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化战争的特点

如题所述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作战特点

  唯物主义认为, 技术决定战术。社会科技、生产和武器装备的发展, 是影响作战方法变革、战争形态变化的最富活力的因素。那末, 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使现代战争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呢? 从作战角度考察, 主要具有以下新特点:

  高技术优势的一方易于达成战争的突然性

  如海湾战争爆发前, 美伊双方都公开显示了战争决心、时限和作战力量, 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临战准备, 战争以无突然性可言。但美国等多国部队恁藉其高技术武器装备方面的绝对优势和综合运用, 在联合国规定的伊撤军最后期限(1月15日) 刚过几个小时, 即利用夜暗, 充分利用C3I 系统、夜视器材、电子对抗设备、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高技术武器装备, 突然对伊首都等战略要地实施了大规模空中突袭, 使之措手不及, 以致巴格达遭袭时依然灯火通明, 40分钟后才实行灯火管制。这说明, 在现代条件下, 拥有高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 在选择战略突袭的时机、目标和方式上, 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 处于战略防御地位, 又不占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和军队, 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有必要更新防空袭观念, 把突袭的着眼点, 由仅仅是防范那种传统的战略伪装和欺骗条件下的一般突袭, 转到主要是应付这种危害大、难对付的集中使用高技术兵器的突袭上来。

  战争的立体性空前加大

  这种战争的立体性主要反映于战场空间范围和部队作战行动的更加立体化、多样化, 完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海湾战争中,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 使交战双方的战场分布, 从外层空间、高空、中空、低空、超低空、地面、海面直至地下、水下, 从近距离、中距离、直至远距离, 形成了陆、海、空、天、电紧密结合的立体多维作战。两军交战, 不断在前方、后方同时或交互进行, 攻防行动都呈现出一种宽正面、大纵深、多层次、全方位的大立体形态。这就要求指挥, 一定要把战场作战的关照范围, 由过去主要是陆地平面作战转到新的多维、多样的大立体作战上来。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善于全面关照, 方能有效应付战场上的复杂多变的情况。

  战争的规模和进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这主要是由于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能够准确、快速、灵活而有节制地选择打击目标和打击的方式方法所致。海湾战争中, 尽管多国部队实施了持续38天的高强度战略空袭, 摧毁了伊、科境内90% 预定目标, 但据伊拉克公布的数字, 平民死亡仅1,591 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1945年3 月9 日, 美国334 架轰炸机对日本东京的一天空袭, 就造成了8.4 万平民死亡, 毁坏房屋26.7万多间。海湾战争和1986年的美国袭击利比亚均证明, 在现代条件下, 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威力、高精度等超常性能及其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和灵活性, 因此, 根据需要, 使用同一种武器系统, 既可摧毁战役战术目的, 又可以摧毁战略目标, 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就便于控制战争的时间、范围和强度、使军事斗争能够更好地服从、服务于政治目的和需要。

  空袭和反空袭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

  海湾战争一共进行了42天, 其中地面作战只有4 天, 其余均为空袭。战争中, 多国部队飞机的日平均出动量达2,500 架次左右, 持续轰炸强度之高, 实为世界战争史所少有。在整个战略空袭阶段, 多国部队摧毁了伊军实力的50%,指挥控制系统的80%,并使其国家经济、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和损失。持续猛列的空袭, 给伊军民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荷, 使其民心士气大衰, 战斗力迅速崩溃, 从而为多国部队后期顺利实施地面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美国在这场战争中, 之所以能够以较小的伤亡代价, 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意外的胜利, 除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双方的其他因素起作用外, 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持续空袭的战略效应。多国部队战略空袭的奇效, 也从反面告诫人们, 现代高技术战争必须把防空和反空袭作战提到战略议事日程。

  电子战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由于现代武器系统和指挥通信系统无下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 交战双方不得不十分注重对电磁频谱的使用权和控制权的争夺。因此、电子战便成了贯穿于现代高技术战争全过程的重要作战样式, 同时又是战争赖以胜利进行的必要作战保障, 海湾战争就是以电子战拉开序幕并贯穿始终的。仅在多国部队空袭击作战所出动的飞机架次中, 执行电子战任务的就占20%,多国部队正是由于综合使用各种先进的电子战装备、手段和方式, 才有效地保障了己方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相比之下, 伊军由于输于电子战, 就不得不象“瞎子”、“聋子”、“傻子”一样处于被动挨打地位。这充分说明, 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如不掌握电子战的优势, 就可能丧失战场主动权, 很难赢得胜利。

  导弹战成了重要的作战样式

  这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新型作战样式。攻防双方, 既可使用导弹对地面、海上、空中目标实施进攻, 又可使用导弹进行防空、反坦克和反导弹作战。比如海湾战争一开始,美军就从部署在波斯湾的“密苏里”(Missouri)号和“威斯康星”(Wisconsin) 号战列舰上, 向伊拉克发射了上百枚“战斧”(Tomahawk)式巡航导弹。这种较大规模的远距离导弹密集突击方式, 在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使用。由于导弹射击距离远、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 可以从飞机、舰艇、火炮和战斗车辆等作战平台上发射或投掷, 在多种作战环境和气象条件下, 打击不同方向和不同距离上的各类目标, 因而,就大大提高了作战行动的突然性, 增强了纵深打击的能力, 能够获得良好的作战效果。当然, 这种效果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 实战中还要看双方的武器性能与战场运用、角逐水平而定。

  C3I 系统是维系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生命 现代高技术战争尤其强调各武器系统和诸军兵种的整体作战能力。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中央总部每天都要指挥协调30多个国家军队的作战行动, 指挥人员把千万条具体行动准则、无线电频率、飞行数据、加油地点、军队集结地、编队护航、协同动作等内容, 都编成作战软件, 由计算机网络下达和执行, 并协调空中机群与地面部队的行动。由此可见、多国家队如果没有先进、高效、完备的C3I 系统, 要想协同动作并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是难以想象的。也正因为如此, 多国部队战争一开就始就把伊军的C3I 系统作为首要打击目标, 并使之遭到严重破坏, 从而, 就使伊军迅速失去了整体抵抗能力。作战双方的这种强烈反差现象, 充分说明C3I 系统的摧毁与保护, 对于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攻防作战具有何等重要作用。在千方百计地打击、摧毁敌方C3I 系统的同时, 必须要象保护生命线一样地搞好己方C3I 系统的抗毁和抗干扰。

  战争对经济和后勤保障的依赖性空前增大

  这是因为: 其一, 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造价十分昂贵。它的价格比一般武器装备要高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并且处于不断上涨之中。比如一架战斗机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只有10多万美元, 六十年代初就上升到约100 万美元, 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一架F-15战斗机就高达5.040 万美元, 一架F-117 隐身飞机甚至高达1.06亿美元。其二, 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武器装备、弹药、油料和各种物资的消耗十分惊人。在海湾战争中, 美军单兵的日消耗量为200 余公斤, 相当于越南战争时的4 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倍; 弹药的日消耗量为越南战争时的4.6 倍, 朝鲜战争时的20倍。多国部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弹药、燃料、生活用品等战争物资, 总量达800 余万吨。为此, 美军不得不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后勤保障体系。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 使海湾战争成了一场空前昂贵的战争。短短的42天, 仅多国部队一方就耗资611 亿美元。难怪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单独打不起这样的战争, 而不得不四处化缘, 向盟国伸手要钱。这也是这场场战争难以持久的一条重要原因。这表明, 现代战争越是高技术化, 它对经济和后勤保障的依赖性也就越大。战略指导对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