,花那么大篇幅,去讲述一个不愁吃喝与退路的中产子女,如何执着演员梦,并以此来展示年轻人对梦想的坚守和付出。

这种刻画,真的具备普世性和代表性吗?

它足以代表,当代年轻人追梦的群像吗?

进一步来说,中产子女闯娱乐圈的角色设定,已经是国产奋斗剧的老套路了。

是不是中产家庭的孩子,不出国留学、不当演员、不做歌手、不成为导演就没退路了?

这种带有阶级色彩的设定,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还有必要去剖析和称赞吗?



再进一步来说,娱乐圈早就跟老百姓的认识,形成了一种割裂感。

微博热搜上,动不动就是明星丑闻。

电视剧里,又都在讲述成名的美好与励志。

为什么现实与影视作品,会有这种割裂感?根源在哪儿?

编剧敢把割裂感交代清楚,再去写逐梦演艺圈的少男少女也不迟。

说到底,邓小琪这个角色,拉低了整部剧的现实质感,把剧情变得没那么真实可信。

而且,这个问题并不是国产剧首次出现了。

它不是《少年派2》的问题,也不是这一个编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