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过程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心理咨询的过程:进入与定向阶段、问题—个人探索阶段、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行动/转变阶段、评估/结束阶段。

1、进入与定向阶段

建立辅导关系;搜集相关资料,以利初步界定问题,明确辅导需要;初步了解当事人的个人、环境资源;做出接案决定;做出辅导安排。

2、问题—个人探索阶段

建立良好的关系;搜集有关资料,以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达到对当事人的深入了解。

3、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和目标的关系;咨询师要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咨询目标的确定要以当事人为主,咨询师起辅助作用。

4、行动/转变阶段

避免让当事人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保持灵活性;要注意治疗收获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行动/转变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即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看咨询和治疗实际取得了多大进展。

5、评估/结束阶段

评估目标收获;处理关系结束的问题:分离焦虑;为学习的迁移和自我依赖做准备;最后一次会谈。



扩展资料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认识和关注,而发展性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当自我认识出现偏差或障碍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得以解决。

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关注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维护安宁的生活环境、协调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内心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6
心理咨询的过程主要是,倾听,沟通,解答。

心理咨询最早应用于本世纪初,为人们选择职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而后心理咨询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现代心理咨询,从对正常人的指导和帮助到对心理疾病病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涉及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各个方面。

好的心理咨询机构很重要,在选择时要选择泊恩心理这种名气规模都很大的机构,泊恩心理是由澳洲、美国、英国、德国等多国专家联合创办,我们与国内外最受人尊敬的医学专家以及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此为基石,针对不同患者的多元医疗需求开设了国际水准的精神心理门诊、特需门诊、跨科室专家会诊、海外专家远程诊疗以及跨境医疗服务。

第2个回答  2018-03-27
心理咨询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或者环节。
1 初诊接待
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符合心理咨询的范围,以及咨询师自己能否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如果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或者不是自己心理咨询领域,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到相应机构或者咨询师那里寻求心理咨询。这个阶段一般在来访者进行电话预约时进行,或者在求助者亲自到咨询机构求助时进行。初诊接待一般需要花费 10 分钟左右时间。
2 心理诊断
咨询师需要对求助者的问题和相关的方面情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对求助者的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一个诊断,需要对造成求助者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判断。心理诊断主要通过与求助者的谈话、与求助者密切关系人士的谈话、通过咨询师的观察、通过心理测验等方式进行。心理诊断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取决于求助者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生活经历复杂程度,心理诊断谈话一般在 30 分钟 ―180 分钟之间,即心理诊断谈话需要 1 次到数次咨询谈话时段。
3 确定咨询方案
在咨询师对求助者的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有一个诊断以后,咨询师会合求助者协商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首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再解决那个问题,与求助者介绍采用的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协商心理咨询的时间、周期、费用等问题。与求助者达成一致。如果能够达成一致,就进入心理咨询阶段,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咨询活动就终止。确定咨询方案一般需要 15 分钟 ―30 分钟。
4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就咨询问题和使用方案取得一致的情况下,咨询师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咨询性谈话,咨询师可能使用的技术有认知矫正、行为疗法、心理分析等方法。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有可能咨询师会给求助者布置家庭作业,或者对求助者进行训练等。本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和求助者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多少,咨询技术、以及求助者配合情况有关。如果求助者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如果采用心理分析技术、如果求助者未能按照咨询师的要求完成家庭作业,这些情况下咨询所需要的次数可能就比较长一些。
5 咨询结束
在咨询目标达成,或者求助者不愿意继续进行咨询,咨询即告结束。在结束的时候,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在咨询结束后一段时间里,还会与求助者联系,了解求助者的改善情况。
第3个回答  2018-03-28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
心理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当事人求助问题的相关资料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有效咨询的基本条件,就是咨询员必须与当事人有良好的咨询关系。所谓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指咨询员以同理、一致、真诚、关爱与支持的态度,让当事人觉得被了解、重视、关心,因而信任咨询员,愿意开放经验,与咨询员一起探索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咨询学派认为咨询关系会影响咨询效果,因为没有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只能停留在表面信息的交换而已。
目前一些非专业人土对咨询的一些误解,是因为不知道咨询效果需要依赖咨询关系。他们认为:
1、咨询可以立即让当事人产生改变。
2、只要咨询员与当事人谈过,就必须产生效果,否则就是咨询员无能
3、咨询是一问一答的过程,所以咨询员可以很快地了解当事人的问题,并且分析原因协助当事人了解。
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他们误以为咨询一开始,就必须立即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不管咨询员有多大能耐,除非当事人愿意,否则咨询员无法进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更无法引领当事人觉察未知的感觉与想法。所以,咨询第一阶段的目的不是立即协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而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需要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因当事人的特质而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良好的咨询关系,—定无法产生长久的咨询效果。
(二)收集当事人求助问题的相关资料
在咨询开始,当事人会叙述他的问题,此时,咨询员必须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描述,在必要的情况回应当事人,传递他对当事人的了解。为了收集当事人的问题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问题,借以收集当事人的进一步相关资料。
在这一阶段收集到的资料,通常只是当事人外显问题的信息,不是当事人深层的个人经验资料。原因有二:第一,因为咨询第一阶段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为重点.在没有建立良好关系之前,如果咨询员企图带领当事人探索深层经验,必会引起当事人的防卫,造成欲速则不达而徒劳无功。第二.咨询速度的快慢,必须由当事人的状况决定,绝不容许咨询员一厢情愿地拔苗助长,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咨询员通常由当事人表面的问题着手,再慢慢导引到当事人的深层经验。
二、深入探讨当事人问题,发掘问题的根源
当咨询进入第二阶段时,咨询员与当事人已有良好的咨询关系,所以咨询员可以引导当事人进入深层的内心世界,探索当事人未觉察的经验。
在这个阶段,咨询员可以从第一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引导当事人深入探索有关的主题.从表面的外显行为追溯到问题的根源。因为不同的咨询员有不同的理论架构,所以探索的方向各不相同。例如,家族理论、完形治疗、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对异常行为的产生各有不同的诠释,探讨的方向自然不同。
Brown与Srebalus认为在咨询的第二阶段,咨询员还应探索当事人的人格、适应与不适应行为的经验史、问题解决模式、逻辑上的错误、错误的习惯、环境的压力等。这些问题都与探索当事人问题的根源有关。
三、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与终止咨询:
咨询第三阶段的目的有二:第一,当事人了解问题根源后,必须拟定计划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第二,结束两人的咨询关系。
就第一个目标而言,在第二阶段的探讨中,当事人已经明白问题的根源。有些当事人可以从第二阶段探索的顿悟中,直接产生行为上的变化,可是有更多的当事人必须藉由咨询员协助,拟定改变行为的计划,才能从“顿悟”跨越到“行动”,让改变的成果具体呈现在当事人的行为上。
就第二个目标而言,当事人的问题获得改善后,咨询员必须适时终止两人关系,但是咨询关系的结束,必须经过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同意。
完整的咨询过程包括以上三个阶段。有些时候,因为某些因素,咨询员无法继续处理当事人的问题,必须中断咨询或将当事人转介给其他的咨询员.这时咨询关系的结束就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
第4个回答  2021-08-03

相信很多糖丸儿都对心理咨询这件事情十分好奇,有的还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有的还在纠结犹豫是否参加咨询,有的在疑惑怎么选择咨询师~今天我们跟随蛤蟆先生的脚步去看看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