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研究

如题所述

调查显示:中国式过马路与红灯时长超行人忍耐限度有关,不能归责于行人素质,更深层是行人与机动车马路权益的问题。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热议。专家认为,闯红灯现象不能全归责于行人素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时长超过行人忍耐限度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等待时间过长易致闯红灯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其实几年前就已经凸显。”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师倪颖表示,早在2007年,他们就成立了课题组,并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对上海和杭州两地进行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研究”。
转灯要180秒,行人不耐烦
香港汽车工业学会会长李耀培就内地繁忙主干道,加设行人过路灯倒数定时器分析,不少等候时间超过100秒,甚至最长见过180秒,此乃要平衡行车的流量管制,惟车辆流量快,行人等候时间往往过长,不少人因等得不耐烦而闯红灯。此外,学者研究发现,天气和时间亦会影响人们闯红灯的意欲,李耀培说:「每逢夏天到秋天之前,最热的时间,早上10时至下午4时之间,最多交通意外发生。」
事实上,根据内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曾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杭州巿行人对可忍受等待时间约为70至90秒,而其它国家的研究,包括英国人可忍受等待时间为45至60秒,德国人的忍耐限度则是60秒。
心理学博士陈天祥表示,其实没有一个「黄金数字」反映人们冲过马路的意欲,因为促成人们闯红灯有多个因素,因人而异,但60秒是足够让人考虑要不要冲过马路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