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读哪个读音

如题所述

“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的读音是【hé】

    原文如下: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如下: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诗文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n四声)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2-09
在这里,对于“和”的解读都是和谐的意思,陈教授指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陈国安为来自全市的语文教师作了关于古诗词教学的讲座,在应和。他认为“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从押韵的角度来讲应该读第四声。陈教授学识渊博,如果解释为应答,见解独到,诗歌以静态画面为主、对话,月光和湖面在对话,意思是对话,因为无论是教参,教参上的参考是误导了大家、应答的意思。从整首诗的意境来说,显然破坏了诗歌整体宁静的意境美:“和”解读为“和谐”是错误的。此言让在场的教师都议论纷纷,还是高林生老师的文章。高林生老师也从七言律诗押韵的角度阐述“和”应该读第二声较为适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