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初三的孩子主动积极的学习?

孩子今年初三了,可他自己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作业习惯也不好,提前就跟他说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可是放假的作业直到假期最后一天还要打夜工,每次想跟他说又怕孩子这么大了很反感,都只是点到就好却不起什么作用,请各位帮忙支点招啊!

经常听到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学习主动性不高,非要使用“紧盯式”的学习方法,下面为大家分享提高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以供参考。
  1、激发学习动机
  被动学习分为自我被动和他人被动,首先要争取把学习由他人被动转为自我被动。
  如为了给父母争光而学习,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学习。甚至可以为了获得某个女孩的好感,我初中时就这么干过,效果很好,成绩提成很快,哈哈。被动变勉强,勉强变习惯,习惯变自然,自然就会出乐趣。相信日久生情,坚持学习一个东西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感情,产生乐趣。
  2、大处着眼,小处如手,在被动学习中通过小成就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材应该编成小读本,大部头的书任何人看了都会头疼从而产生畏惧感。你可以把一本大书撕开成三部分甚至四、五部分,每获得一点感悟、每读完一小部分书,就在心里告诉自己:你真棒啊!然后自得其乐。乐了,自然就会更带劲的去学了。
  3、学乐精神。如果学习本身不能给你带来乐趣,那你就在学习过程中找乐子
  孔子说玩索而有得,强调学乐。比如你可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把自己想象成马克思先生,他会怎样的面对数万群众去表达这个思想?你安照你的想象模拟一下。
  比如你可以用周杰伦的歌唱风格来演绎一下让你感觉枯燥的文字,会很有意思;
  比如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年马克思先生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是什么情况?在哪儿写的啊?写字台什么样?抽烟吗?有咖啡吗?咖啡是一位异性给倒的吧?这个人是谁?漂亮吗?想着想着你就开始乐了,一乐你就喜欢学了。
  你没发现吗?讲课好的老师总会把一个事情场景化故事化甚至加一点可能的故事化猜想,甚至拿这个故事背后的人物开涮一下,这就是学乐精神,没有学乐精神的人成不了大家。
  不要觉得这样不严肃,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任何一位大家,都是非常幽默的人,如果他活着,比你好玩多了,会很喜欢你跟他“学乐”,哈哈!
  4、如果你不善于找乐子,不是一个幽默的人,那你应该是个喜欢挑战困难的人
  那你就把每一次不愿意学但不得不学的学习当作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挑战的过程和挑战成功后的乐趣也是一种学乐精神。
  5、真正的主动学习来自兴趣
  不但有乐趣,更要有兴趣,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要寻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去学。这是主动学习的根本。

关注孩子的学习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话题之一,你是否希望花较少的时间教育最优秀的孩子?你是否常常在质疑,为什么同样是学习,成绩却有那么大的差异?如何指导孩子学会学习?我认为:
一、有目标才有动力,让孩子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职业分布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站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的共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其中占60%的有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特别的成就。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这个调查报告告送我们,有规划、有目标对人生发展是多么重要。目标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目标,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家长经常和孩子沟通的话题可以是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期望将来你成为怎样的人。要向孩子传达一个理念:“你必须首先确定一个自己想干什么,然后才能达到自己确定的目标;你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才能把自己造就成那样的有用之才”。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家长一方面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双方的想法能不断交融、达成共识,明确方向,孩子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诚然,不少家长仍然困惑,道理都会讲,孩子也明白,就是无法落实到行动上。如何使目标具有效能感?首先,目标要符合孩子的现状。学习目标,不应该是家长一厢情愿的目标,也不应该是孩子不切实际的理想,而是整个家庭商量后共同确定的,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的目标。另外,目标要能够分解,不是一蹴而就一步达成的,可分几步走,要给孩子搭建台阶,从相对容易的地方突破,增强孩子的信心,使孩子逐步前进。
二、有方法才能越学越好,让孩子“会学”
如果说,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那么进入初中,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就要转向引导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由“学会”转向“会学”。建议家长可以进行这样的家庭游戏:“初中毕业后,如果有机会让你给学弟学妹介绍学习经验,你会怎么讲?”“你某某学科学的很好,想想看,你是怎样做到的?有什么经验和我们说说,有机会我也能跟别人家的孩子介绍经验。”这样孩子就会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把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他学科中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什么样的学习计划才是科学的?1、基础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2、学习计划不能与学校的授课发生冲突;3、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优先;4、把运动和休闲纳入计划。高负荷的学习讲究张弛有道,动静结合,要指导孩子学会放松,学会自我调节。
三、有优势才有自信,让孩子学而优
作为家长要想培养孩子自信,就要致力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是优缺点的不同组合体,每个人都是因为自己的优势而自信,关键的问题是作为家长,你是经常的关注孩子的优势,还是目光紧盯着孩子的不足;你是扬长避短的教育理念,还是取长补短的教育方法;你认为孩子是在不断的肯定中越来越积极自信,还是在批评指责中越变越好呢?经常的是:家长拿自家孩子的缺点不足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长处比,目的是给孩子树立榜样,但往往是使孩子失去自信,变得更自卑。家长往往把孩子的不足挂在嘴边,当然,也有人在不断打压中越来越坚强,愈挫愈勇,但这种人相对是少数,常态是人因为优势被发现被肯定而愉悦,越做越好,尤其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长,就要转变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学会关注孩子的优势,强化孩子的优点,让优点发扬光大。
1、强化孩子的特长或优势学科,这是孩子自信的源泉。有特长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信,较少有心理问题。特长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才艺,如书法、绘画、器乐、唱歌等,还有诸如运动特长、演讲、朗诵、播音主持,组织才能,电脑设计,摄影等都可以是孩子的特长,特长的培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另外,孩子所学科目未必门门优秀,家长往往纠结与孩子的弱势学科,总是千方百计帮孩子补差补弱,“补课”的结果往往是优势学科削弱了,弱势学科提不上来,家长付出了很大代价,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效果不理想,孩子的自信心必定受挫。建议家长改变家庭教育方法,首先强化孩子的优势学科。我们总是习惯看到孩子的不足,因为我们有一个思维假设,认为只有改变自己的不足,人才能不断进步,这是没错的,但这要有个前提,就是需要肯定孩子的优势作基础。孩子只有在优势奠基的情况下,才有余力顾及弱势,改善不足。换言之,孩子只有在自信的情况下,才有能力面对和改变自己的不足,自信一定源于优势。所以,要发现孩子的优势,肯定孩子的优势,强化孩子的优势,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2、没有优势学科的要打造优势学科。如果各科平平,没有突出的优势学科,那就关注孩子的学科优势,比如数学有两种优势:要么喜欢钻难题,要么简单的题不出错。英语要么口语见长,要么擅长阅读理解;语文要么课文知识扎实,要么作文水平卓越;其他学科,或者长于理解,或者长于记忆。把这些优势发扬光大有助于孩子提升学习效果,进而提升自信。如果这些优势也不明显,那么,家长还可以通过肯定孩子的优秀学习特质,如:学习习惯好、理解力强、做题严谨细致、记忆力强、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等,鼓励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优势。
3、鼓励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露才华。如演讲、主持、朗诵、话剧、演唱、打球、书法、绘画,让才华点亮孩子的生活,别让学习压抑了孩子的光芒。
四、有健康才有未来,让孩子健康学习
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扛住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而且,健康的身心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以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博取学习成绩的提升是短视的行为,唯有让孩子健康学习才是孩子终生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学阶段,最好鼓励孩子培养一个运动爱好,建议周末少上半天学习辅导班,报一个运动训练班或全家一起进行户外活动都可以,实在抽不出时间,就建议孩子利用好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进行轻微的有氧运动,或进行爬楼梯的锻炼,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孩子走路上学,周末全家去运动。
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疏导不良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才能越学越好,一旦心理失衡,势必成为学习的最大障碍。帮助孩子排解不良的情绪,最好的方法是运动;最安静的方法是陪孩子去书店看书;最简单的方法是请孩子吃饭,当让然吃什么是孩子说了算;最浪漫的方法是到公园里散步加散心,边走边聊;最常规最直白的方法是与孩子谈心;最智慧的方法是求助专业人士帮助,与孩子共同提高。
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教育好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责任,也是未来幸福的资本和源泉。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希望家长要不断学习,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孩子共同成长,共享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孩子感觉在班级格格,听不进课怎么办